陈筱
- 作品数:4 被引量:59H指数:2
- 供职机构: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被引量:55
- 2015年
- [目的]探讨胸腰段骨折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 fixation,MIPPSF)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7月~2013年7月本科收治的无神经症状的单节段胸腰椎爆裂性骨折(T11~L2)患者21例,平均年龄38.7岁。其中高处坠落伤18例,重物压砸伤1例,交通车祸伤2例,对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切口长度,手术前后VAS评分,ODI指数,后凸畸形矫正情况等进行统计。[结果]切口长度平均(1.2±0.3)cm,手术时间平均(50.3±14.7)min,术中出血量平均(20.6±8.5)ml;术前术后VAS评分、ODI指数、矢状位后凸Cobb角、矢状面指数、伤椎椎体前缘高度等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微创经皮椎弓根螺钉内固定技术具有操作相对简便、创伤小、出血少、手术时间短、术后恢复快等近期优点,且具有与开放手术相同的疗效,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较好选择,但远期疗效尚需进一步随访观察。
- 孔祥清孟纯阳张卫红曹贵君王叶新陈筱
- 关键词:后路椎间融合术胸腰椎骨折微创技术
- 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后复发的因素及预测模型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探讨经皮内镜腰椎间盘切除术(percutaneous lumbar endoscopic discectomy,PELD)后复发性椎间盘突出(recurrent lumbar disc herniation,rLDH)的影响因素并建立预测模型。[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月—2020年1月作者采用PELD治疗的腰椎间盘突出症的286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术后3年内是否出现复发分为复发组和未复发组,采用单因素比较和多因素逻辑回归分析,筛选出复发的相关因素,并建立数学预测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等分析以评估模型的临床价值。[结果]286例患者中,44例确诊为复发,占15.4%;242例未复发,占84.6%。单因素比较表明,复发组的BMI[(25.8±3.0)vs(24.2±3.3),P=0.004]和病程[(17.9±18.3)个月vs(10.7±16.8)个月,P=0.01]均显著大于未复发组;复发组的术前影像Modic改变显著多于未复发组[无/有,(30/14)vs(206/36),P=0.006];复发组术前影像测量椎间ROM显著大于未复发组[(9.3±3.4)°vs(7.1±2.8)°,P<0.001];复发组经椎间孔入路手术比率显著大于未复发组[TF/IL,(29/15)vs(114/128),P=0.022]。逻辑回归表明,BMI(OR=1.154,95%CI 1.031~1.291,P=0.013)、病程(OR=1.023,95%CI 1.005~1.042,P=0.013)、Modic改变(OR=3.143,95%CI 1.369~7.070,P=0.007)、椎间ROM(OR=1.264,95%CI 1.126~1.419,P<0.001)和手术入路(椎间孔/椎板间)(OR=2.104,95%CI 1.007~4.396,P=0.048)是复发的独立危险因素。按逻辑回归得出预测模型,其预测值ROC分析的曲线下面积为(AUC)为0.787(95%CI 0.721~0.853);模型校准曲线与实际曲线一致性较好;决策曲线分析表明,风险阈值为10%~50%时,该模型可产生较大净获益。[结论]本研究表明BMI、病程、术前Modic改变、术前椎间ROM和手术入路是PELD术后rLDH的危险因素。本研究得出预测rLDH模型可能帮助临床医生判断术后复发风险。
- 梁啸李东儒陈筱王叶新李衍朋高龙飞孟纯阳
- 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疗效观察
- [目的]探讨胸腰段骨折微创经皮穿刺椎弓根内固定术(minimally invasive percutaneous pedicle screwfixation,MIPPSF)治疗的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
- 孔祥清孟纯阳张卫红曹贵君王叶新陈筱
- 关键词:后路椎间融合术胸腰椎骨折微创技术
- 后路单开门钉板固定联合Key-hole技术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讨颈椎后路单开门钉板固定联合Key-hole技术治疗混合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队列研究。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至2022年6月济宁医学院附属医院脊柱外科所收治的同时具有脊髓和神经根压迫症状的混合型颈椎病且具有完整随访资料的12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90例,女38例,年龄(58.5±9.8)岁。其中2018年2月前采用后路单开门钉板固定(单开门组)技术治疗72例,2018年2月后采用后路单开门钉板固定联合Key-hole技术(联合组)治疗56例。术前两组患者在年龄、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Cobb角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JOA评分、VAS评分及影像学Cobb角。结果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手术。单开门组手术时间[M(Q_(1),Q_(3))]为89.0(68.5,104.5)min,联合组为90.0(72.8,108.8)min,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40);单开门组术中出血量为100(100,200)ml,联合组为100(100,200)ml,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0),术后两组JOA评分均较术前明显增加,而VAS评分均明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末次随访时,联合组JOA评分及VAS评分均优于单开门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后路单开门钉板固定联合Key-hole技术治疗混合型颈椎病,可有效解除颈髓和神经根的压迫因素,而不会导致颈椎失稳。
- 陈筱李东儒孟纯阳
- 关键词:颈椎混合型颈椎病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