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青松

作品数:13 被引量:59H指数:5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发文基金:安徽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电子电信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经济管理自然科学总论更多>>

文献类型

  • 11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 1篇科技成果

领域

  • 9篇电子电信
  • 2篇经济管理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社会学
  • 1篇政治法律
  • 1篇自然科学总论

主题

  • 6篇通信
  • 6篇激光通信
  • 6篇光通信
  • 6篇大气激光
  • 6篇大气激光通信
  • 5篇调制
  • 3篇低密度奇偶校...
  • 3篇低密度奇偶校...
  • 3篇奇偶校验
  • 3篇奇偶校验码
  • 3篇自适应
  • 3篇校验码
  • 2篇调制编码
  • 2篇调制器
  • 2篇信道
  • 2篇信号
  • 2篇自适应调制
  • 2篇自适应调制编...
  • 2篇倍频
  • 2篇AMC

机构

  • 6篇华中科技大学
  • 4篇中国人民解放...
  • 4篇电子工程学院
  • 1篇安徽省电子制...
  • 1篇国防科技大学

作者

  • 13篇赵青松
  • 9篇郝士琦
  • 6篇孙韩
  • 5篇张岱
  • 3篇耿红建
  • 3篇王勇
  • 3篇王磊
  • 2篇王勇
  • 1篇雷武虎
  • 1篇李康
  • 1篇谷雨
  • 1篇刘加林
  • 1篇赵琦
  • 1篇任晓东

传媒

  • 4篇光电子.激光
  • 2篇光学学报
  • 1篇激光与光电子...
  • 1篇激光与红外
  • 1篇计算机科学
  • 1篇光电技术应用
  • 1篇西部学刊

年份

  • 1篇2024
  • 2篇2018
  • 2篇2017
  • 4篇2016
  • 4篇2015
13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基于体系视图的后勤保障能力评估方法研究
传统的后勤保障能力评估方法在生成评估指标体系时,没有考虑到各项能力指标之间的关系对评估结果的影响。针对这一问题,本文首先分析后勤保障体系结构关系的七类核心要素及其相互之间的关系;其次,使用多视图建模方法,针对后勤保障能力...
万春琦赵青松杨克巍申泓基
关键词:后勤保障
基于蚁群算法的大气激光通信中低密度奇偶校验码的盲识别被引量:5
2016年
针对传统线性分组码识别方法对码长较长的低密度奇偶校验(LDPC)码不适用的情况,利用蚁群算法对对偶空间进行优化搜索,完成了对LDPC码的识别。建立了大气激光通信信道模型和LDPC码的识别模型,给出了大气激光通信湍流信道下校验关系对数似然比函数表达式;将基本蚁群算法与LDPC码的识别问题结合,将对数似然比函数经过处理作为目标函数,通过不断迭代每次搜索过程中目标函数最优值和最佳搜索路径,实现对LDPC码的识别。仿真结果表明:当码长为256时,在弱湍流条件下,当信噪比不低于8dB时,识别率可达78%;在强湍流条件下,当信噪比不低于10dB时,识别率可达77%。此外,蚁群算法中的参数设置对算法性能有较大影响,应根据实际情况加以选择。
孙韩郝士琦张岱赵青松王勇
关键词:光通信蚁群算法优化搜索
基于退偏振比探测的大气激光通信被引量:4
2016年
针对大气激光通信中多径散射效应产生的通信链路码间串扰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退偏振比探测的大气激光通信传输方案。利用光子追迹和Stokes矢量变换进行了Monte Carlo仿真;通过设置不同的云层物理厚度和消光系数,得到接收光退偏振比与云层光学厚度的一一对应关系;基于Stotts公式,得到接收光退偏振比与平均脉冲时间展宽的对应关系。提出了在多径效应影响下的最佳通信传输速率方案,该方案在激光通信系统接收端直接进行退偏振比探测,可有效评估大气信道环境的多径强度,进而在保证激光通信传输质量的同时实现最大的通信传输速率。该研究在星地激光通信以及自适应激光通信的通信链路优化领域具有理论指导意义和应用价值。
张岱郝士琦赵青松孙韩
关键词:光纤光学大气激光通信多径效应码间串扰
大气激光通信中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的模式选择阈值被引量:23
2017年
研究了一种用于大气激光通信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中的模式选择阈值的选取算法。分析了大气弱湍流信道性能,并对高斯信道中阈值选取算法进行修正,提出了一种信噪比-湍流强度选择方法来确定阈值区域模式,并给出了阈值选取方程。分析了湍流强度分别为0,0.1,0.2,0.3时3种传输模式下自适应调制编码系统的误码率,得到了最大误码率为10-4的条件下3种模式选择的信噪比与湍流强度阈值区域的对应关系。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行且能够准确地进行模式选择。
王磊郝士琦张岱赵青松孙韩
关键词:光通信大气激光通信自适应调制编码技术
复杂系统大数据建模与分析关键技术
吕欣1吴俊1谭跃进1邓宏钟1杨克巍1赵青松
1、研究内容: 项目组成员长期坚持围绕数据驱动的复杂系统建模与分析基础理论方法开展攻关研究,依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面上项目、青年项目、国防预研项目等,围绕社会系统、装备体系等复杂系统,基于大数据开展系统建模与分...
关键词:
关键词:复杂系统
基于AMC和HARQ的大气激光通信跨层系统性能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针对大气激光通信中由大气湍流引起的系统性能下降问题,研究了基于物理层自适应调制编码(AMC)和数据链路层混合自动请求重传(HARQ)的大气激光通信跨层系统性能。在建立了大气湍流信道瞬时信噪比模型的基础上,建立了大气激光通信AMC-HARQ系统模型,并推导了系统误包率和频带利用率公式,最后在双伽马信道模型下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大气激光通信AMC-HARQ系统能够在保证一定误包性能的条件下,大大提高系统频带利用率,提高单一应用AMC时的系统误包性能。随着重传次数增加,误包率和频带利用率均提高,但频带利用率增幅随重传次数增加而减小。
王磊郝士琦赵青松张岱
关键词:大气激光通信自适应调制编码混合自动请求重传频带利用率误包率
大气激光通信自适应系统中LDPC的识别被引量:6
2016年
从大气激光通信信道模型出发,结合大气激光通信特殊的调制方式,利用接收解调软判决序列的后验概率信息,导出大气激光通信自适应系统中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的识别算法公式。仿真结果表明,当识别正确率为0.8时,在强湍流条件下,算法公式比传统算法性能提高约1.2dB;在弱湍流条件下,算法公式比传统算法性能提高约1.5dB;并且随着码率的降低和码长的增加,识别成功率均有提高。因此,所提算法公式能够进一步抑制大气湍流影响,提高系统性能。
孙韩郝士琦赵青松王勇
关键词:大气激光通信
海警机构侦查员胜任力研究方法综述
2024年
作为经历转型重塑的海上执法机构,海警机构对侦查员岗位胜任力的研究需求较为迫切。通过文献分析法探讨了海警机构侦查员胜任力,将其界定为与刑事诉讼活动绩效相关、可发展且可测量的个体特征,涵盖知识、技能、自我概念、态度、价值观、特质和动机。经过比较经典胜任力模型,确定洋葱模型更适合海警机构侦查员胜任力研究;分析国内外研究方法,认为文献分析法和半结构化访谈法适合应用于海警机构侦查员胜任力研究。综述表明,现有研究缺乏对海警机构侦查员胜任力的针对性研究和量化分析,多聚焦于机构整体。建议未来研究应兼顾显性和隐性特征,结合定性与定量方法,明确胜任力与能力、素质的关系,并着重探讨动机、价值观、自我概念等隐性特征,以全面提升海警机构侦查员胜任力研究的深度和广度。
李康赵青松
关键词:胜任力模型构建研究方法
一种改进的LDPC编码FSO-MIMO系统迭代检测解码算法被引量:6
2015年
基于双伽玛(Gamma-Gamma)湍流信道,研究了低密度奇偶校验码(LDPC)的自由空间光通信多输入多输出(FSO-MIMO)系统迭代检测解码(IDD)算法。针对最优最大后验概率(MAP)算法复杂度高和BP迭代过程中比特节点后验对数似然比(LLR)震荡现象,结合概率数据辅助(PDA)算法在信号检测中的良好性能,提出了一种基于反馈均值的LDPC+PDA系统IDD码算法,采用BP解码方法,经迭代处理,求出每次内迭代中比特节点输出的后验信息均值,并将其作为解码器的输出反馈给检测器,从而提高了解码器传递给检测器的消息可靠性。仿真结果表明,当误码率(BER)为10-5左右时,在弱湍流条件下,改进的IDD算法相对传统的算法具有0.3dB的性能优势;在强湍流条件下,改进的IDD算法比传统的算法提高了0.65dB的性能增益。因而,改进的IDD算法能够进一步抑制湍流特别是强湍流的影响,提高了系统性能。
赵青松郝士琦耿红建刘加林王勇孙韩
基于信道特征和中心极限定理的大气激光通信帧同步算法被引量:1
2016年
针对大气激光通信中的帧同步问题,分别基于信道特征和中心极限定理,提出了两种帧同步识别算法。首先分析了大气激光通信的信道特征并建立了相应的信道模型;随后利用此模型,对输出电平矩阵每一列的数据分布情况进行了讨论,提出了基于信道特征的帧同步算法;最后,针对输出电平矩阵帧数较少的情况,从输出电平矩阵和值的概率分布情况出发,提出了基于中心极限定理的帧同步算法。仿真结果表明,基于信道特征的帧同步算法在帧数较多的情况下性能较好,当信道比达到6 d B时帧同步识别率可达到100%,但是,随着帧数的减少,其帧同步识别率迅速下降;而基于中心极限定理的帧同步算法性能受帧数影响较小,在信噪比大于7 d B时,即使帧数下降到20,其帧同步识别率仍可达到100%,具有良好的帧同步性能。
孙韩郝士琦张岱赵青松王勇王磊赵琦
关键词:大气激光通信帧同步信道特征中心极限定理
共2页<12>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