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川
- 作品数:65 被引量:4H指数:1
- 供职机构:上海卫星工程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航空宇航科学技术建筑科学更多>>
- 具有变形隔离功能的卫星外贴热管安装结构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变形隔离功能的卫星外贴热管安装结构,其包括柔性连接器、热管支架、隔热垫、平垫圈、弹簧垫圈、螺钉、载荷安装板,一个外贴热管一端连接一个星敏感器支架,外贴热管的另一端连接一个散热面安装板,所述柔性连接器安...
- 孔祥森周静黄俊杰陶炯鸣赵川李昊姚赛金
- 文献传递
- 火星探测微流星体环境模型及风险预测被引量:3
- 2019年
- 微流星体是自然存在的微型天体.在太阳系空间范围内,微流星体的主要起源为彗星及小行星.在地球至火星的空间范围内,微流星体的飞行速度范围为24.13~42.2 km·s-1.高速飞行的微流星体一旦撞击火星探测器,将有可能对探测器造成毁灭性的损害.本文基于太阳神探测器的观测结果及彗星轨道观测统计结果,针对火星探测,分别建立了地火转移段及环火飞行段的微流星体环境模型,并基于有限元离散方法建立了火星探测任务的微流星体碰撞风险预测方法.设计了-个虚拟火星探测器,分别对其在地火转移段及环火飞行段的微流星体撞击通量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在探测器有效任务期内,探测器正面受微流星撞击次数约为背面的10倍.根据本文模型计算结果,将探测器顶板铝合金蒙皮的厚度增加至0.7mm后,在整个任务周期内可将探测器正面受微流星体撞击出现击穿损伤的风险降低为每平米7次.
- 李昊孔祥森赵川
- 关键词:微流星火星探测环境模型
- 用于堆叠卫星的结构承载装置
- 本发明提供了航天卫星技术领域的一种用于堆叠卫星的结构承载装置,包括卫星单体和压紧块组件;卫星单体包括底板和多块隔板,多块隔板固定设置在所述底板上;压紧块组件包括多个压紧块件,压紧块件包括定位柱和固定部,多个压紧块采用不同...
- 张晓彤杜冬秦美泽蔡一波刘培尹健赵川
- 适用于卫星承力筒的下端框结构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卫星承力筒的下端框结构,涉及航天器结构技术领域,包括下端框与承力筒筒体连接段、下端框与运载连接段以及连接件,下端框的运载连接段与下端框的承力筒筒体连接段通过连接件连接,其中,下端框与运载连接段采用铝...
- 周益倩赵川王建炜王舒杨江霆
- 文献传递
- 超轻超稳超静高轨遥感卫星平台结构技术
- 周徐斌陶炯鸣孔祥森申军烽王萌王志国顾亦磊赵川虞自飞苏若斌杨铭波聂斌斌周春华叶周军刘
- 该项目属于航天器结构与设计技术领域。被誉为“大国重器”的风云四号气象卫星等高空间分辨率、高时间分辨率、高光谱分辨率的新一代高轨遥感卫星是航天强国的重要标志,已成为展示中国科技实力的又一张国家名片。打造一个承载大、重量轻、...
- 关键词:
- 关键词:航天器
- 3D打印多通接头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3D打印多通接头,包括接头本体、第一榫头和第二榫头,所述接头本体的内部填充有点阵结构,所述第一榫头和所述第二榫头均设置在所述接头本体的边缘处并与所述接头本体连接,所述接头本体内部为空腔结构,所述接头本体的...
- 孔祥宏陈文炯陶炯鸣孔祥森赵川张栖诚
- 文献传递
- 适应批量化侧挂式发射的光学遥感卫星构型
- 本发明提供了航天器构型设计领域一种适应批量化侧挂式发射的光学遥感卫星构型,包括卫星舱板、太阳电池阵、卫星平台区域、载荷适配器、光学相机、星箭分离装置;所述载荷适配器在所述卫星舱板上内,所述太阳电池阵安装在所述卫星平台区域...
- 肖宁斌顾桂华赵川韩鸣迪朱维各徐云东余林佳
- 并联平铺贮箱减振阻尼拉杆
-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天器贮箱拉杆结构技术领域的并联平铺贮箱减振阻尼拉杆。本发明涉及的减振阻尼拉杆包括八根减振阻尼拉杆,所述减振阻尼拉杆的两端分别与贮箱上板、承力筒交接处和贮箱安装板相连,所述减振阻尼拉杆均由上接头、大阻尼拉杆...
- 王建炜赵鑫光褚英志徐亮李应典赵川
- 文献传递
- 堆叠式卫星平台机电热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 2024年
- 目前,在卫星通信领域发展阶段,随着人们对实现全球互联网无缝链接的需求日益强烈,低轨互联网卫星星座已成为近年来在全球范围内快速兴起的领域。为推进我国低轨卫星星座建设,在分析研究国内外诸多互联网卫星发展现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目前对互联网卫星的应用需求,设计一种高容积比堆叠式卫星平台,并对扁平化构型卫星承载结构、去中心化堆叠式卫星解锁分离、适应堆叠式卫星的高性能纳米热控薄膜、能源获取与传输的柔性化产品等关键技术展开研究。通过对该卫星平台的研究与设计,实现批量化生产、在轨无碰撞分离、一箭多星快速部署,进而满足互联网卫星应用需求。
- 张晓彤尹健赵川许浩邹兴付鑫吕建民周必磊
- 关键词:去中心化
- 平面变形绝对-相对欧拉角计算方法及系统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平面变形绝对及相对欧拉角计算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平面节点的编号、坐标、位移,计算平面变形前平面内成一定角度(30°~150°之间)的两个参考向量,以及平面变形后对应的两个参考向量;步骤二...
- 孔祥宏曹裕豪孔祥森陶炯鸣张栖诚赵川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