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谢亚菲

作品数:2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华西药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重大新药创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1篇血脂
  • 1篇药效
  • 1篇药效学
  • 1篇一测多评
  • 1篇造模
  • 1篇他汀
  • 1篇匹伐他汀
  • 1篇匹伐他汀钙
  • 1篇相对校正因子
  • 1篇决明
  • 1篇决明子
  • 1篇甲醚
  • 1篇降脂
  • 1篇高脂
  • 1篇伐他汀
  • 1篇橙黄决明素
  • 1篇大黄酚
  • 1篇大黄素
  • 1篇大黄素甲醚

机构

  • 2篇四川大学
  • 1篇成都中医药大...
  • 1篇四川大学华西...
  • 1篇四川理工学院

作者

  • 2篇谢亚菲
  • 1篇王凌
  • 1篇宋相容
  • 1篇蒋学华
  • 1篇陈鸿平
  • 1篇刘友平
  • 1篇张智
  • 1篇王福
  • 1篇梅国荣
  • 1篇卢俊宇
  • 1篇刘飞
  • 1篇陈西
  • 1篇方代龙

传媒

  • 1篇中草药
  • 1篇中国比较医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一测多评法测定决明子中橙黄决明素、大黄素、大黄酚和大黄素甲醚被引量:20
2016年
目的建立一测多评法(QMSA)同时测定决明子中橙黄决明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4种蒽醌类成分的方法,并验证该法在决明子质量控制中应用的可行性。方法以大黄素为内参物,采用2种校正方法分别建立橙黄决明素、大黄酚与大黄素甲醚的相对校正因子(fk/s),计算各成分的量,实现一测多评;同时采用外标法测定另3种成分的量,并比较QMSA法计算值与实测值的差异,以验证QMSA法的可行性和准确性。结果建立了决明子中橙黄决明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的fk/s;6批决明子中4种成分QMSA法的计算值与实测值间无显著差异。结论 QMSA法能准确地测定决明子中4种蒽醌类成分,可运用于决明子蒽醌类成分的多指标质量评价。
梅国荣刘飞王福卢俊宇闫珂巍谢亚菲刘友平陈鸿平
关键词:一测多评相对校正因子决明子橙黄决明素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
Dunkin Hartley白化豚鼠和Hartley花色豚鼠高脂造模以及降脂药效学的比较被引量:3
2015年
目的比较分析Dunkin Hartley白化豚鼠与Hartley花色豚鼠在构建高脂血症模型以及评价降脂药效学方面的差异,为高脂血症模型建立时豚鼠的品种选择提供参考。方法选取5周龄的白化豚鼠和花色豚鼠测定基础血脂水平,具体包括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高密度脂蛋白(HDL-C)和低密度脂蛋白(LDL-C)。随后分别随机分为正常组(12只)和高脂模型组(24只),正常组饲喂普通饲料,高脂模型组饲喂高脂饲料以构建高脂血症模型;饲喂4周后,同上测定血脂水平。进一步将高脂模型组随机分为匹伐他汀钙组(12只)和溶媒对照组(12只),匹伐他汀钙组每天灌胃给予匹伐他汀钙(1mg/kg),溶媒对照组每天灌胃给予同体积的溶媒,持续给药4周,并同步饲喂高脂饲料;给药结束后,同上测定血脂水平。结果当给予普通饲料喂养时,白化豚鼠血脂较为稳定,随周龄增长没有显著变化,而花色豚鼠的TC和LDL-C在9周龄后才比较稳定。当给予高脂饲料喂养时,白化豚鼠的TC、TG和LDL-C在造模的4周时间内迅速上升,且增幅显著大于花色豚鼠,HDL-C与花色豚鼠的变化幅度相似。运用模型组豚鼠,进行降脂药效学的考察,匹伐他汀钙在白化豚鼠高脂血症模型中降脂(TC、TG和LDL-C)幅度更大、升高HDL-C的作用更显著。结论在选用正常豚鼠评价降脂作用时,降TG或升HDL-C类药物宜选用5周龄之后的白化豚鼠,降TC或LDL-C类药物宜选用9周龄之后的花色豚鼠;在选用高脂血症豚鼠模型评价降脂作用时,白化豚鼠较花色豚鼠在造模后的血脂水平更加紊乱,且对降脂药物的敏感程度更高,故可作为构建高脂血症模型和评价降脂药效学研究较佳的实验动物。
谢亚菲蒋学华王凌方代龙徐翠环陈西张智宋相容
关键词:血脂匹伐他汀钙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