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许文艳

作品数:2 被引量:5H指数:2
供职机构:暨南大学文学院更多>>
相关领域:艺术文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文学
  • 1篇艺术

主题

  • 1篇电影
  • 1篇意象
  • 1篇原型意象
  • 1篇生命
  • 1篇圣经原型
  • 1篇苔丝
  • 1篇那人
  • 1篇回忆
  • 1篇故事
  • 1篇《那山那人那...
  • 1篇《德伯家的苔...

机构

  • 2篇暨南大学
  • 2篇四川大学

作者

  • 2篇肖丽
  • 2篇许文艳

传媒

  • 1篇电影文学
  • 1篇电影评介

年份

  • 2篇2009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德伯家的苔丝》中的原型分析被引量:2
2009年
原型就是人类长期的心理积淀中未被直接感知到的集体无意识的显现,它是一种悠久的历史积淀下来的结果。托马斯·哈代在其小说《苔丝》中使用了大量的原型意象,其中一些原型意象如太阳原型及圣经人物原型等贯穿小说始末,且具有增强小说神秘感和悲剧氛围、凸现小说主题、揭示作者悲剧性世界观的作用。太阳原型象征着主人公安吉尔性格的双重性及其对苔丝的无法言喻的伤害,圣经原型的使用则充分体现了作者宿命论的潜在观念。
肖丽许文艳
关键词:原型意象圣经原型
故事从回忆开始,生命从过去走来——电影《那山那人那狗》中“时间”的循环与超越被引量:3
2009年
电影《那山那人那狗》的接受是为"墙内开花墙外香"。[1]事实即是如此,而思考却可以常新。故事从"我"的回忆性叙述开始,于其中蕴含了时间三个维度的情感评价内容,这正是柏格森的时间观中"绵延"概念的体现。而这种并非单一的、流线式的"绵延",在《那》里面更应该是某种意义上的循环与超越。屏气凝神,随从"我"的回忆,我们可以感受到的更是一次关于时间"绵延"的更深层次的生命体悟。
许文艳肖丽
关键词:《那山那人那狗》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