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政
- 作品数:6 被引量:1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上海船用柴油机研究所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电气工程更多>>
- 超临界CO_(2)发电系统循环参数优化设计方法
- 2024年
- 基于超临界二氧化碳简单循环发电系统热力学模型,对在多工艺参数综合影响下循环效率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当系统最高压力低于临界值时,循环效率随入口压力的增加而降低,随入口温度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当系统最高压力大于临界值时,循环效率随入口压力的增加先增加后降低,随入口温度的增加而降低。通过分析循环效率随压缩机入口参数变化规律发生转变的原因,提出循环最高压力临界值的计算方法,提出并验证一种超临界二氧化碳简单循环参数优化设计方法,可显著提高循环参数寻优效率。
- 李新宇秦政杜柯江刘惠民王林涛
-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优化设计
- 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发电系统热力循环分析被引量:3
- 2018年
- 首先介绍了超临界二氧化碳(S-CO_2)布雷顿简单回热循环系统,在此基础上引入了系统效率更高的S-CO_2布雷顿再压缩循环系统。针对S-CO_2布雷顿再压缩循环系统,在相关假设条件的基础上,建立了S-CO_2布雷顿再压缩循环热力计算模型,并给出了进行热力参数分析时系统主要设备性能参数及状态点工况参数,然后详细研究了S-CO_2布雷顿再压缩循环系统初始状态参数、循环最高参数、叶轮机械效率及回热度、换热器设备压降、分流系数等参数对系统效率的影响及参数之间的相互影响关系,针对这些参数分析了提高系统效率的主要方法及其限制因素,并给出了工质初始状态参数推荐值、循环最高参数的取值参考范围。
- 赵德材秦政刘惠民
- 关键词:超临界CO2布雷顿循环
- 分流叶片对超临界二氧化碳离心压缩机内部流动特性的影响被引量:4
- 2018年
- 对带有分流叶片的超临界二氧化碳离心压缩机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了分流叶片的长度系数L軈及周向分布系数准对压缩机内部流动特性的影响。研究表明:当长度系数L軈≥0.5时,分流叶片能够有效地抑制主叶片表面的流动分离,但当长度系数增大到0.7时分流叶片使得压缩机进口叶栅稠度增大,同时其前缘的两相流占据整个分流叶片吸力面流道,堵塞流量较原型机下降2.35%;分流叶片向主叶片吸力面偏移能够减弱低速流体团对流道的阻塞作用,改善分流叶片与主叶片吸力面之间的流动特性,拓宽压缩机稳定工作范围,周向系数准=0.6时叶轮运行特性优于原型机。
- 秦政宋怀乐宋忠尚
-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两相流
- 超临界二氧化碳闭式布雷顿循环离心压缩机试验研究被引量:1
- 2023年
- 超临界二氧化碳(supercritical carbon dioxide,S-CO_(2))布雷顿循环系统是一种具有广阔应用前景的新型能源动力系统。S-CO_(2)压缩机是S-CO_(2)布雷顿循环系统的核心部件,对系统运行具有重要影响。该文设计S-CO_(2)离心式压缩机,建设百kW级S-CO_(2)压缩机性能试验系统,开展压缩机进口CO_(2)超临界态建立试验、不同转速下的压缩机性能试验和压缩机进口状态控制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压缩机可实现最高转速(40000r/min)、宽工况、超临界态运行,试验最高压比达到1.34;较好地实现压缩机进口状态的稳定性控制,当转速为9000和20000r/min时,进口压力波动小于0.12MPa,进口温度波动小于1℃。试验结果对S-CO_(2)压缩机设计及S-CO_(2)布雷顿循环系统级控制策略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 杨康陈来杰秦政王林涛董克用周兆伟林志民
- 关键词:超临界二氧化碳布雷顿循环离心式压缩机
- 基于二氧化碳工质的向心透平气动性能研究被引量:3
- 2019年
- 以实际二氧化碳为工质,通过全三维黏性数值仿真模拟及试验研究的方法,对某闭式布雷顿循环系统的向心透平内部流动特性进行了详细研究。对透平内部10%、50%、90%叶高截面及30%、50%、70%流向截面的流动特性及流动损失进行总结。结果表明,数值仿真结果与试验结果吻和较好。随着叶轮转速不断提高,二氧化碳向心透平的稳定工作范围扩大,流通能力逐步增强。过大的进气攻角会造成动叶吸力面前缘出现流动分离,从而引发主流过膨胀,并沿流向出现逆压梯度。叶顶间隙泄漏流动是造成通道涡旋流动损失及叶片表面径向窜流损失的主要原因。研究成果可为以二氧化碳为工质的向心透平设计及变工况调节提供参考。
- 宋怀乐秦政杨康
- 关键词:二氧化碳向心透平
- T型翅片管管外沸腾强化传热的数值模拟研究被引量:5
- 2016年
- 利用计算流体力学软件Fluent,对T型翅片管和光滑管管外沸腾强化传热进行了数值模拟研究。结合T型翅片管的结构特点,分析了该换热管的沸腾强化传热机理。在所研究的范围内,T型翅片管管外沸腾传热系数最大时高于光滑管23.2%,强化传热效果明显。同时,综合评价了T型翅片管强化传热和增加压降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其强化传热综合性能评价因子在不同流速下均大于1,说明T型翅片管有较好的强化传热效果。
- 秦政刘闯曹凯门启明杜柯江
- 关键词:强化传热数值模拟换热管流速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