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莉莉
- 作品数:5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福建省科技重大专项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 红肉、N-羟乙酰神经氨酸与癌症关系的研究
- 红肉是对一些肉品的总称,通常指红色肌肉纤维比白色肌肉纤维多的动物肉,包括牛肉、羊肉和猪肉等,及其经过加工(烟熏、风干、盐腌或加入防腐剂)的食品,如火腿、咸肉等(通常也称为加工肉类)。已经有大量流行病学调查提示,红肉及其加...
- 范杏丹潘莉莉李红卫
- 乙戊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的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9年
- 戊型肝炎(简称"戊肝")是发展中国家发病率最高的急性病毒性肝炎,疾病负担较重,近年来发达国家也出现越来越多散发的本土病例。我国慢性乙型肝炎(简称"慢乙肝")人群基数大,慢乙肝患者重叠感染戊肝病毒之后,可加重患者病情,增加肝硬化、肝衰竭以及死亡的发生风险。本文拟对乙型肝炎病毒重叠感染戊肝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临床特征及预防措施进行综述。
- 余小娟潘莉莉苏迎盈吴婷黄守杰
- 动物双歧杆菌和罗伊氏乳杆菌对肥胖小鼠体脂分布和血脂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利用肥胖小鼠模型探讨动物双歧杆菌CP-9(Bifidobacterium animalisCP-9,CP-9)和罗伊氏乳杆菌ADR-1(Limosilactobacillus reuteri ADR-1,ADR-1)对体质量、体脂分布和血脂的影响。高脂饲料喂养的肥胖小鼠随机分为高脂饮食对照组(High-fat Diet,HFD)、CP-9组、ADR-1组,正常饮食组(Normal Diet,ND)普通饲料喂养,每组12只,连续灌胃10 w。测量小鼠体质量、体成分,观察体脂肪分布、肝组织病理变化,检测血液生化指标,测定肝脏组织脂肪酸合成酶(Fattty Acid Synthase,FAS)和过氧化物酶体增殖物激活受体γ(Peroxisome Proliferator-activated Receptor-γ,PPARγ)基因的蛋白表达。干预结束时,与HFD相比,CP-9和ADR-1组小鼠体质量(-18.82%,-18.82%vs HFD)、腹腔和皮下脂肪、血清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Low-density Lipoprotein Cholesterol,LDL-C)、甘油三酯(Triglyceride,TG)、谷丙转氨酶(AlanineAminotransferase,ALT)显著降低(P<0.05)。CP-9、ADR-1组肝脂肪变性及肝损伤较HFD组明显改善,且肝脏FAS基因的蛋白表达减少(-53.22%,-53.22%vs HFD),PPARγ基因的蛋白表达增加(571.43%,714.29%vs HFD)。综上,CP-9和ADR-1干预可有效减轻肥胖小鼠体质量、腹腔和皮下脂肪,改善肝脂肪变性及肝损伤,可能是通过调节肝脏FAS和PPARγ基因的蛋白表达降低TG、LDL-C从而改善脂肪代谢异常。
- 朱梅珍郑晗盈郭东北陈小旋潘莉莉李红卫
- 关键词:罗伊氏乳杆菌减重脂肪分布血脂
- 荧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总唾液酸含量的分析被引量:3
- 2012年
- 【目的】探讨荧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血清中总唾液酸含量的最佳条件。【方法】按优化实验的原则,将人体血清分别用三氟乙酸、硫酸、盐酸80℃水解,酸化浓度分别为0.05、0.10、0.15、0.20mol/L,酸解时间分别为30、60、90、120min,经50℃避光衍生150min后进行色谱分析。【结果】用0.10mol/L TFA溶液80℃水解60min测定的唾液酸浓度最佳,唾液酸的最适宜浓度在0.625~80μmol/L范围内,其平均回收率为94.0%,精密度、稳定性、重复性试验的相对标准差分别为1.3%、1.1%和1.0%。Neu5Ac的最低检出限为0.02μmol/L,16~19岁健康青少年血清中唾液酸(Neu5Ac)含量的平均值为(2.12±0.15)mmol/L。【结论】荧光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唾液酸简单、重复性好、灵敏度高,可广泛用于人体血清唾液酸含量测定。
- 柏丹丹李红卫潘莉莉王冰古桂雄
- 关键词:血清唾液酸
- 溶瘤病毒T-Vec应用于肿瘤治疗的临床研究进展
- 2019年
- T-Vec(talimogene laherparepvec)是由Ⅰ型单纯疱疹病毒(HSV-1)改造而来的一种溶瘤病毒,能够选择性地在恶性肿瘤细胞中复制而不伤及其他正常细胞。T-Vec在治疗晚期黑色素瘤患者的Ⅲ期临床试验中显示出良好的安全性和肿瘤治疗效果,已于2015年经美国FDA批准用于治疗晚期黑色素瘤。为了提高T-Vec的疗效,扩大其应用范围,T-Vec联合其他抗肿瘤疗法以及应用于其他肿瘤的临床试验仍在陆续开展。近期,T-Vec联合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治疗晚期黑色素瘤的临床试验中取得新进展,临床数据显示T-Vec联合疗法具有更强的抗肿瘤活性。此外,T-Vec在治疗头颈癌、胰腺癌、肝癌等肿瘤的临床研究中也取得了一定进展。本文对近年来T-Vec治疗肿瘤的临床试验的相关研究进展做一综述。
- 姚星妹潘莉莉吴婷
- 关键词:溶瘤病毒黑色素瘤疗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