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潘巧娜

作品数:3 被引量:33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生物学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生物学
  • 1篇农业科学

主题

  • 1篇代谢产物
  • 1篇学成
  • 1篇抑菌
  • 1篇抑菌作用
  • 1篇银杏
  • 1篇银杏叶
  • 1篇生物量
  • 1篇内生菌
  • 1篇内生细菌
  • 1篇拮抗
  • 1篇拮抗菌
  • 1篇拮抗作用
  • 1篇物量
  • 1篇化学成分
  • 1篇黄酮
  • 1篇活性
  • 1篇活性研究
  • 1篇根瘤
  • 1篇根瘤内生菌
  • 1篇次生代谢

机构

  • 3篇西北农林科技...

作者

  • 3篇崔北米
  • 3篇潘巧娜
  • 1篇舒志明
  • 1篇韦革宏
  • 1篇高星
  • 1篇张培培
  • 1篇赵亮
  • 1篇张陪陪
  • 1篇龙凌云
  • 1篇石文广

传媒

  • 1篇湖南农业科学
  • 1篇西北植物学报
  • 1篇江西农业学报

年份

  • 3篇2008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黄芪根瘤内生细菌GBL18-2次生代谢产物化学成分及抑菌活性研究被引量:4
2008年
采用常规化学成分检测手段,对黄芪根瘤内生菌GBL18-2菌株次生代谢产物,用氯仿等有机溶剂萃取物进行检测,结果表明其次生代谢产物中存在蒽醌类、黄酮类、甾体三萜类等物质;次生代谢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大肠杆菌;正丁醇相产物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的最低抑菌浓度最低,为11.5μg/mL。
潘巧娜崔北米石文广高星
关键词:根瘤内生菌化学成分抑菌作用
银杏叶黄酮积累变化规律的初步研究被引量:7
2008年
为更好地开发利用银杏资源,采用分光光度法对不同时期、不同树龄的银杏叶黄酮含量以及落叶期生物量进行比较分析和测定。结果表明:调查期间黄酮含量积累变化呈"马鞍形",即4月和7月中下旬出现两个高峰且7月含量最高,6月中旬含量最低;黄酮含量随树龄的增加而减少,以树龄12 a左右时含量减少最快;随着树龄增长,植株生物量逐渐升高,但5~8 a树龄的年平均增长率18.89%,其值最大,22~30 a树龄的年平均增长率1.4%,其值最小,且幼叶明显高于老叶。因此,银杏幼叶黄酮含量高,5~8 a树龄的年平均增长率高;最佳采叶期在7月末,对银杏叶中有效成分的利用达到最大,从而更好的开发利用银杏资源。
崔北米潘巧娜龙凌云张培培舒志明
关键词:银杏黄酮生物量
大蒜内生细菌的分离及拮抗菌筛选与鉴定被引量:22
2008年
利用常规分离方法对大蒜鳞茎进行内生细菌的分离,采用对峙法和平板涂布法对分离的内生菌进行拮抗试验研究,并对菌株DSP6进行16S rDNA全序列鉴定。结果表明:分离得到19株内生细菌,其中10株菌对2种以上植物病原真菌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占分离菌总数的52.6%,DSN7对番茄早疫病的抑菌圈半径最大,为13mm;17株菌对5种病原细菌中至少1种有抑制作用,占分离菌总数的89.5%,其中菌株DSP3对大肠杆菌的抑菌圈半径最大,达到10 mm;菌株DSP6对供试的9种病原菌有较强的抑菌作用,且抑菌圈平均半径最大,为6.88mm;16S rDNA全序列鉴定显示,菌株DSP6与芽孢杆菌属Bacillus axarquiensis相似性为100%,表明菌株DSP6为Bacillus axarquiensis。
崔北米潘巧娜张陪陪赵亮韦革宏
关键词:大蒜内生细菌拮抗作用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