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静
- 作品数:4 被引量:36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热带林业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全球环境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台风“威马逊”对东寨港红树林灾害程度影响因子分析被引量:10
- 2016年
- 2014年7月18日,一场自1973年以来登陆华南沿海的最强台风"威马逊"袭击海南,台风造成重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同时也对海岸带红树林生态系统造成极大破坏。台风后在海南东寨港红树林保护区选取样地,利用样方法对风灾给红树林不同群落造成的影响进行调查,了解红树林群落受灾程度的影响因子。调查结果表明,木麻黄较红树林群落受灾严重;而红树林群落中,海莲、无瓣海桑折树与倒树比例较大,而秋茄、桐花树、白骨壤较小;通过相关分析发现,红树林群落枝叶损失率与其株高、冠幅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此外,红树林群落在本次台风中受灾害的程度还与林分密度,群落结构等存在显著的关系。
- 邱明红王荣丽丁冬静毛静廖宝文
- 关键词:台风灾害
- 广东省雷州附城主要红树林群落碳储量及其影响因子
- 红树林生态系统具有碳储量高、碳汇潜力强的特点,选择碳密度高的红树林树种和最佳的碳储量环境用于造林和林分改造,将会实现碳储量的最大化。以广东省雷州半岛附城沿海红树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不同林龄、不同潮位、不同树种栽种模式红...
- 高天伦管伟毛静姜仲茂廖宝文
- 关键词:雷州半岛红树林碳储量
- 广东省雷州附城主要红树林群落碳储量及其影响因子被引量:19
- 2017年
- 红树林生态系统具有碳储量高、碳汇潜力强的特点,选择碳密度高的红树林树种和最佳的碳汇环境有利于实现碳储量的最大化。以广东省雷州半岛附城沿海红树林为研究对象,通过比较不同林龄、不同潮位、不同树种栽种模式红树林群落碳储量,深入研究不同生物因素和环境因素对红树林碳储量的影响。该研究中,红树林碳储量包括植物碳储量和土壤碳储量两部分,植物碳储量通过地上植物、地下植物和凋落物的生物量的测定进行计算,通过测定土壤有机碳来计算土壤碳储量。结果表明,红树林群落碳储量一般具有随树龄增加而持续增大的趋势,主要原因为土壤碳储量不断增加。高潮位红树林碳储量高于低潮位的,潮位因素与树种因素对碳储量的影响具有交互作用,潮位因素对不同树种的影响程度不同。在研究区域内,20年生各群落碳储量排序为:无瓣海桑(S.apetala)-桐花树(A.corniculatum)>桐花树(A.corniculatum)+秋茄(K.obovata)>无瓣海桑(S.apetala)>桐花树(A.corniculatum)>无瓣海桑(S.apetala)-白骨壤(A.marina)>秋茄(K.obovata)>白骨壤(A.marina),碳储量分别为305.52、236.26、178.15、172.96、145.99、136.98、97.42 t·hm^(-2)。本研究可为合理制定红树林碳汇造林方案提供科学依据。
- 高天伦管伟毛静姜仲茂廖宝文
- 关键词:雷州半岛红树林碳储量
- 东寨港红树林退化动态初步分析被引量:8
- 2017年
- 针对团水虱爆发导致海南东寨港红树林大面积退化的现象,对退化红树林群落的退化特征与林下土壤理化性质进行调查研究。结果表明:(1)相比2012年,2014年东寨港红树林退化程度加深,表现为:活立木株数明显减少、死亡率明显增高、群落郁闭度明显降低;(2)团水虱Sphaeroma sp.对红树林树种的蛀蚀具有选择性。长宁河沿岸不同红树树种退化程度不同,退化程度由重到轻依次为:木榄Bruguiera gymnorrhiza(26.47%)>尖瓣海莲Bruguiera sexangula var.rhynchopetala(10.71%)>海莲Bruguiera sexangula(10.42%)>秋茄Kandelia candel>红海榄Rhizophora stylosa;(3)退化红树林区域土壤沙粒含量2012年和2014年呈显著差异,2014年土壤沙粒含量比2012年显著减少;粘粒含量呈极显著差异,2014年土壤粘粒含量比2012年显著增加,而土壤粉粒含量和土壤容重则差异不显著。各样地土壤的化学性质包括p H值、速效钾含量在2012年和2014年呈现极显著差异,全盐量、碱解氮、有效磷呈显著差异,相比2012年,2014年土壤p H值、全盐量显著降低,土壤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显著增加。
- 王荣丽管伟邱明红丁冬静廖宝文毛静钟才荣李诗川
- 关键词:红树林土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