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良

作品数:3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西南科技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化学工程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理学

主题

  • 1篇低氢
  • 1篇丁烷
  • 1篇乙醇
  • 1篇生成热
  • 1篇四硝基
  • 1篇碳源
  • 1篇气相
  • 1篇气相沉积
  • 1篇气相沉积法
  • 1篇硝基
  • 1篇化学气相
  • 1篇化学气相沉积
  • 1篇化学气相沉积...
  • 1篇环丁烷
  • 1篇LANGMU...

机构

  • 3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中国工程物理...

作者

  • 3篇李良
  • 2篇金波
  • 2篇彭汝芳
  • 2篇楚士晋
  • 1篇唐永建
  • 1篇沈娟
  • 1篇付志兵
  • 1篇易勇
  • 1篇王朝阳
  • 1篇谭碧生
  • 1篇焦兴利
  • 1篇杨斌

传媒

  • 1篇原子能科学技...
  • 1篇西南科技大学...
  • 1篇纳米科技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1,1,3,3-四硝基环丁烷生成热和爆轰参数的计算被引量:1
2010年
在密度泛函理论(DFT)B3LYP/6-31G水平下,选择环丁烷作为母体,结合等键反应,精确计算了1,1,3,3-四硝基环丁烷(TNCB)生成热与燃烧焓,并根据Kamlet假设对TNCB的爆轰参数进行了计算,计算结果表明TNCB的爆速、爆热、爆压均比较高,表明TNCB可能是一种优良的新型含能材料。
李良谭碧生彭汝芳金波楚士晋
关键词:生成热
Gd@C82Langmuir—Blodgett纳米薄膜的表面微观结构
2011年
采用Langmuir—Blodgett(LB)技术在新解理的云母和氧化铟锡(ITO)基片上成功地制备出富勒烯金属包合物Gd@C82/SA的单层及多.UrLangrnuir—Blodgett分子薄膜,采用原子力显微镜(AFM)和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对所制备纳米超分子薄膜的表面形貌和表面元素组成进行了系统研究,结果表明,与纯的Gd@C82 Langmuir薄膜相比,以硬脂酸(SA)为辅助成膜材料所得到的Gd@C82/SA复合Langmuir薄膜能更好地转移到云母和ITO基片表面,其镀膜转移比接近1,当硬脂酸(SA)与Gd@C82的摩尔比达到4:1时,所对应的Gd@C82/SALB薄膜表现出良好的均一性和理想的层状结构。
杨斌彭汝芳李良金波沈娟楚士晋
乙醇为碳源的低氢常压CVD法制备石墨烯薄膜及其生长机理研究被引量:1
2015年
以乙醇为碳源,采用低氢常压化学气相沉积(CVD)法在铜基底上制备石墨烯薄膜,并将其成功转移至目标基底。通过SEM、Raman、TEM、选区电子衍射等分析发现,所制备的石墨烯薄膜结构完整、质量良好。通过设计实验,观察和分析了石墨烯薄膜生长过程中主要阶段的形貌特征及生长机理。结果表明,乙醇高温分解出的碳原子在铜基底表面聚集形核,形成的原始晶粒逐渐长大为岛状晶畴直至形成树枝状薄片,并在生长过程中跨越铜基底表面晶界,最后形成完整的石墨烯薄膜。
李良付志兵焦兴利唐永建王朝阳易勇
关键词:化学气相沉积法乙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