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肿瘤免疫细胞治疗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22年
- 恶性肿瘤发病率逐年增高,严重威胁到人类的生命健康。肿瘤免疫细胞治疗是一种过继性免疫细胞治疗,包括工程化T细胞受体修饰的T细胞、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自然杀伤细胞、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嵌合抗原受体T细胞治疗等,是通过体外培养特制的肿瘤免疫细胞后,主动输注给肿瘤患者从而达到抗肿瘤的效果,在血液肿瘤及实体瘤中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本文就肿瘤免疫细胞疗法的研究进展作一述评。
- 李小青
- 关键词:自然杀伤细胞肿瘤浸润性淋巴细胞
- 肝癌细胞系Hep3B中CD133^+细胞亚群的分离及其特性的研究
- 2011年
- 目的研究CD133在人肝癌细胞系Hep3B中的表达以及CD133^+细胞的体外增殖、自我更新及体内成瘤能力,初步探讨肝癌中CD133^+细胞亚群的干细胞特性。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未分选的Hep3B细胞中CD133^+细胞表达情况;免疫磁珠分选技术纯化CD133^+肿瘤细胞;MTT法检测CD133^+细胞体外增殖能力;无血清培养纯化的CD133^+肿瘤细胞,观察其生长分化情况及非肥胖糖尿病/重症联合免疫缺陷(NOD/SCID)接种实验观察其体内成瘤能力。结果流式细胞仪检测未分选的Hep3B细胞中有9.13%的细胞呈CD133^+表达;免疫磁珠富集的CD133^+肿瘤细胞在无血清培养基中悬浮生长,并可以形成肿瘤细胞球,且在1,3,5,7天的紫外吸光度(A)值均高于相同条件下未分选细胞及CD133^-细胞(P<0.05);CD133^+肿瘤细胞的体内成瘤能力明显高于CD133^-细胞及未分选细胞。结论肝癌细胞系Hep3B中CD133^+细胞亚群比其他细胞亚群具有较强的增殖,分化和成瘤能力,是具有肝癌干细胞特性的细胞亚群。
- 李小青曹辉龙浩李少林
- 关键词:肝癌细胞CD133免疫磁珠分选
- 碘125粒子植入联合PD-1单抗加含铂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分析被引量:2
- 2023年
- 目的探讨碘125粒子植入联合程序性死亡受体-1(PD-1)单抗加铂类化疗在晚期非小细胞肺癌中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9年9月至2022年6月重庆医科大学附属璧山医院和重庆市九龙坡区人民医院的21例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资料,所有患者均接受碘125粒子植入联合PD-1单抗加铂类化疗。根据实体瘤疗效评估标准1.1版评估治疗反应,以及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NCI)不良事件通用术语标准5.0版(NCI-CTCAE 5.0V)评估治疗相关毒性,计算并比较中位随访时间、无进展生存期(PFS)和总生存期(OS)。结果21例患者中位随访时间为11.2个月(3.4,23.5);中位PFS和OS分别为11.2个月(95%CI:7.4~14.9)和14.3个月(95%CI:11.0~17.5);疗效评估结果为3例(14.3%)完全缓解,5例(23.8%)部分缓解,13例(61.9%)病情稳定。客观反应率为38.1%,疾病控制率为100.0%。最常见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是放射性肺炎(2级,9.5%)和甲状腺功能减退(1级,9.5%),未发现3级及以上的治疗相关不良反应。结论碘125粒子植入联合PD-1单抗加含铂化疗可改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生存,且安全性良好。
- 王静宜张媛媛李小青邱丹张梦瑶田福华梁栋孙岚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程序性死亡受体-1
- 肝癌细胞系Hep3B中CD133+细胞亚群的分离及其特性的研究
- 目的:研究CD133在人肝癌细胞系Hep3B中的表达以及CD133+细胞的体外增殖、自我更新及体内成瘤能力,初步探讨肝癌中CD133+细胞亚群的干细胞特性。
方法:流式细胞仪检测未分选的Hep3B细胞中CD133+...
- 李小青
- 关键词:人肝癌细胞系HEP3B细胞亚群流式细胞仪检测成瘤能力
- 安罗替尼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 2025年
- 安罗替尼是一种对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2展现出高选择性及高效抑制性的多靶点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其可以抑制血管生成,促进细胞凋亡,调节免疫微环境,目前已被应用于多种实体瘤包括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治疗。安罗替尼联合治疗可以提高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治疗有效率,延长患者生存期。该文对安罗替尼的作用机制及其联合治疗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临床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 梁静李小青李小青
- 关键词: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分子靶向治疗非小细胞肺癌
- 肿瘤干细胞及其微环境被引量:1
- 2011年
- 李小青李少林
- 关键词:肿瘤干细胞微环境宿主
- PD-1免疫抑制剂联合放疗治疗驱动基因阴性非小细胞肺癌的研究进展
- 2023年
- 肺癌已经成为威胁人类健康的重要疾病之一,非小细胞肺癌(non-small cell lung cancer,NSCLC)是其重要的病理类型,对于不可手术的驱动基因阴性的晚期NSCLC患者来说,一般先采用同步放化疗,但部分患者易出现治疗不耐受及疾病进展的情况。免疫治疗的出现为解决这一难题提供了新思路,但单纯免疫治疗起效慢、易出现耐药,因此各种联合治疗的研究正在不断开展,文章就免疫治疗、放疗、以及免疫联合放疗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王静宜孙岚李小青邱丹
- 关键词:非小细胞肺癌放疗
- 经直肠超声造影引导前列腺靶向穿刺活检的临床诊断价值
- 目的: 研究经直肠增强超声造影( contrast-enhancedtransrectal ultrasound,CETRUS)引导下前列腺靶向穿刺活检在临床中的应用价值。 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2013.9-2014...
- 李小青
- 关键词:超声造影
- 靶向CD133的RNA干扰对人肝癌SMMC-7721细胞的生长抑制作用
- 2011年
- 目的利用RNA干扰技术下调SMMC-7721肝癌细胞中CD133的表达,观察其在肝癌细胞增殖和侵袭方面的作用。方法构建CD133特异性的siRNA真核表达载体,转染SMMC-7721肝癌细胞并筛选出稳定表达siRNA的转染克隆;应用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CD133 mRNA和蛋白的表达;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凋亡;MTT法和Transwell法检测细胞体外增殖和侵袭能力。结果成功构建表达质粒PGPH1/GFP/Neo-shGAPDH、PGPH1/GFP/Neo-shNC、PGPH1/GFP/Neo-CD133-1和PGPH1/GFP/Neo-CD133-2,并转染SMMC-7721肝癌细胞。筛选后得到稳定的细胞克隆。RT-PCR和Western blot检测显示转染PGPH1/GFP/Neo-CD133-1和PGPH1/GFP/Neo-CD133-2后CD133 mRNA和蛋白表达均受到显著抑制,mRNA抑制率分别为42.98%和63.16%;蛋白表达抑制率分别为49.46%和59.15%。与未转染组和PGPH1/GFP/Neo-shNC组相比,PGPH1/GFP/Neo-CD133-2组细胞凋亡比例明显增加(P<0.05);PCPH1/GFP/Neo-CD133-2组细胞的增殖和侵袭能力也受到显著抑制(P<0.05)。结论靶向CD133的RNA干扰能显著抑制人肝癌SMMC-7721细胞中的CD133表达,诱导细胞凋亡,抑制细胞的增殖和侵袭。
- 龙浩曹辉李小青李少林
- 关键词:RNA干扰凋亡
- 晚期非小细胞肺癌免疫治疗再挑战的研究进展
- 2024年
- 肺癌可分为非小细胞肺癌(NSCLC)和小细胞肺癌两大病理组织学类型,其中NSCLC最为常见,多数患者在确诊时即为晚期。近年来,免疫检查点抑制剂(ICIs)的应用改善了晚期肿瘤的治疗结果,尤其显著延长了晚期NSCLC患者的生存期。由于种种原因中断ICI治疗后的治疗策略对患者意义重大,免疫再挑战作为备选方案之一,目前已有相关研究数据。该文就免疫治疗再挑战在晚期NSCLC中的研究进展做一综述,回顾相关最新研究,为临床治疗提供参考,并探索与更好结果相关的因素。
- 李小青李小青朱宇熹(审校)
- 关键词:晚期非小细胞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