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雨
- 作品数:8 被引量:1H指数:1
- 供职机构:山西师范大学戏剧与影视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艺术更多>>
- 假象式矛盾消解下的父子关系塑造——张杨电影中父亲形象分析被引量:1
- 2016年
- 女张杨导演总是喜欢用家庭这个概念去承载故事。他导演的电影在家庭这个大范围内不仅书写父子关系,更可以去描绘社会现实,也可以去写入内在情感的东西。对于张杨电影的研究,评论界更多的集中在其父子关系分析和张杨对于传统文化的回归两个议题上,而对于电影中出现的形形色色的父亲形象缺乏一个集中的关注。本文试从张杨电影中的父亲形象入手,展示父辈们的精神世界和心灵困顿,以此来总结出张杨电影中的一些创作特点。
- 李小雨杨飞
- 关键词:父亲形象消解大团圆
- 电影《郎在对门唱山歌》——基于社会权力话语秩序下的悲情故事
- 2016年
- 章明导演的电影《郎在对门唱山歌》是根据陕西籍作家李春平的同名中篇小说改编的,借助于紫阳县当地富有质感的空间背景和独有魅力的紫阳民歌,电影呈现了一个浪漫与残酷并存的爱情故事。然而在显性的故事文本下,却隐藏着导演对于基层权力秩序的描写。正是在隐性权力的干预下,无望的县城青年们走向了压抑和失语的结局。
- 李小雨
- 关键词:基层社会权力
- 流转的舞台与极端的风格化——三谷幸喜电影风格分析
- 2016年
- 日本导演三谷幸喜作为喜剧电影世界里最具有辨识度的导演,以其一系列独具魅力的具有舞台剧特质的电影征服了无数影迷。密集的对话、纷繁的人物、夸张的表演、变换的空间等这些元素构成了三谷幸喜式喜剧。然而在喜剧外衣下难以掩饰导演对于舞台剧的迷恋,他借助于摄影机不断讲述着发生在舞台背后的故事,对于长镜头拍摄和多线叙事则有着极致的形式追求。
- 李小雨
- 关键词:舞台剧喜剧电影长镜头
- 茫然失措中的无根焦虑——论王小帅的“三线”情结
- 2016年
- 王小帅的电影总是热衷于个人记忆的历史书写,从2005年的《青红》、2014年的《我11》到引发争议的《闯入者》,其明显的自传色彩更是强化了三部电影的相似性。其叙事资源和创作灵感无不来自于他早年的"三线"生活经验,三部电影分别从少年、青年和老年的视角将我们引入那段不为人知的年代里。在失去故乡的无根焦虑中,王小帅试图用三部电影追寻其自己的归属感,以及将那段尘封的历史展示在观众面前。
- 李小雨
- 关键词:闯入者
- 杜琪峰黑帮警匪电影研究述评
- 2016年
- 杜琪峰在第19届香港电影金像奖中,凭借电影《枪火》首次荣膺最佳导演奖,成为香港黑帮警匪电影的标杆。评论界对其电影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关注单个作品,分析具体作品的叙事技巧和影像风格以及关注导演本身,分析杜琪峰的导演风格和类型特色两个方面。
- 李小雨
- 关键词:杜琪峰
- 茫然失措中的无根焦虑——论王小帅的“三线”情结
- 2016年
- 王小帅的电影总是热衷于个人记忆的历史书写,从2005年的《青红》、2014年的《我11》到引发争议的《闯入者》,其明显的自传色彩更是强化了三部电影的相似性。其叙事资源和创作灵感无不来自他早年的"三线"生活经验,三部电影分别从少年、青年和老年的视角将我们引入那段不为人知的年代里。在失去故乡的无根焦虑中,王小帅试图用三部电影追寻自己的归属感,将那段尘封的历史展现在观众面前。
- 李小雨
- 关键词:《青红》
- 邵氏黄梅调电影中的东方美学元素
- 2016年
- 戏曲电影是中国电影史上一个独特的类型。邵氏黄梅调电影是戏曲电影史上的一个黄金时期。邵氏黄梅调电影蕴含着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和具有东方彩色的美学元素,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征服了海内外观众,也奠定了这个电影类型在影史上的地位。
- 李小雨
- 关键词:东方美学
- 叙事裂缝与主题变奏——电影《狼图腾》的生态主义改写
- 2016年
- 电影《狼图腾》根据同名小说改编而来。电影以狼这一银幕上相对陌生的形象激起观众的兴趣,同时回避原著中富有争议的内容,从小说的复杂议题和多重主题中选择最利于观众理解和国际传播的生态主义主张,通过对情节故事和人物设置的改写,在商业上和艺术上取得了双重成功。
- 李小雨
- 关键词:《狼图腾》电影小说生态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