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特产2种濒危水韭雄性发育的比较研究被引量:4
- 2015年
- 采用透射电镜和光镜比较观察了中华水韭和云贵水韭雄配子体及其精子的发育特征。结果显示:(1)2种水韭的雄配子体的寿命只有15~30d,终生都在小孢子壁内发育。(2)雄配子体只含有1个原叶体细胞、1个精子器壁细胞和4个精细胞,前2个细胞内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3)精子由精核、微管带、鞭毛、细胞质等4部分构成。(4)中华水韭雄配子体发生率为4.5%,平均每个雄配子体产生0.46个精子,精子游动速度约53μm/s,寿命8min;云贵水韭雄配子体发生率和产精量略高于中华水韭,但精子游动速度和寿命略低于中华水韭。研究认为,中国水韭濒危的主要原因之一是雄配子体产精率低、受到生殖生态限制、水污染对精子的危害等;雄性特征表明水韭在石松类中占有较高的进化地位;结合前人的研究成果绘出了水韭雄配子体的发育模式。
- 李晓东谭桂娟李小溪刘保东
- 关键词:中华水韭雄配子体精子
- 极危孑遗蕨类中华水韭叶结构的系统学意义被引量:2
- 2015年
- 水韭属是濒危的孑遗植物,是研究古生态及其物种演化的活化石。本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透射电子显微镜观察了中华水韭叶片的结构特征,首次报道了:(1)通气道横隔细胞在同一平面以5~7个放射状短臂相互连接,且细胞表面有数百个微纤毛;(2)叶表皮为复表皮;(3)光合细胞以5~7个短臂在3D空间相互连接;(4)叶脉不分支,管胞的环纹与初生壁间另有连接结构,管胞周围有薄壁细胞紧密包围;(5)舌足与叶肉嵌合处各有表皮;(6)自气孔下室观察了气孔器的内侧结构,为气孔研究拓展了视野。认为水韭属叶片的超微3D结构具有稳定的特殊性和复杂性,与近源的石松科及卷柏科相差甚远,证明水韭有孤立的演化路线。
- 刘子玥严岳鸿刘保东李小溪
- 关键词:中华水韭超微结构系统学意义
- 中华水韭根叶发育的解剖观察被引量:3
- 2013年
- 中华水韭(Isoetes sinensis Palmer)为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被评价为极度濒危级(CR),仅分布在长江中下游,对环境污染敏感。本文以其人工苗为材料,用石蜡切片法,连续观察了根和叶的发育特征:叶原基横切面呈端部渐圆的三角形,由表皮原、皮层原和中柱原三部分组成;维管束中央首先出现的一个原生管胞,与其近轴面两侧后出现的两个后生管胞共同组成倒"V"字型的外始式初生木质部;成熟叶分化出表皮与皮层,表皮细胞间有嵌合,皮层部分细胞裂解成彼此不相通的4个通气道。根横切面呈圆形,成熟区分化出表皮、皮层(外皮层、中皮层、内皮层)和维管束三部分,中皮层部分细胞裂解呈一个完整的筒状通气道并与外皮层无连接,由内皮层包围的维管束横切面呈三角形。讨论了根和叶的形态结构、功能及系统学意义。
- 李小溪檀龙颜扬成刘保东
- 关键词:中华水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