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双明
- 作品数:2 被引量:32H指数:2
- 供职机构:南开大学经济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更多>>
- 基于产权分离的生态产权制度优化研究被引量:20
- 2017年
- 文章在梳理产权与生态产权的主要文献以及分析归纳中国生态产权制度运行低效的深层次原因的基础上,提出以"非开发性所有权"为核心概念的生态产权制度优化的理论依据和可能的实践路径,并基于博弈理论采用嵌入激励机制的多阶段双边拍卖模型论证了"非开发性所有权"贝叶斯均衡价格的存在性。研究表明:(1)生态领域的根本利益冲突,既是生态产品极强的正外部性且无法内部化或市场化所引致的,也是产权制度失效的根本成因;(2)基于产权的可分离性原理,可以构建涵盖"非开发性所有权"和"开发性所有权"等权利相兼容的生态产权制度;(3)建立以"非开发性所有权"为交易品的市场,可以作为生态产权制度的优化路径,同时也是生态产品正外部性得以内部化的有效路径;(4)政府生态购买,是生态产权制度优化路径的有效实现形式。当引入激励机制时,基于不完全信息的多阶段双边拍卖机制能够实现贝叶斯均衡的理论购买价格。上述分析内容可以作为生态产权制度改革的政策工具。
- 徐双明
- 关键词:生态产权
- 环境政策与经济绩效——基于污染的健康效应视角被引量:12
- 2018年
- 文章基于环境污染的健康效应的视角,通过考察环境污染对居民健康的负面影响,进而经由健康水平影响有效劳动、经济产出及福利水平的作用机制,在一个扩展的Ramsey模型中探讨了环境污染、健康人力资本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动态关系,运用数值模拟的方法对模型的稳态特征做了比较静态分析和政策影响分析。研究表明:(1)代表性个人的"时间偏好率"直接影响着经济的动态行为与长期特征;(2)当考虑污染的健康效应时,环境政策与均衡产出和福利水平分别呈不完全相同的倒"U"型关系。具体来看,在"时间偏好率"非常大(即,主要关注当前财富价值,较少关注未来财富价值)的经济体中,增加环境治理投资可能会挤占物资资本积累,然而健康状态不被重视,这是因为此时健康人力资本水平主要由消费水平而不是健康支出决定;而在"时间偏好率"非常小的经济体中,增加环境投资和健康投资都不会挤占物质资本积累,此时健康人力资本水平主要由健康支出而不是消费水平决定。再者,基于环境投资目的的"环境税"会对与健康人力资本相关的参数变化产生反应,会显著影响"最优环境税"和每一环境税所对应的均衡产出与福利水平。文章的经济学含义以及政策启示在于:政府在制定环境政策时,面对着"环境污染→社会成员健康水平→人力资本的有效劳动→经济产出""环境投资(环境税)→物质资本投资→经济产出"的双重影响关系,亦即,面临"经济产出"与"社会福利"的权衡,最终的权衡决策取决于决策者所代表主体的"时间偏好率"。
- 徐双明钟茂初
- 关键词:环境污染环境税健康人力资本经济绩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