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泳华
- 作品数:6 被引量:39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地理科学与规划学院水资源与环境研究中心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水利工程天文地球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磨刀门水道咸潮上溯数值模拟及其分析被引量:4
- 2016年
- 根据磨刀门水道2006年11月和2007年1月的实测水位、盐度等资料,利用MIKE3对该地区咸潮上溯进行数值模拟。经率定验证后,水位与盐度模拟结果与实测值契合度较高,两者的拟合效果检测指标均较好。对数值模拟结果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盐度的层化受地形、分流比及潮汐涨落变化等因素的影响,且由分层带来的盐度差造成水体密度差,进而产生垂向环流致使盐度出现异常变化;潮通量与盐通量的变化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反映出潮水运动的物质运输载体功能。
- 刘祖发丁波关帅陈记臣张泳华于海霞
- 关键词:数值模拟咸潮磨刀门
- 东江流域基流变化特征及影响因素被引量:23
- 2020年
- 基于东江流域控制性水文站博罗站1954—2010年实测日径流数据,采用数字滤波法和平滑最小值法进行基流分割,从不同的时间尺度上探讨博罗站基流的变化特征,从降水和人类活动两方面分析基流影响因素。结果表明:数字滤波法更适用于研究区;东江博罗站基流量的年内分布先增大后减小,基流指数先减小后波动增大;东江博罗站年均基流量和基流指数总体呈增大的趋势,多年平均基流量为414.04 m^3/s,多年平均基流指数为0.56。枯水年和偏枯水年的平均基流指数均为0.55,平水年为0.57,偏丰水年和丰水年分别为0.57和0.55;降水对东江流域基流量有年际影响;年内不同月份的突变规律说明大型水库是东江流域基流变化的关键性因素,水库的水量调度使基流量在枯水期呈显著增长趋势。
- 张泳华张泳华刘祖发梁廖逢高艺桔符洪恩
- 关键词:基流分割东江流域
- 变化环境下惠州市降雨趋势特征及原因探析被引量:3
- 2017年
- 基于惠州市1961—2010年的月、年降雨量数据,通过一元线性回归法线性对月、季节以及最大(小)月的降雨量变化特征进行研究,再通过滑动平均法、自相关性检验和Mann-Kendall检验法分析惠州市年降雨量在这50 a间的变化趋势,得出如下结论:(1)各月降雨量并没有一个明显的、统一的规律;(2)年最大月降雨量有明显的上升趋势,而最小月降雨量上升趋势不明显;(3)4个季节的降雨量呈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4)年降雨量趋势经历了增加、减小再增加的过程。引起这些趋势变化的原因可能是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如城市化。
- 姚寒梅卓文珊周月英陈记臣张泳华吴裕珍刘祖发
- 关键词:降雨特征环境变化
- 基于AdaBoost算法和BP神经网络的咸潮模拟研究被引量:4
- 2017年
- 为了研究上游来水和下游潮汐对咸潮入侵的影响,首先利用灰色关联分析法进行计算与排序,再将关联度较大的因子作为输入神经元输入到神经网络模型中,然后利用BP神经网络模型及AdaBoost-BP神经网络模型分别进行盐度模拟。结果表明:相对于BP神经网络模型,从逐日相对误差来看,AdaBoost-BP神经网络模型的模拟相对误差较小;从平均相对误差来看,用AdaBoost-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模拟,训练集和测试集的平均相对误差分别优化了2.19%和1.46%;从相关系数R来看,用AdaBoost-BP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模拟,训练集和测试集的相关系数R分别提高了2.91%和7.35%。因此,经AdaBoost算法集成的BP神经网络具有更好的模拟效果。
- 陈记臣查悉妮卓文珊周月英姚寒梅张泳华刘祖发
- 关键词:磨刀门水道BP神经网络ADABOOST算法
- 数值分析径流变化对磨刀门咸潮上溯的影响被引量:5
- 2017年
- 径流量变化对咸潮上溯有直接影响。利用FVCOM模型对磨刀门水道的咸潮上溯现象进行模拟,针对径流变化设置敏感性试验,对上游河道水位上升后水动力的变化规律、固定点的表层盐度变化、盐度分层情况等进行数值分析,探讨径流变化引起的咸潮上溯变化。结果表明:河段水位整体上升,沿内河道至河口水面坡降增大。河道各层盐度大大减小,不同点的盐度分层程度不同。转潮时刻的表底层流态差异现象减弱,中下游流速分层更明显,流向分层更一致。
- 刘祖发张泳华陈晓越杜尧东林若兰付雪莲
- 关键词:径流变化磨刀门
- 广州市地表水体中合成麝香分布及去除研究被引量:2
- 2018年
- 以广州市的河涌、湖泊、航道以及入海口4类地表水体为研究对象,对其中的佳乐麝香(HHCB)、吐纳麝香(AHTN)和酮麝香(MK)3种合成麝香的浓度与空间分布特征进行研究,分析常规水处理工艺对合成麝香的去除效果,并分别采用活性炭(PAC)吸附法和Fenton试剂降解法对2种主要合成麝香(HHCB和AHTN)的去除效果进行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1)广州市湖泊、河涌、航道以及入海口4类地表水体溶解相中3种合成麝香的浓度比颗粒相高;无论是溶解相还是颗粒相,HHCB的浓度均远高于AHTN和MK;河涌中3种合成麝香的平均浓度均高于其他水体,其次是航道和湖泊,而入海口中3种合成麝香平均浓度最低。与国内外河流相比,广州地表水的合成麝香浓度偏高,可能与广州临近入海口,人口密集,城市水体污染严重有关。(2)水厂A和B对HHCB、AHTN和MK的去除率分别约为70%、80%和100%,其中混凝工艺对合成麝香的去除起着重要的作用。(3)对于200 ng·L^(-1)的HHCB和AHTN溶液,PAC的投入量分别为40 mg·L^(-1)和240 mg·L^(-1)时,HHCB和AHTN的去除率基本达到最优值,分别为85.50%和70.31%;对于80 mg·L^(-1)的PAC投加量,当HHCB和AHTN在初始质量浓度分别为150ng·L^(-1)和200ng·L^(-1)时,去除率分别稳定在80%和75%左右;PAC对HHCB和AHTN的去除效果最佳的pH值范围为2~6。当Fe^(2+)/H2O2摩尔比为1/2时,HHCB和AHTN的去除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89.65%和87.43%;当pH值在2~4范围内时,Fenton试剂对HHCB和AHTN的去除效果最好,去除率均能达到90%左右;在反应时间为10 min时,Fenton试剂对HHCB和AHTN的去除率便达到89.65%和83.07%的稳定去除率。
- 刘祖发张泳华张泳华查悉妮卓文珊刘茹
- 关键词:合成麝香水处理工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