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晓坤

作品数:7 被引量:18H指数:2
供职机构: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矿业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6篇期刊文章
  • 1篇会议论文

领域

  • 5篇天文地球
  • 2篇矿业工程

主题

  • 5篇地质
  • 5篇矿床
  • 4篇地质特征
  • 4篇铜矿
  • 2篇铜矿床
  • 2篇金矿
  • 2篇金矿床
  • 2篇成矿
  • 1篇地质特征及成...
  • 1篇滇西
  • 1篇滇中
  • 1篇东川矿区
  • 1篇旋回
  • 1篇旋回划分
  • 1篇岩浆
  • 1篇岩浆热液
  • 1篇岩浆热液矿床
  • 1篇找矿
  • 1篇找矿标志
  • 1篇砂岩

机构

  • 7篇江苏省有色金...
  • 1篇福建金东矿业...

作者

  • 7篇张晓坤
  • 4篇肖晓牛
  • 3篇张少云
  • 2篇易飞
  • 1篇王武名
  • 1篇肖娥
  • 1篇刘荣芳
  • 1篇齐秋菊
  • 1篇余新明
  • 1篇白涛
  • 1篇鞠昌荣
  • 1篇邓辉

传媒

  • 1篇有色金属(矿...
  • 1篇地质与勘探
  • 1篇世界有色金属
  • 1篇地学前缘
  • 1篇能源技术与管...
  • 1篇中国金属通报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7
  • 2篇2016
  • 1篇2012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赞比亚莫坎博(Mokambo)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分析被引量:2
2021年
莫坎博(Mokambo)铜矿位于赞比亚铜带省中非铜(钴)成矿带上,矿体全部赋存于加丹加(Katanga)超群下罗安(Roan)组地层中,赋矿岩性为灰黑色长石石英砂岩、浅肉红色长石石英砂岩和灰黑色细砾岩。矿体受地层控制明显,同时又受到构造运动影响。结合野外地质探矿工作和前人资料认为,莫坎博铜矿床找矿标志为下罗安组,成矿过程经过了早期同生沉积作用、中期热液变质改造作用、晚期氧化淋滤作用多个阶段,最终形成了复杂成因的层控砂岩型铜矿床。
韩波张晓坤亓宗明董广莹顾登辉
关键词:矿床成因砂岩型铜矿
云南东川人占石铜矿水文地质特征及水害预防被引量:2
2016年
矿区水文特征研究对防治水文地质灾害、改善矿区环境具有重要意义。依据人占石铜矿区详查资料,分析了矿区地下含水岩组补、径、排等基本水文地质特性及地下水化学条件:矿区具有3个含隔水系统,其中青龙山组裂隙-岩溶含水层是主要含水层,具有岩溶现象发育、地下以静储量为主、垂向水力联系密切等水文地质特征。由于白云岩岩溶作用,导致青龙山组水化学类型由SO_4·HCO_3-Ca·Mg逐渐向HCO_3·SO_4-Mg·Ca过渡。针对安全开采制定相应的防治水措施,为云南省具有相似水文地质特征的矿床勘探和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游奔张少云肖晓牛易飞张晓坤
关键词:东川矿区水文地质深部开采矿床勘探
云南东川人占石铜矿床地质特征及成因研究被引量:12
2012年
云南东川人占石铜矿位于川滇元古宙铜多金属成矿带之滇中一带,是江苏省有色金属华东地质勘查局和云南金山矿业有限公司新近勘查开发的一个资源产地。本文重点报导了矿体特征、矿石岩石学矿物学特征,矿物生成顺序与共生、交代关系等矿床地质特征,并从这些实际材料出发,通过综合类比研究,对矿床成因进行初步讨论。研究表明,人占石铜矿床赋存于青龙山组灰白色厚层状白云岩中,系在中元古界裂谷环境的海盆沉积碳酸盐含矿层经变质成矿作用之后,在晋宁期又叠加了热液改造富集,可以归属于"东川式"沉积变质叠加热液改造矿床,使东川地区原始含矿层位在继因民组、落雪组、黑山组、陡山沱组"四层楼"之后,又增加了青龙山组一层,丰富了东川成矿模式内容,为本区进一步找矿工作提供理论和科学依据。
肖晓牛张少云鞠昌荣张晓坤游奔易飞邓辉
赞比亚莫坎博(Mokambo)铜矿成矿地质特征及找矿标志
2021年
莫坎博(Mokambo)铜矿产于赞比亚铜带省中非铜矿带中,构造上位于穆富利拉(Mufulira)向斜的东北翼,赋矿地层为下罗安组第三、四、五段,岩性分别为灰黑色细砾岩、浅肉红色长石石英砂岩和灰黑色长石石英砂岩。矿区内构造稳定,岩浆活动微弱,发育Ⅰ号和Ⅱ号上、下两条矿化带,矿化严格受控于地层,矿体形态单一稳定。矿床经过了早期同生沉积、中期变质热液改造和后期表生氧化富集多期次成矿作用综合而成。结合莫坎博铜矿床的赋矿位置、成矿特征和野外勘查,总结了4个主要找矿标志,分别是地层标志、地形标志、地表矿化标志和历史采矿标志。
韩波张晓坤盛伟李福杰亓宗明
关键词:成矿特征找矿标志
滇西洱海北部炭窑矽卡岩型铁金矿床地质特征
2016年
滇西洱海北部炭窑地区,位于滇西著名的超大型北衙金矿北部。通过针对炭窑地区的矽卡岩带研究表明,本区存在镁矽卡岩化和钙矽卡岩化。电子探针结果显示,钙质矽卡岩中的石榴子石成分基本上以钙铝榴石为主,钙铁榴石次之。矽卡岩带中石榴石矿物学特征研究表明,炭窑地区是寻找矽卡岩型铁金矿的有利地段。
张少云肖晓牛张晓坤白涛
关键词:地质特征矽卡岩石榴子石滇西
赞比亚莫坎博下罗恩组沉积旋回划分
中非铜-钴成矿带主要由刚果(金)铜矿带、赞比亚铜矿带和赞比亚西北省穹窿区三部分构成,以层控沉积型Cu-Co矿床闻名世界,此外在加丹加超群还分布有Pb、Zn、U、Au、Fe等矿床(Robert,1956; Mendelso...
游奔张晓坤
文献传递
滇中播卡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研究被引量:3
2017年
播卡金矿位于滇中元古宇铜多金属成矿带之东川矿集区,矿体呈脉状、网脉状、角砾状产于中元古界昆阳群地层中,受断裂构造控制。本文在详细的矿床地质观察和研究基础上,将本区成矿作用分为3个阶段:第1阶段为石英-黄铁矿阶段,第2阶段为石英-多金属硫化物阶段,第3阶段为石英-碳酸盐阶段。成矿主要集中在第1和第2阶段。本文通过金矿成矿各阶段的流体包裹体的岩相学观察,结合流体包裹体的显微测温、气液相成分分析,讨论了成矿流体的性质、演化过程。研究表明:第1阶段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在105~368℃,盐度为7.59%~44.32%(NaCleq);第2阶段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范围在119~294℃,盐度为5.26%~17.87%(NaCleq);第3阶段的流体包裹体均一温度在115~195℃,盐度为4.18%~14.57%(NaCleq)。流体包裹体气相成分以H_2O为主,其次为少量CO_2;液相成分以Na+、Cl-为主,其次为Ca^(2+)、SO_4^(2-),成矿流体主要属于NaCl-H_2O体系。综合矿床地质特征和成矿流体研究,本文认为播卡金矿属于岩浆热液矿床。
肖晓牛余新明张晓坤肖娥齐秋菊王武名游奔刘荣芳
关键词:流体包裹体岩浆热液矿床热液成矿作用滇中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