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明爽

作品数:9 被引量:40H指数:4
供职机构:东北电力大学化学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吉林省科技发展计划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一般工业技术电气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6篇环境科学与工...
  • 2篇化学工程
  • 1篇电气工程
  • 1篇建筑科学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 1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生物反应
  • 3篇生物反应器
  • 3篇反应器
  • 2篇烟气
  • 2篇脱氮
  • 2篇污泥
  • 2篇污染
  • 2篇活性炭
  • 2篇废水
  • 2篇SBR
  • 1篇电极
  • 1篇形态学
  • 1篇絮凝
  • 1篇絮凝性
  • 1篇烟气脱硫
  • 1篇氧化石墨
  • 1篇氧化石墨烯
  • 1篇阴离子表面活...
  • 1篇印染
  • 1篇印染废水

机构

  • 9篇东北电力大学
  • 2篇吉林建筑大学
  • 1篇华北电力大学
  • 1篇北京农业生物...
  • 1篇国网吉林省电...
  • 1篇国网吉林省电...

作者

  • 9篇张明爽
  • 8篇张兰河
  • 8篇贾艳萍
  • 2篇陈子成
  • 2篇郭静波
  • 1篇高敏
  • 1篇王孝强
  • 1篇徐小惠
  • 1篇张羽汐
  • 1篇程欣
  • 1篇孙振
  • 1篇杨宗明
  • 1篇姜修平
  • 1篇王子鸣

传媒

  • 3篇硅酸盐通报
  • 3篇化工学报
  • 1篇纺织学报
  • 1篇化工进展
  • 1篇造纸技术与应...

年份

  • 2篇2023
  • 1篇2022
  • 1篇2021
  • 2篇2019
  • 3篇2016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铝酸钴/蜂窝陶瓷催化剂的制备及其在印染废水处理中的应用被引量:1
2019年
为提高污水深度处理的臭氧催化氧化效率,采用涂覆法制备铝酸钴(CoAl_2O_4)/蜂窝陶瓷(CH)催化剂,考察涂覆次数、催化剂投加量、焙烧时间和温度等因素对催化效率的影响,优化催化剂的制备条件;借助X射线衍射仪、场发射扫描电子显微镜和N_2-吸附/脱附等手段分析催化剂的结构,通过对苯二酚的降解效果评价催化剂的催化性能,研究催化剂的使用寿命和催化机制。结果表明:在涂覆6次、700℃焙烧6 h、Co与Al的量比为0.4∶5的条件下,铝酸钴/蜂窝陶瓷(CoAl_2O_4/CH)催化剂的催化活性最高,比表面积和孔容最大(分别达到45.47 m^2/g、0.05 cm^2/g),对苯二酚和化学需氧量(COD)去除率分别达到84.51%和50.60%;制备的CoAl_2O_4/CH催化剂晶相属于尖晶石结构,蜂窝陶瓷涂层为海绵状结构;CoAl_2O_4/CH催化剂使用5次以上,仍保持较高的催化活性和稳定性,应用前景好。
张兰河张明爽张明爽李正贾艳萍贾艳萍高敏
关键词:印染废水催化氧化污水处理
烟气组分对脱硫活性炭热再生过程的影响被引量:5
2016年
脱硫活性炭热再生过程中通常采用氮气作为平衡气,为了降低投资成本,采用电厂洁净烟气取代氮气。为考察烟气组分对脱硫活性炭热再生过程的影响,实验中分别通入水蒸气、CO_2和O_2,分析炭与硫酸的反应情况。结果表明:水蒸气会抑制炭与硫酸的反应,在通入水蒸气量为9.5%时,反应开始于208℃,与不通水蒸气相比,延迟30℃左右;CO_2对脱硫活性炭的热再生反应没有影响;O_2存在的条件下,炭会氧化产生CO_2,引起炭的消耗。洁净烟气可以取代氮气作为热再生过程中的平衡气。
贾艳萍张羽汐王孝强张明爽孙振
关键词:烟气活性炭热再生
烟气脱硫活性炭再生技术研究进展被引量:9
2016年
本文论述了脱硫活性炭再生技术研究现状和发展动态,分析了目前活性炭高温惰性气体再生、高温水蒸气热解再生、水洗再生等方法的优缺点,其中热再生操作简单、再生效率高、能耗高,水洗再生工艺流程简单、能耗低、再生效率低;此外,介绍了微波辐照法、超声波法等活性炭再生新技术。其中,微波辐照法具有再生效率高、热效率高、节能高效,能生成微孔发达的活性炭等优点,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贾艳萍宗庆张明爽王子鸣张兰河
关键词:活性炭
Cu^(2+)对SBR工艺电子传递体系的影响
2016年
为了提高重金属废水中微生物的活性,采用SBR工艺连续处理不同浓度含铜废水,考察Cu^(2+)对脱氮除磷效果和活性污泥电子传递体系(ETS)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进水COD、NH_4^+-N和PO_4^(3-)-P分别为1000 mg/L、40 mg/L和20 mg/L条件下,当不含Cu^(2+)时,厌氧段、好氧段、缺氧段INT-ETS活性分别为254.8 mg/(g·h)、104.8 mg/(g·h)和170.4 mg/(g·h),COD、NH_4^+-N和PO_4^(3-)-P去除率分别为87.7%、79.2%和90.5%;当Cu^(2+)浓度为1.0 mg/L时,COD、NH_4^+-N和PO_4^(3-)-P去除率分别为88.2%、71.0%和92.5%,INT-ETS活性平均值提高4.5mg/(g·h);当Cu^(2+)浓度为10.0 mg/L时,COD、NH_4^+-N和PO_4^(3-)-P去除率分别为36.4%、36.1%和12.3%,INT-ETS平均值下降65.1 mg/(g·h)。重金属对ETS和污染物去除效果的影响规律保持一致,ETS活性可有效地表征生化反应进程。
贾艳萍姜修平张明爽张兰河杨宗明
关键词:脱氮除磷ETSSBR重金属
电极超滤膜生物反应器处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废水被引量:2
2022年
化妆品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的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废水,具有有机物浓度高和易产生泡沫的特点,影响普通超滤膜生物反应器(UMBR)的处理效果和稳定运行。采用自制的电极超滤膜生物反应器(EMBR)处理阴离子表面活性剂废水,考察电流强度对EMBR污染物处理效果和活性污泥性质的影响,探索膜污染的机理。结果表明:与UMBR相比,在电场能的作用下,EMBR滤饼层的有机物含量较低,跨膜压差(TMP)降低50%左右,膜污染较轻。当电流强度为10 mA时,COD去除率和微生物活性最高,分别为97.92%和41.6 mg/(g TSS·h);滤饼层有机物含量最低,PN、PS和HA的浓度分别为5.6、8.02、0.85 mg/L。较低的电流强度即可促进微生物活性和污染物去除率的提高,有效控制膜污染。
张兰河汪露李梓萌唐宏郭静波贾艳萍张明爽
关键词:废水反应器膜污染活性污泥
强化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污染控制微生物学》“金课”建设
2023年
基于我校环境工程专业强化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所取得的成果,通过理论教学、实验教学、教学方法及考评体系改革四个方面进行《污染控制微生物学》“金课”建设,开展“金课”建设路径的探索与实践,为环境工程专业“金课”建设提供参考和借鉴。
张兰河贾艳萍张明爽李正
关键词:环境工程
氧化石墨烯改性环氧树脂涂料的制备及防腐性能被引量:18
2021年
环氧树脂在溶剂蒸发过程中容易产生微孔,影响其防腐蚀性能。为了提高其对腐蚀介质的阻碍能力,本文采用密闭氧化法制备氧化石墨烯,再利用湿式转移法将氧化石墨烯水溶液分散在环氧树脂中,制备氧化石墨烯/环氧树脂防腐涂料。通过红外光谱(FTIR)、X射线衍射(XRD)和拉曼光谱(Raman)分析氧化石墨烯的结构变化,利用开路电位测试(OCP)、水接触角、腐蚀形貌和气体透过率分析氧化石墨烯/环氧树脂涂料的防腐性能。结果表明,氧化石墨烯/环氧树脂(GO/EP)涂料的开路电位和水接触角分别为0.181V和86.12°,与纯环氧树脂涂料相比,分别提高了0.066V和10.5°;当GO/EP浸泡在3.5%NaCl溶液中腐蚀20天后,表面仅产生了粗糙化,涂层稳定性好,屏障性能强;与EP涂层相比,GO/EP涂层的O_(2)和H_(2)O渗透率分别降低了51.2%和65.5%。
马骏孙冬张明爽张兰河陈子成
关键词:环氧树脂氧化石墨烯复合材料防腐性能机械性能
Fe^(3+)在A^2O工艺缺氧区的转化规律及其对污泥絮凝性的影响被引量:6
2019年
为了研究铁元素对A^2O工艺污泥絮凝性的影响,考察Fe^(3+)在污泥上清液、胞外聚合物(extracellular polymeric substances,EPS)与底泥(Pellet)中的分布和迁移转化规律,结合三维荧光光谱(3D-EEM)、原子吸收和X射线衍射仪(XRD)分析Fe的存在形态和结构特征,揭示Fe^(3+)与微生物代谢产物的作用机制,探索Fe^(3+)对脱氮除磷效率的影响。结果表明:低浓度Fe^(3+)(<10 mg·L^(-1))能够提高COD和TN去除率,促进微生物活性,增强污泥生物絮凝性;高浓度Fe^(3+)(10~40 mg·L^(-1))则抑制微生物活性,使EPS总量升高,污泥絮体脱稳,LB、TB层PN/PS是影响污泥絮凝性的关键因素;Fe^(3+)的投加强化生物除磷效率,当Fe^(3+)浓度为40 mg·L^(-1)时,TP去除率为93%。Fe^(3+)在污泥混合液中的分布规律为TB>上清液>LB>SMP,Fe^(3+)在生物体内富集累积,能够改变EPS各层的组分。
张兰河张明爽张明爽郭静波贾艳萍陈子成
关键词:FE生物反应器形态学
H2O_(2)对SBR脱氮效率和污泥性能的影响
2023年
双氧水(H_(2)O_(2))作为氧化剂,被广泛用于制药、纺织、化学品合成等企业,这些企业产生的废水进入污水生物处理系统,影响微生物活性和污水处理效果。考察H_(2)O_(2)对污染物去除率和过氧化氢酶活性的影响,分析胞外聚合物组成和污泥性质的变化,探索H_(2)O_(2)在污泥系统中的分解途径及其对污泥的作用机理。结果表明:低浓度H_(2)O_(2)(<90 mg/L)分解产生的·OH和·O_(2)^(-)具有协同作用,提高了COD和TN去除率,污泥表面变粗糙,絮凝颗粒增大,促进污泥絮凝,其中·OH贡献度大于·O_(2)^(-)。高浓度H_(2)O_(2)(>90 mg/L)对TN的去除产生抑制作用,酶活性、污泥絮凝性和胞外聚合物浓度降低。当H_(2)O_(2)浓度为90 mg/L时,COD和TN去除率最高,酶活性最高,因此,通过调控H_(2)O_(2)浓度可实现提高污染物去除率和污泥絮凝性的目的。
张兰河赖青燚王铁铮关潇卓张明爽程欣徐小惠贾艳萍
关键词:生物反应器污泥性质自由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