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思文

作品数:5 被引量:6H指数:2
供职机构:南京工程学院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化学工程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2篇文化科学
  • 1篇动力工程及工...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教学
  • 2篇钙基
  • 1篇循环流化床
  • 1篇循环流化床技...
  • 1篇烟气
  • 1篇烟气余热
  • 1篇余热
  • 1篇失活
  • 1篇热分析
  • 1篇资源化
  • 1篇资源化利用
  • 1篇吸收剂
  • 1篇流化
  • 1篇流化床
  • 1篇教学效果
  • 1篇课程
  • 1篇课程改革
  • 1篇课程教学
  • 1篇化工
  • 1篇活化机理

机构

  • 5篇南京工程学院
  • 1篇无锡华光锅炉...
  • 1篇杭州汽轮机股...

作者

  • 5篇张思文
  • 3篇毕小龙
  • 2篇孙荣岳
  • 1篇叶江明
  • 1篇葛晓霞
  • 1篇顾海明
  • 1篇周纬
  • 1篇朱亮
  • 1篇梁绍华

传媒

  • 1篇化工管理
  • 1篇发电设备
  • 1篇化工进展
  • 1篇中国现代教育...
  • 1篇科教文汇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5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锅炉原理”教学方法探讨被引量:3
2017年
"锅炉原理"是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三大主干课程之一。随着锅炉技术的发展以及课程改革,本课程教学内容不断增加,课时减少,涉及多门学科知识,同时课程内容体系杂乱,导致学生在本课程的学习中存在一定的困难。本文从优化教学内容、丰富教学方法、引入研究进展和科研与教学相结合等方面提出改善锅炉原理课程教学措施;通过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从而提高教学效果。
顾海明葛晓霞毕小龙张思文牛淼淼
关键词:锅炉原理教学方法教学措施
135 t/h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热分析和[火用]分析被引量:1
2020年
为了分析有、无高压加热器(简称高加)对某135 t/h循环流化床锅炉热效率和[火用]效率的影响,从锅炉本体和锅炉系统进行了热分析和[火用]分析。结果表明:锅炉系统的热效率和[火用]效率取决于锅炉本体的热效率和[火用]效率。在相同主蒸汽质量流量下,无高加有利于提高锅炉本体和锅炉系统的热效率,但不利于提高其[火用]效率,所建立的锅炉[火用]损失计算模型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参考。
宋国辉王红梅朱亮张思文崔晓波
关键词:高加给水温度烟气余热[火用]效率
失活钙基吸收剂环境中自活化机理
2019年
将经历多次循环后失活的钙基吸收剂置于环境中吸水自活化,通过XRD分析了自活化过程吸收剂物相演变规律,在双固定床反应器系统上分析了吸水率对失活钙基吸收剂循环捕集CO2性能的影响规律,通过SEM和N2吸附分析了自活化提高钙基吸收剂循环碳酸化转化率的机理。结果表明:失活钙基吸收剂首先吸收环境中水分生成Ca(OH)2,当吸水率达到100%后继续吸水生成Ca(OH)2·2H2O,自活化极限为170%;自活化可以提高失活钙基吸收剂循环碳酸化转化率,自活化后钙基吸收剂循环捕集CO2性能与吸水率呈线性比例关系,重复自活化可再次提高吸收剂循环碳酸化转化率;自活化过程中,失活钙基吸收剂颗粒表面重新生成孔隙,比孔容和比表面积增加,有利于吸收剂中CO2的扩散,因此自活化后钙基吸收剂循环捕集CO2性能提高。
叶江明梁绍华张思文孙荣岳毕小龙
关键词:钙循环
化工钙基废弃物捕集CO_2研究进展
2017年
本文对采用化工行业产生的钙基废弃物捕集CO_2特性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综述,介绍了电石渣、钢渣和造纸白泥等典型钙基废弃物湿法碳酸化和钙循环捕集CO_2技术中反应特性,简述了提高钙基废弃物在钙循环技术中捕集CO_2性能的方法,并对钙基废弃物湿法碳酸化和钙循环捕集CO_2技术进行了对比,提出用于钙循环技术作为CO_2吸收剂是钙基废弃物有效的资源化利用途径。
孙荣岳张思文毕小龙周纬
关键词:CO2捕集资源化利用
循环流化床技术课程教学探讨被引量:2
2015年
循环流化床燃烧方式是一项新型高效的清洁煤燃烧技术,它具有燃烧效率高、燃料适用范围广等优点。因此,基于这种燃烧方式的循环流化床锅炉在火力发电领域的比重日益增加。很多高校都开设了循环流化床课程,它也逐渐成为热能与动力工程专业的重要专业课之一。然而,由于该课程较为抽象,在教与学的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针对这些问题,结合教学实践,从优化教学方法、丰富教学手段、引入科研进展和工程案例及注重实践能力培养等方面探讨了新形势下循环流化床技术的课程改革。借此希望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张思文
关键词:循环流化床技术课程改革教学效果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