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张岩

作品数:2 被引量:17H指数:2
供职机构:东北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黑龙江省教育厅科学技术研究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生物学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 1篇生物学

主题

  • 2篇树莓
  • 2篇果实
  • 1篇叶片
  • 1篇酮类
  • 1篇酮类化合物
  • 1篇细胞壁
  • 1篇细胞壁成分
  • 1篇相关酶
  • 1篇相关酶活性
  • 1篇相关酶活性变...
  • 1篇酶活性
  • 1篇酶活性变化
  • 1篇抗氧化
  • 1篇抗氧化性
  • 1篇类化
  • 1篇类化合物
  • 1篇化合物
  • 1篇黄酮
  • 1篇黄酮类
  • 1篇黄酮类化合物

机构

  • 2篇东北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韩德果
  • 2篇杨国慧
  • 2篇张岩
  • 1篇葛秋来
  • 1篇于洋
  • 1篇吕冰玉

传媒

  • 1篇北方园艺
  • 1篇湖北农业科学

年份

  • 1篇2016
  • 1篇2015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树莓叶果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及抗氧化性分析被引量:8
2015年
以树莓(Rubus idaeus L.)品种美国22、欧洲红、金秋、黑树莓为试材,于2013年5~8月采集结果枝和根蘖苗中部叶片、青果、熟果,利用超声波法和Na NO2-Al(NO3)3比色法测定黄酮类化合物含量。结果表明,4个品种叶片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均在6月末最高,欧洲红和美国22结果枝叶片的高于根蘖苗叶片;青果高于熟果,品种间的含量高低为金秋、美国22、欧洲红、黑树莓,同一品种叶片的黄酮类化合物含量高于果实。叶片的黄酮类化合物对4种自由基(·OH、O2-·、ABTS·、DPPH·)的清除能力均在6月末最强,青果高于熟果和叶片,青果中金秋的清除能力最强。
杨国慧张岩于洋韩德果
关键词:叶片果实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性
树莓果实发育过程中细胞壁成分及相关酶活性变化被引量:9
2016年
以秋果型树莓"哈瑞太兹"和夏果型树莓"菲尔杜德"2种不同类型的树莓为试材,研究了绿果膨大期(花后7d)、转白期(花后14d)、着色期(花后21d)、可采成熟期(花后24d)和过熟期(花后27d)树莓果实原果胶、果胶、纤维素含量及相关酶活性的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随树莓果实的成熟软化,原果胶含量在着色期前表现为上升,之后下降;可溶性果胶呈现逐渐上升趋势,而纤维素含量则表现为降低趋势;多聚半乳糖醛酸酶(PG)、果胶甲酯酶(PME)和β?半乳糖苷酶(β?Gal)和纤维素酶在可采成熟期前均表现为上升趋势,尤其PG从着色期到可采成熟期上升迅速,而从可采成熟期到过熟期,只有PG酶表现为下降,其它3种酶仍表现为上升趋势。
杨国慧吕冰玉韩德果葛秋来张岩史影肖
关键词:树莓果实发育细胞壁成分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