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晓娟
- 作品数:3 被引量:4H指数:2
- 供职机构:山东大学齐鲁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山东省自然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腹腔镜脾脏切除术治疗脾窦岸细胞血管瘤3例报道及文献复习被引量:2
- 2017年
- 目的:分析脾窦岸细胞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点,探讨腹腔镜脾切除术治疗脾窦岸细胞血管瘤的可行性。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2月至2015年12月3例脾窦岸细胞血管瘤患者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文献复习,分析脾窦岸细胞血管瘤的临床、病理特点及腹腔镜下脾切除术治疗脾窦岸细胞血管瘤的疗效。结果:3例患者成功施行腹腔镜脾切除术,术后均经病理证实为脾窦岸细胞血管瘤,手术时间125~190 min,术中出血量50~100 ml,术后住院6~11 d。术后随访,无一例复发。结论:脾窦岸细胞血管瘤作为临床罕见疾病,腹腔镜脾切除术完全可达到根治效果,且手术安全、微创。
- 闫治波吴晓娟展翰翔张光永胡三元
- 关键词:脾窦岸细胞血管瘤脾切除术腹腔镜检查
- 原发性骨肉瘤中EGFR和C-erbB-2的表达及其意义
- 2009年
- 检测20例原发性骨肉瘤和10例骨纤维结构不良中EGFR和C-erbB-2的表达;两者在骨肉瘤中表达的阳性率分别为50%和40%(P<0.05),而在骨纤维结构不良中分别为10%和0%(P<0.05);骨肉瘤中EGFR和C-erbB-2表达均高于骨纤维结构不良,且呈正相关,这为骨肉瘤的诊疗提供了理论依据。
- 孙立民王韶进吴晓娟李丽刘文广刘胜厚周志强王妍
- 鼻腔鼻窦内翻性乳头状瘤中MMP-9、PCNA的表达及临床意义被引量:2
- 2007年
- 目的:探讨MMP-9、PCNA在鼻内翻性乳头状瘤(SNIP)发病及其复发和恶变中的作用。方法:选取40例SNIP及10例鼻腔鼻窦鳞状细胞癌(SCC)组织蜡块,全部标本分为4组,即良性SNIP组、复发SNIP组、恶变SNIP组及SCC组。利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技术检测MMP-9、PCNA在各组中的表达情况。结果:MMP-9、PCNA在良性SNIP组、复发SNIP组、恶变SNIP组及SCC组中的表达逐渐增强,经秩和检验两两比较,显示MMP-9的表达在良性SNIP组与复发SNIP组,良性SNIP组与恶变SNIP组,良性SNIP组与SCC组之间均有显著性差异,复发SNIP组与恶变SNIP组,复发SNIP组与SCC组,恶变SNIP组与SCC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CNA的表达在各组间差异无显著性。结论:MMP-9、PCNA的表达参与SNIP的发病,并在其复发和恶变中起重要作用,可能是SNIP复发和恶变的早期事件之一。
- 刘鹤邹雪李敏吴晓娟张立强叶萍李学忠
- 关键词:鼻肿瘤鼻腔鼻窦明胶酶B增殖细胞核抗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