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华英

作品数:3 被引量:9H指数:2
供职机构:昆明理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重点项目云南省应用基础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逸度模型
  • 2篇双酚
  • 2篇双酚A
  • 1篇滇池
  • 1篇多介质
  • 1篇溶解性
  • 1篇碳酸钠
  • 1篇体系降解
  • 1篇羟基自由基
  • 1篇环境归趋
  • 1篇环境科学
  • 1篇环境科学技术
  • 1篇环境科学技术...
  • 1篇降解
  • 1篇归趋
  • 1篇过碳酸钠

机构

  • 3篇昆明理工大学

作者

  • 3篇刘华英
  • 2篇潘学军
  • 1篇李英杰
  • 1篇陈蓉
  • 1篇田森林
  • 1篇黄斌
  • 1篇孙雯雯
  • 1篇李晓曼
  • 1篇杨小霞
  • 1篇邓莎
  • 1篇李强

传媒

  • 1篇湖泊科学
  • 1篇环境化学
  • 1篇安全与环境学...

年份

  • 1篇2020
  • 1篇2015
  • 1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滇池水域双酚A的环境多介质迁移和归趋模拟被引量:1
2015年
以双酚A为研究对象,利用四级多介质逸度模型模拟非稳态非平衡条件下1991-2011年间双酚A在滇池水域水相、表层沉积物相和中层沉积物相中的浓度分布、相间的迁移通量,确定主要迁移过程;结合实测数据,对模型进行可靠性验证;并对常数之外的12个模型参数进行灵敏度分析.结果表明:入滇总量98%的双酚A主要通过水体降解去除,滇池出水去除量和水体残留量共约占1%,余下部分进入沉积物相;沉积物相是残留双酚A最主要的汇,其中,表层沉积物相中双酚A浓度最高,3相中浓度变化趋势受外界输入影响较大;水相→表层沉积物相的迁移为双酚A在滇池的主要迁移过程,其次为表层沉积物相→中层沉积物相;双酚A在水中的降解速率、有机碳分配系数,各环境相中有机碳含量、固相体积比等参数灵敏度较高,对模型的影响较为显著;模型计算浓度与实测浓度吻合较好,表明建立的四级多介质逸度模型适用于滇池水域双酚A环境多介质迁移和归趋模拟.
陈蓉刘华英黄斌杨小霞李晓曼孙雯雯潘学军
关键词:双酚A逸度模型滇池
昆明地区双酚A的多介质环境归趋研究被引量:3
2014年
采用修正后Ⅰ级多介质逸度模型研究了典型内分泌干扰物双酚A(BPA)在昆明地区各环境介质间的分配行为。结果表明,4个主要环境介质对BPA的容纳能力由大到小为土壤(逸度容量Z=1.53×109mol/(m3·Pa)、沉积物(Z=5.50×108mol/(m3·Pa))、水体(Z=1.42×105mol/(m3·Pa))、大气(Z=2.41×10-2mol/(m3·Pa))。昆明环境中残留的BPA主要存在于土壤中,约占总量的55.02%;虽然水体对BPA的容纳能力远低于土壤和沉积物,但废水排放是BPA的主要环境来源,因此,水体中残留BPA仍占较高比例(18.94%);环境残留的BPA在沉积物中的分配比例约占26.01%;而在大气中分配比例几乎可忽略,仅占0.03%。介质间迁移过程主要为水体向沉积物的迁移,因此,Ⅰ级多介质逸度模型可以描述和预测BPA在昆明地区各主要环境介质中的环境归趋。
刘华英邓莎李强展巨宏潘学军
关键词:环境科学技术基础学科双酚A逸度模型环境归趋
光助-过碳酸钠体系降解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被引量:5
2020年
有机防晒剂在废水、海水和地表水中经常检出,亟需发展新型高效的去除技术.本研究构建了以过碳酸钠(SPC)代替H2O2的光助均相氧化体系,并选取水体中广泛检出的2-羟基-4-甲氧基二苯甲酮(BP-3)为模型化合物,研究了该体系中的降解动力学和常见溶解性组分的影响.结果表明,相对于单独SPC、单独UV体系,BP-3在SPC+UV体系中呈现更好的降解效率.自由基淬灭和电子自旋共振实验证实·OH是SPC+UV体系中降解BP-3的最主要活性物种.水中常见溶解性组分DOM和Br-可淬灭体系中的·OH进而对BP-3的降解表现为抑制效应;而Cl-在低浓度下促进BP-3降解,高浓度则抑制其降解,这和BP-3与Cl·、Cl2·-的反应活性差异相关.
刘华英韩骐骏房岐柴小龙田森林李英杰
关键词:过碳酸钠羟基自由基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