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鸿雁
- 作品数:14 被引量:66H指数:4
- 供职机构: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电网公司科技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京津冀地区细颗粒物污染来源实时预报系统的构建和初步应用被引量:1
- 2016年
- 基于区域空气质量数值模型和源示踪技术,构建污染来源预报系统,实现了京津冀地区污染来源的实时预报。针对预报中最迫切的时效限制,在系统的源排放预处理、污染物来源贡献计算方案、业务化运行等方面进行特别的设计,主要包括:开发出快速源排放前处理技术;通过试算确定了分区域和行业的污染来源追踪方案;采用目前2种主流的并行计算方式混合编译区域空气质量模型并运行;设计了业务化运行中多任务的分布式计算方案,以充分利用计算资源。这些优化措施有效地缩短了预报时间。目前系统已处于业务化运行阶段,每天08:00之前,预报出未来3 d的区域空气质量,同时给出所关注区域主要污染物分区域和行业的来源贡献状况;系统已应用在庆祝抗战胜利70周年阅兵期间空气质量保障后评估,以及2015年11月底—12月初京津冀重污染预警等应急工作中。
- 徐峻何友江党鸿雁何耑士杜晓惠龚安保戴学之唐伟刘世杰孟凡
- 关键词:PM2.5
- 偏东风输送导致的泸州市冬季PM_(2.5)重污染过程分析
- 2024年
- 为了探究四川盆地冬季大气重污染过程的成因,本研究以2022年12月18—25日川南地区典型城市泸州市的PM_(2.5)重污染事件为例,基于HYSPLIT模型并结合多源数据,使用天气分析、轨迹聚类、潜在源贡献分析法和浓度权重轨迹分析法,综合分析了此次过程的污染形成机制及传输特征.结果表明:①区域输送导致污染过程中出现多次ρ(PM_(2.5))(PM_(2.5)浓度)快速上升现象:21日晚间ρ(PM_(2.5))小时均值迅速攀升并在一天内达到重度污染水平,而后伴随两次轻微下降又迅速回升,最后于25日凌晨起迅速下降至35μg·m^(-3)以下.②稳定大气条件下的局地尺度气旋是输送通道形成的重要条件:在高压脊控制下泸州市保持晴朗、高温(日均气温约为8.5℃)、高湿(最高达100%)、小风(平均风速1 m·s^(-1))及较低边界层高度的静稳天气形势,且泸州和重庆交界处局地中尺度气旋导致的偏东风加强了污染物的区域输送,加之泸州南部山脉的地形阻滞,污染物难以扩散并在泸州北部辐合形成污染物滞留区.③污染轨迹主要来自偏东的短距离输送,潜在源区主要位于重庆西部与泸州北部的交界地带.研究显示,持续的静稳天气形势叠加偏东风输送是此次川南地区泸州市大气重污染形成的主要原因.
- 孙文欣尉鹏魏阳冰张皓褚旸晰党鸿雁朱仁成胡京南
- 京津冀民用燃煤减排对大气中BaP污染影响评估被引量:2
- 2018年
- 运用空气质量模型CMAQ模拟评估民用燃煤减排政策对京津冀大气中BaP污染状况的改进效果,模拟包括作为基准情景的2014年和低消减和高消减2个减排情景.模拟结果表明:基准情景下,京津冀BaP年均浓度为2.54ng/m3,超过国家空气质量标准(1ng/m3),呈现1月>4月>10月>7月的季节变化特点,反映出冬季供暖燃煤的影响;京津冀南部BaP浓度高于北部,推测原因是南部BaP排放量较高.1月削减民用燃煤排放量对降低该地区BaP浓度和沉降量效果最显著,低削减和高削减下,北京、保定、廊坊BaP浓度分别比基准情景降低30%和40%以上;4、7、10月削减民用燃煤排放量对该地区BaP浓度和沉降量的变化影响不大.京津冀民用燃煤联防联控能更加有效地降低该地区BaP浓度.
- 韩美丽刘世杰刘敏陆敏闫文君何友江党鸿雁戴学之张众志杜晓惠孟凡
- 关键词:民用燃煤
- 重污染天气下电力行业排放对京津冀地区PM_(2.5)的贡献被引量:21
- 2016年
- 利用CAMx(区域空气质量模型)中的PSAT(颗粒物源示踪技术),分析了重污染天气下分区域、分行业的污染物排放对京津冀地区PM_(2.5)的贡献,设计了分行业排放的环境影响效率系数(EESCR)计算方法,并对"电能替代"(以电力行业产能替代民用能源消耗)情景方案下的排放进行模拟分析.结果表明:在重污染天气背景下,电力行业排放对京津冀地区ρ(PM_(2.5))的贡献率较低,各地均低于10%,并且区域排放的贡献次序为京津冀以外地区>京津冀其他城市>当地,这与电力行业高架源排放的特征有关,而工业和民用行业对区域排放的贡献次序相反.PM_(2.5)主要组分和前体物的分行业EESCR计算结果表明,电力行业ESSCR值均在y=1/2x趋势线之下,远低于其他行业,因此优先控制其他行业排放才是改善京津冀地区空气质量的关键.电能替代的情景模拟结果表明,电能替代是有效降低京津冀地区ρ(PM_(2.5))的可行方式.研究显示,充分利用电力行业高架源排放的特点和便于集中处理的行业优势,尽力降低因产能增长带来的排放增量,实施电能替代可成为改善区域空气质量的有效途径之一.
- 杜晓惠徐峻刘厚凤刘俊何友江党鸿雁孟凡
- 关键词:电能替代
- 一种大气环境监控设备
- 一种大气环境监控设备,包括环境数据采集单元以及中心服务器,中心服务器连接有预警单元,所述大气环境监控设备进一步包括关停核查单元以及强制断电单元,关停核查单元独立于环境数据采集单元设置在污染气体排放源的周边的,并向中心服务...
- 张新民党鸿雁沈鹏刘萍
- 文献传递
- 重污染应急控制措施效果的快速评估方法被引量:4
- 2018年
- 针对重污染应急中快速响应的需求,基于区域空气质量模型,建立了可依据PM_(2.5)监测事实进行调整的控制措施效果评估方法。计算过程中,设计了多种PM_(2.5)组分分配方案和响应系数,得到了该控制措施实施效果范围。利用建立的方法,对重污染应急中最常采用的控制措施——机动车限行在北京地区的实施效果进行定量评估。该方法能够迅速评估各行业减排方案的实施效果,为管理部门提供参考。
- 徐峻杜晓惠马圣冉韩锋李明珠刘厚凤何友江党鸿雁刘世杰唐伟
- 基于地理探测器的中国夏季臭氧空间分布影响因素检测
- 2024年
- 为研究中国不同区域臭氧浓度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基于2019年夏季臭氧监测数据以及主要气象因素、直接排放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这3类影响因素,利用地理探测器方法量化了各类因素对臭氧空间分异性的影响程度,并进行了区域之间的对比.结果表明,2019年夏季臭氧浓度空间分异性受主要气象因素影响最大,平均影响程度达到了0.277;相对湿度在气象因素中占主导地位,影响程度达到0.415.气象因素的影响程度由东北地区和西部地区向中部地区递增.社会经济因素的影响除高原气候区较低外,从北至南呈现递增趋势.对双因子交互作用的研究发现,气象因素中平均风速对其它因素影响程度提升最大,且存在较大的地区差异.社会经济因素中人口密度对其它因素影响程度提升最大,是驱动其它因素产生地区差异化的关键因素.研究结果有助于认识中国不同区域臭氧浓度空间分布的主导因素,对臭氧污染的防控治理有指导意义.
- 马敬超胡京南李俊玲党鸿雁
- 关键词:臭氧影响因素
- 一种气体固定排放源的采样系统、采样方法及其应用
- 本发明提供一种气体固定排放源采样系统和采样方法,该采样系统包括采样装置、流量传感装置、信息计算装置、流量控制处理装置和流量积分装置;其中,所述采样装置被配置为接收来自气体固定排放源的气体;所述流量传感装置被配置为监测、读...
- 王迪张新民赵文娟张玮琦党鸿雁
- 文献传递
- 溶剂使用源挥发性有机物排放特征与污染控制对策被引量:28
- 2019年
- VOCs(volatile organic compounds,挥发性有机物)作为臭氧和二次有机气溶胶的关键前体物,已成为工业行业重点控制的大气污染物.源头控制作为工业源VOCs污染防治的重要手段,近5年来得到了快速发展.选取家具制造业、汽车制造业和包装印刷业作为代表性溶剂使用行业,逐生产工序检测、分析溶剂使用企业在使用传统溶剂型溶剂和新型水性溶剂时的VOCs排放特征,定量研究新型低无VOCs溶剂替代所带来的VOCs污染特征的变化规律,分析并提出溶剂使用源VOCs污染控制对策.结果表明:不同生产工序所排放VOCs的浓度及其各物种贡献率均存在差异,使用新型水性溶剂时,酯类和烷烃为首要VOCs物种,ρ(VOCs)集中在8.77~40.21mg/m^3之间;使用传统溶剂型溶剂时,苯系物和酯类为首要VOCs物种,ρ(VOCs)分布在27.08~2418.47mg/m^3之间,ρ(VOCs)为使用新型水性溶剂的2.78~50.00倍(以平均质量浓度计),醇类、苯系物、烯烃、酮类、酯类和烷烃的质量浓度分别为使用新型水性溶剂的75.47、19.43、18.27、5.74、5.35和1.20倍.研究显示,源头控制通常需升级配套的生产工艺及设备,但相较于末端控制和过程控制更易管控;水性溶剂替代作为现阶段溶剂使用行业源头控制的主要手段,可有效降低各排污节点的VOCs排放浓度,实现VOCs减排;同时,苯系物和烯烃排放浓度及其排放总量的削减,可降低排放废气的反应活性,从而减少溶剂使用行业二次污染物的生成量.
- 王迪赵文娟张玮琦党鸿雁张新民
- 关键词:VOCS
- 红色预警期间北京市PM_(2.5)浓度特征及应急措施效果评估被引量:4
- 2017年
- 综合利用监测数据并结合数值模型,分析了2015年北京市第2次空气重污染红色预警期间PM_(2.5)浓度变化特征并初步评估了减排措施对PM_(2.5)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污染初期北京市南部地区PM_(2.5)浓度明显偏高,且PM_(2.5)极端高值往往出现在北京南部站点.污染输送阶段,北京市PM_(2.5)小时浓度在短时内呈爆发式增长,浓度积累速率可达5~10μg·m^(-3)·h^(-1).污染缓解阶段,偏北风作用,空气质量转好.预警期间北京市空气质量南北差异较大.应急措施实施后,北京市PM_(2.5)环境浓度下降约20%~25%.PM_(2.5)累积速率呈现出交通站>城区站>背景站的特征,与重污染日平均值相比交通站下降幅度最大,表明减排措施在交通站更加显著.气象条件对重污染的形成和结束起着决定性作用,为了更好的做好空气质量预警预报工作,应加强对小尺度天气系统的研究,同时关注不同方位PM_(2.5)浓度峰值及重污染持续时间的变化,形成北京市分区预报预警的经验.
- 李涛程兵芬陈云波高尚银谢晓明党鸿雁王继康张凯
- 关键词:重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