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余美

作品数:4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中山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期刊文章
  • 2篇会议论文

领域

  • 4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4篇EBPR
  • 4篇除磷
  • 3篇絮状污泥
  • 3篇污泥
  • 3篇硫循环
  • 3篇颗粒污泥
  • 3篇S-
  • 2篇生物除磷
  • 1篇酸根
  • 1篇投加量
  • 1篇脱氮
  • 1篇脱氮除磷
  • 1篇脱氮除磷效果
  • 1篇硝酸
  • 1篇硝酸根
  • 1篇除磷技术
  • 1篇除磷效果
  • 1篇除磷效能

机构

  • 4篇中山大学
  • 2篇广州大学
  • 2篇深圳市下坪固...

作者

  • 4篇余美
  • 2篇孟了
  • 2篇吕慧
  • 2篇赵晴
  • 1篇程娜
  • 1篇邱林清

传媒

  • 1篇水处理技术
  • 1篇环境工程学报
  • 1篇2015年中...
  • 1篇2015年中...

年份

  • 2篇2016
  • 2篇2015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DS-EBPR颗粒污泥和絮状污泥除磷效能研究
为推广SANI工艺在沿海地区的应用,同时磷作为水体富营养化的敏感元素,必须提高工艺除磷效率。为提高反应器的稳定性,同时对硫循环协同反硝化生物除磷(DS—EBPR)颗粒污泥和絮体污泥的脱氮除磷效果以及物质转化规律进行对比研...
余美李云历吕慧
关键词:除磷技术颗粒污泥脱氮除磷效果
文献传递
DS-EBPR颗粒污泥和絮状污泥除磷效能被引量:1
2016年
为提高反应器的稳定性,同时对硫循环协同反硝化生物除磷(DS-EBPR)颗粒污泥和絮体污泥的脱氮除磷效果以及物质转化规律进行对比研究,实验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分别培养DS-EBPR絮体污泥和颗粒污泥。结果表明:GSBR(颗粒污泥SBR)乙酸根平均去除率和磷平均去除率均高于FSBR(絮体污泥SBR);且GSBR中PHA(聚羟基脂肪酸)的作用机制相比于FSBR明显优于glycogen(糖原),表明GSBR具有更好的功能微生物富集作用;反应器运行过程中poly-S(聚硫颗粒)储存形式的转变表明DS-EBPR系统中poly-S的转化形式并不是根据反应阶段固定的,而是根据系统能量供需状态变化的,且对比硫循环转化效果显示GSBR的能量利用效率高于FSBR。
余美李云历赵晴吕慧孟了
关键词:颗粒污泥
碳硫比和硝酸根投加量对DS-EBPR工艺的影响研究被引量:2
2016年
为获得适宜的硫循环协同反硝化生物除磷工艺(DS-EBPR)运行条件,采用批次实验研究了进水m(C)/m(S)和NO_3^--N投加量对DS-EBPR的影响,同时对工艺代谢机理进行初步研究。结果表明,m(C)/m(S)为150/200时有最大吸磷速度2.4 mg/(g·h),而PHA的储存和消耗速度却最低,同时poly-S的储存和消耗速度却最大。DS-EBPR释磷段和吸磷段的反应进行能量平衡分析,说明poly-S在DS-EBPR工艺运行中可作为潜在的能量来源。poly-S在吸磷段可调节NO_3^--N的反硝化作用,可减少NO_3^--N对下一周期释磷段的影响,以达到良好的释磷效果。DS-EBPR工艺的反应机理明显不同于传统的EBPR工艺。
赵晴余美程娜邱林清孟了吕慧
DS-EBPR颗粒污泥和絮状污泥除磷效能研究
为提高反应器的稳定性,同时对硫循环协同反硝化生物除磷(DS-EBPR)颗粒污泥和絮体污泥的脱氮除磷效果以及物质转化规律进行对比研究,实验采用序批式活性污泥反应器(SBR)培养DS-EBPR絮体污泥,并进行DS-EBPR颗...
余美李云历吕慧
文献传递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