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玉林

作品数:22 被引量:60H指数:6
供职机构:广州海洋地质调查局更多>>
发文基金:中国地质调查局地质调查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文化科学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13篇期刊文章
  • 9篇专利

领域

  • 10篇天文地球
  • 4篇石油与天然气...
  • 2篇文化科学
  • 1篇经济管理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主题

  • 10篇水合物
  • 10篇盆地
  • 8篇天然气水合物
  • 8篇气水
  • 8篇气水合物
  • 5篇东南
  • 5篇琼东南盆地
  • 5篇成藏
  • 4篇地震
  • 4篇测井
  • 3篇地震反射
  • 3篇地震反射特征
  • 3篇地质
  • 3篇神狐海域
  • 3篇水合物成藏
  • 3篇南海北部
  • 3篇井数据
  • 3篇海域
  • 3篇测井数据
  • 3篇存储介质

机构

  • 22篇广州海洋地质...
  • 6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3篇中国地质大学...
  • 2篇中国科学院
  • 2篇南方海洋科学...
  • 2篇中海石油(中...
  • 1篇国家海洋局第...
  • 1篇教育部
  • 1篇中国石化

作者

  • 22篇何玉林
  • 8篇梁金强
  • 7篇匡增桂
  • 6篇于兴河
  • 4篇石万忠
  • 4篇付超
  • 3篇王任
  • 3篇陆敬安
  • 3篇金丽娜
  • 3篇张伟
  • 2篇龚跃华
  • 2篇李胜利
  • 2篇冯俊熙
  • 2篇孙乐
  • 2篇任金锋
  • 2篇董亦思
  • 1篇林霖
  • 1篇梁劲
  • 1篇李胜利
  • 1篇于彦江

传媒

  • 2篇石油地球物理...
  • 1篇现代地质
  • 1篇中国地质
  • 1篇石油学报
  • 1篇海洋地质与第...
  • 1篇沉积学报
  • 1篇地质科技情报
  • 1篇海洋地质
  • 1篇南海地质研究
  • 1篇古地理学报
  • 1篇中国海上油气
  • 1篇地球科学

年份

  • 5篇2024
  • 3篇2023
  • 1篇2022
  • 2篇2021
  • 4篇2019
  • 2篇2018
  • 4篇2017
  • 1篇2016
22 条 记 录,以下是 1-10
排序方式:
北康盆地第四纪块体搬运沉积地震反射特征及成因机制被引量:7
2018年
北康盆地陆坡区地震资料显示,自第四纪以来广泛发育深水块体搬运沉积,面积约占盆地面积50%以上。为了更加精细地了解该区块体搬运沉积的地震反射特征、分布期次、规模及其成因机制,共选取30条二维高分辨率地震剖面,采用精细解释的方法,对研究区内的块体搬运沉积体的外部形态和内部结构进行了识别和刻画;同时结合北康盆地地质背景和地震反射特征,讨论了自第四纪以来块体搬运沉积广泛发育的原因。结果表明,自第四纪以来,北康盆地共发育了6次大规模块体搬运沉积,识别出3种典型外部形态和6种内部结构单元;研究区第四纪块体搬运沉积体系的广泛发育主要由陆坡坡度、沉积速率、海平面变化及水合物分解和运移4个因素控制,其中海平面变化与水合物分解和运移起关键触发作用。
何玉林匡增桂徐梦婕
关键词:北康盆地第四纪地震反射特征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峡谷层序结构差异与控制因素被引量:4
2018年
南海北部陆坡神狐海域峡谷作为我国水合物首次试采区,其沉积层序特征控制和影响着富含水合物沉积体的展布。海域峡谷区沉积作用复杂,影响因素较多,对比难度较大一直是全球深海沉积研究的难题之一。研究采用井震综合分析的方法识别出层序界面,并结合峡谷侵蚀—充填过程,刻画出不同级次的层序界面在空间上的展布。研究划分出6个四级层序,但是各层序内部同相轴发育特征不同:层序Ⅲ和层序Ⅳ的底界可见明显的下切谷和峡谷定向迁移现象,层序Ⅴ和层序Ⅵ层序可见明显的同相轴错断现象。依据层序结构样式存在的差异,将研究区层序类型分成物源驱动型层序和沉降驱动型层序。然后统计层序Ⅰ—Ⅳ内部的沉积参数,根据陆坡滨岸线的演化过程将物源驱动型层序和沉降驱动型层序进行体系域划分。最后将两种类型的层序进行解剖并提出对应的演化模式:物源驱动型层序可以再划分成3个体系域,即低位域、海侵域和高位域,整体物源供给较充足,沟谷侵蚀现象明显,陆坡滨岸线多呈上超结构;沉降驱动型层序划分成4个体系域,即低位域、海侵域、高位域和海退域,其中海退体系域为最大海泛面和峡谷侵蚀面间的规则前积体,层序发育过程伴随断裂沉降,陆坡滨岸线多呈S型结构。
付超于兴河何玉林梁金强匡增桂董亦思金丽娜
关键词:神狐海域
南海北部神狐海域不同类型水道及其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差异被引量:5
2017年
2007年和2015年,我国在南海北部神狐海域的水合物钻探结果揭示,水合物在赋存空间上表现为不均匀性。该区域发育多种类型的深水水道,基于水道特征开展不同类型水道的描述,并分析其对水合物成藏差异性的影响,将对该区域水合物的勘探和后续开采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地震剖面的综合解释和井震心综合分析,对神狐海域的水道类型进行了划分,探讨了水合物成藏的差异。结果表明,研究区的水道可划分为"V"型、迁移"V"型、"U"型和碟型等4种类型,不同类型水道的水合物赋存特征各异。"V"型和迁移"V"型水道的水合物主要富集在峡谷壁垮塌沉积中,但富存程度较低;"U"型水道的水合物主要富集在谷底沉积和两侧天然堤中;碟型水道的水合物主要富集在水道末端朵体及越岸扇体中。综合解释认为,沉积速率和水流侵蚀速率是造成神狐海域不同类型水道中水合物成藏差异的主要因素。
付超于兴河梁金强何玉林匡增桂金丽娜
关键词:浊积水道天然气水合物神狐海域
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主控因素及模式被引量:9
2021年
通过综合解释琼东南盆地深水区的最新钻井、测井和地震资料,结合盆地数值模拟分析,对研究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主控因素开展了研究,建立了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天然气水合物的成藏模式。结果表明,气源岩、输导体系、稳定域、块体搬运沉积体系(MTDs)以及储集层的岩性差异是控制天然气水合物形成和富集的重要因素。琼东南盆地古近系烃源岩和浅层有机质可提供充足的气源,由底辟构造、气烟囱以及断层共同组合形成的网络输导体系控制了烃类气体的运移、聚集和天然气水合物的形成,粗粒沉积物和稳定域内的MTDs可为天然气水合物的富集和成藏创造有利储层条件和盖层条件。综合分析认为,气源通道和MTDs是控制高含气饱和度天然气水合物矿藏形成的最为关键的因素;深部构造和MTDs较为发育且靠近生烃凹陷的区域是高含气饱和度天然气水合物聚集的有利地区。
徐立涛何玉林何玉林石万忠王任梁金强张伟王任
关键词:琼东南盆地深水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条件成藏模式
断层最大可承受气柱高度确定方法、装置、设备、介质
本申请提供一种断层最大可承受气柱高度确定方法、装置、设备、介质,其中,方法包括:获取水合物聚集区断层在不同深度处对应的垂向主应力、水平最大主应力和水平最小主应力;水合物聚集区为浅层未固结渗漏型水合物聚集区;根据水合物聚集...
任金锋李廷微徐梦婕王笑雪何玉林梁劲
琼东南盆地砂岩侵入体成因及其对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影响
2023年
目前对有关砂岩侵入体在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系统中的作用的研究较少。中国南海海域同时具备形成砂岩侵入体和天然气水合物藏的地质条件,但侵入体对天然气运移及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作用值得进一步探讨。为此,基于研究区地震资料并结合前人研究成果,精细刻画了琼东南盆地砂岩侵入体的地质特征,结合地质背景确定了砂岩侵入体的成因机制,从而确立砂岩侵入体的演化模式,并总结砂岩侵入体对天然气运移和水合物成藏的作用。结果表明:①琼东南盆地陵南低凸起发育多个大型砂岩侵入体,它们主要位于黄流组顶部,两翼斜向上伸入莺歌海组,个别规模较小的侵入体整体处于莺歌海组底部地层。砂岩侵入体在地震剖面上呈U型或宽V型强振幅反射,横向展布范围为3~5 km,竖直高度约为350~750 m,平面形态为圆形或椭圆形,具有环形特征。②中新世中期沉积供源砂体,中新世晚期沉积泥质低渗盖层,同时为梅山组砂体超压提供条件,上新世时期形成多边形断层,梅山组砂体由于欠压实未固结,液化后受火山活动扰动发生流化侵入。砂岩侵入体的各触发机制在时空上相互匹配,具备良好的砂岩侵入体形成条件。③砂岩侵入体可作为甲烷气由深部到浅层的接力运移通道,大量深部热解气经过深部的底辟和裂缝之后,可以通过砂岩侵入体运移到浅层稳定域中形成水合物藏,对水合物勘探、开发具有重要意义。
黄进王任王任任金锋石万忠何玉林
关键词:触发机制超压天然气水合物琼东南盆地
琼东南盆地莺歌海组重力流沉积演化过程被引量:8
2017年
琼东南盆地是我国重要的油气富集区和水合物前景区,研究其深水沉积体系的展布和演化过程对于油气和水合物勘探具有重要意义。利用高精度三维地震资料,对琼东南甘泉凸起西部陆坡沉积体系进行研究。通过地震相识别的方法,分析了该地区浊积水道和滑塌体两种不同成因沉积体的沉积特征:浊积水道受底流作用影响,和陆坡走向平行,发育有不对称的天然堤;通过地震剖面的精细解释,在水道上部和下部发育两套滑塌体:下部滑塌体为正常滑塌体,由多期的滑塌过程组成,滑塌体叠置现象明显;上部为水道注入型滑塌体,由于外部流体的注入,使水体的密度和黏度下降,故滑塌范围较广,成层性明显。通过均方根属性切片与沉积模式重建的方法,将其沉积过程分成三期:即滑塌、侵蚀和再滑塌并受底流改造三个阶段。
付超于兴河金丽娜董亦思单新何玉林
关键词:滑塌浊积水道琼东南盆地
北康盆地泥底辟及滑动-逆冲构造特征及其对天然气水合物运聚成藏的影响
2016年
泥底辟及滑动-逆冲构造是控制北康盆地天然气水合物成藏的重要浅层构造。泥底辟主要分布于研究区北部和南部,且构造特征有所不同。其中南部泥底辟常与滑动-逆冲构造相伴生,部分泥底辟刺穿至海底形成泥火山,在海底形成多个丘状体。泥底辟和滑动-逆冲构造的存在会对天然气水合物的运聚成藏产生很大影响,首先两种构造可以为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提供良好的运移条件,其次与两种构造伴生的裂隙还可以成为有利的天然气水合物储层,同时泥底辟(泥火山)的存在会在一定范围内改变天然气水合物稳定带的温压条件。最终笔者总结/.北康盆地南部泥底辟及滑动-逆冲构造共同控制的天然气水合物成藏模式。
徐梦婕匡增桂何玉林林霖尚久靖
关键词:北康盆地天然气水合物泥底辟
一种水平井产出剖面测试和堵水方法和装置
本发明涉及石油天然气开发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水平井产出剖面测试和堵水方法和装置,其能够对裸眼封隔器滑套分段压裂水平井进行产出剖面测试和找堵水作业;包括测试和堵水管柱以及完井管柱,测试和堵水管柱包括第一油管、安全接头...
秦绪文申凯翔寇贝贝卢秋平史浩贤李博陈静何玉林余晗
一种砂体含气饱和度的估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砂体含气饱和度的估算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方法包括:获取目标砂体的目标应力;获取目标砂体中沉积物的抗拉强度;获取目标砂体中的孔隙水压力;根据目标应力、抗拉强度以及孔隙水压力计算出目标砂体的气相压力与...
邓炜梁金强匡增桂张伟陆敬安谢莹峰何玉林龚跃华孟苗苗冯俊熙
共3页<123>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