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薇

作品数:2 被引量:13H指数:2
供职机构:广东省人民医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医学科学技术研究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主题

  • 2篇细胞
  • 1篇人脐
  • 1篇人脐静脉
  • 1篇人脐静脉内皮...
  • 1篇牛颈静脉
  • 1篇脐静脉内皮
  • 1篇脐静脉内皮细...
  • 1篇人骨髓
  • 1篇人骨髓间充质...
  • 1篇脱细胞
  • 1篇脱细胞支架
  • 1篇细胞支架
  • 1篇细胞种植
  • 1篇内皮
  • 1篇内皮细胞
  • 1篇颈静脉
  • 1篇静脉
  • 1篇静脉内
  • 1篇静脉内皮
  • 1篇静脉内皮细胞

机构

  • 2篇广东省人民医...

作者

  • 2篇陆军
  • 2篇陈欣欣
  • 2篇黄薇
  • 1篇张镜方

传媒

  • 1篇中山大学学报...
  • 1篇中国组织工程...

年份

  • 2篇2008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非接触共培养法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内皮细胞的分化被引量:6
2008年
背景:最近研究表明将乳鼠心肌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非接触共培养后,可成功将骨髓间充质干细胞诱导分化为心肌细胞。目的:尝试通过非接触共培养方式,利用人脐静脉内皮细胞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设计、时间及地点:细胞组织工程学体外实验,于2007-01/07在广东省人民医院医学研究中心完成。材料:骨髓标本来源于11例无血液系统疾病的先天性心脏病患儿,征得家属同意后在心脏矫治手术中从胸骨柄穿刺获取少量骨髓用于实验。足月顺产健康新生儿脐带由中山大学附属一院产科协助取得。新鲜牛颈静脉由广东大沥菜牛屠宰厂提供。方法:取骨髓标本,以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纯化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并在体外扩增培养;以酶消化法自新生儿脐带获取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采用具有半透膜的细胞培养池结合6孔板的方式进行非接触共培养诱导,将人脐静脉内皮细胞铺于培养池内,第3代骨髓间充质干细胞以1×105/孔铺在培养池外的6孔板内,两种细胞的初始比例为1:5,加入含体积分数为0.1胎牛血清的低糖DMEM培养液,培养14d。以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和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共培养作为对照组。诱导后的内皮样细胞扩增培养,种植在脱细胞牛颈静脉血管支架上。主要观察指标:诱导后细胞形态变化,免疫细胞化学染色检测诱导后内皮样细胞表面相关抗原,扫描电镜观察内皮样细胞在血管支架上的生长黏附情况。结果:诱导后的内皮样细胞形态均一,呈铺路石状排列,扩增迅速,表达内皮细胞特有的表面标志CD31和vWF,阳性率均>99%,可以在脱细胞牛颈静脉血管支架表面形成连续的单细胞层。结论:非接触共培养方式下,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可成功诱导人骨髓间充质干细胞向内皮细胞分化,并能够在脱细胞牛静脉血管支架上黏附生长。
陆军黄薇陈欣欣
关键词: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内皮细胞
TritonX-100法制备牛颈静脉脱细胞血管支架被引量:7
2008年
【目的】研究经TritonX-100脱细胞处理的牛颈静脉的组织结构和生物力学特性以及作为组织工程血管支架的可能性。【方法】获取10条新鲜带瓣牛颈静脉,随机分为两组,新鲜对照组(n=5)和脱细胞实验组(n=5),脱细胞组血管使用2.5mL/LTritonX-100等进行脱细胞处理48h,病理切片染色和扫描电镜观察血管壁和瓣膜自身细胞的脱除情况和细胞外基质变化情况;生物力学性能检测血管组织强度变化;体外人内皮种子细胞种植以了解脱细胞支架的生物相容性。【结果】脱细胞处理后,管壁和瓣膜的自身细胞完全脱除而弹力纤维和胶原纤维无明显改变;与新鲜牛颈静脉相比,脱细胞血管的拉伸强度[(16.5±2.61)MPavs(15.5±3.1)MPa;P>0.05]和最大持线力[(7.9±0.9)Nvs(7.0±1.1)N;P>0.05]无明显改变,在100mmHg液压下脱细胞血管无异常扩张;内皮种子细胞在脱细胞血管支架上生长黏附良好。【结论】TritonX-100法对新鲜牛颈静脉进行脱细胞处理效果良好,脱细胞牛颈静脉可作为细胞种植的血管支架使用。
陆军张镜方陈欣欣黄薇
关键词:牛颈静脉脱细胞支架细胞种植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