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绍明

作品数:7 被引量:2H指数:1
供职机构:玉溪矿业有限公司更多>>
相关领域:矿业工程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3篇专利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2篇矿业工程

主题

  • 3篇井下
  • 3篇成矿
  • 2篇压入式
  • 2篇找矿
  • 2篇找矿标志
  • 2篇通风
  • 2篇通风系统
  • 2篇铜矿
  • 2篇温箱
  • 2篇局部通风
  • 2篇控矿
  • 2篇控矿因素
  • 2篇矿床
  • 2篇风箱
  • 2篇成矿规律
  • 2篇出水
  • 2篇出水口
  • 1篇地下矿
  • 1篇地下矿山
  • 1篇地质

机构

  • 7篇玉溪矿业有限...

作者

  • 7篇黄绍明
  • 1篇季现伟
  • 1篇王晶

传媒

  • 2篇现代矿业
  • 1篇金属矿山
  • 1篇云南冶金

年份

  • 3篇2024
  • 2篇2021
  • 1篇2019
  • 1篇2013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井下局部通风降温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局部通风降温装置,包括压入式风机、铁皮风箱、降温箱;所述压入式风机与铁皮风箱连接;降温箱内螺旋设置有冷却管,冷却管一端连接进水管,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阀,冷却管另一端连接连通管,连通管穿过铁皮风箱侧壁延...
黄绍明谢元宁李运乐孙忠福黄冲红王超
文献传递
网路降阻与风机调节相结合管理井下通风系统被引量:2
2013年
目前大红山铜矿井下生产范围大,巷道与作业点较多,开拓工程不断向深部延伸,通风系统网路结构、总风阻、风机工况点较初期都发生了变化,导致出现风机运行效率低,通风效果不佳等问题。为此,提出网路降阻与风机调节相结合的方法管理通风系统。在采取相关措施降低整个矿井总风阻的同时,结合总风阻对现有风机工况点进行调节,明显改善了井下的微气候条件,并保证了风机高效经济运行,减少了总装机容量,同时也为矿山企业创造了巨大的经济效益。
黄绍明季现伟王晶
关键词:矿井通风通风效果
井下局部通风降温装置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井下局部通风降温装置,包括压入式风机、铁皮风箱、降温箱;所述压入式风机与铁皮风箱连接;降温箱内螺旋设置有冷却管,冷却管一端连接进水管,进水管上设置有进水阀,冷却管另一端连接连通管,连通管穿过铁皮风箱侧壁延...
黄绍明谢元宁李运乐孙忠福黄冲红王超
文献传递
云南新平米底莫铁铜矿成矿机理及找矿标志
2024年
米底莫铁铜矿床位于红河断裂与绿汁江断裂的三角区域,是不同时期构造-岩浆运动和变质作用的产物。为探索米底莫铁铜矿床成矿规律,在总结区域成矿背景、矿床地质特征的基础上,对矿化规律及控矿因素进行分析总结。研究表明:矿区出露早元古代大红山群,上覆晚三叠统盖层,总体为浅—中等变质的钠质火山岩系,其中大红山群曼岗河组是主要的含矿层位;矿区继承了区域构造-岩浆特征,火山喷发中心为火山气液、后期热液叠加部分,火山岩厚度自喷发中心往外逐渐减小,矿床富集程度也随之降低;区内大红山群岩系经受了浅—中等程度的区域变质作用,变质矿物主要为角闪石、绿帘石、铁铅榴石、黑云母等,并伴随着硅化、绢云母化、电气石化、钠长石化等围岩蚀变;矿床具有严格的成矿专属性,并受控于火山活动中心、火山喷发-沉积旋回及地质构造,邻近的火山机构及相似的地层岩性和近矿围岩蚀变可作为有力的找矿标志。
黄绍明
关键词:铁铜矿成矿规律控矿因素找矿标志
一种地下矿山通风系统进风风源降温系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下矿山通风系统进风风源降温系统,涉及地下矿山进风系统领域。本实用新型包括设置在进风系统进风端顶壁且与主水管连通的实时喷头,沿着所述进风系统的风流方向每个出风通道处顶壁均设置有间歇式喷头,所述进风端下...
黄绍明谢元宁孙忠福施学林方有明
文献传递
云南新平佐思孔铅锌矿矿床不整合面成矿作用
2024年
佐思孔铅锌矿是位于康滇地轴、扬子准地台西缘的多金属矿床,该区区域构造运动强烈、岩浆活动频繁、构造行迹复杂,与“大红山式”铁、铜矿形成具有一定成因联系,具有火山喷流-沉积相带边缘相特征。受区域多期次构造运动的影响,“大红山式”红山组、曼岗河组第三岩性段剥蚀殆尽,并形成三叠系不整合面。不整合面角砾岩主要为含绢云母、白云母石英砂质细砾岩及砾质粗粒岩屑砂岩,铁富集主要以褐铁矿形式出现。
黄绍明
关键词:铅锌矿床不整合面成矿作用
云南元江红龙厂铜矿成矿规律及找矿标志
2024年
红龙厂铜矿是元江铜矿区的重要金属矿床之一,大地构造位置在川滇台背斜的红河深大断裂北东侧。基于以往的研究成果,结合矿区近年勘查研究新进展,通过梳理区域成矿背景、矿区地质特征,在矿床成矿规律方面取得新认识。研究表明:区域昆阳群变质岩系及复杂的构造格局提供了极为有利的成矿背景条件;红龙厂铜矿具有严格的层控性,矿体主要赋存于落雪组二段乳白色白云岩或上覆青灰色白云岩底部;矿区青扬大断裂的次级褶皱及次级断层控制着地层和矿(化)的分布,为成矿提供了热动力条件和赋存空间;矿床主要形成于氧化-还原环境中,矿质主要积聚于弱还原环境的低洼地带,属于典型的沉积-变质-改造层状铜矿床;矿区赋矿层位、构造活动强烈部位等可作为重要的找矿标志,下一步应加强对F3断层下盘及主矿体北东段深边部的地质找矿工作。
黄绍明
关键词:铜矿矿床地质特征控矿因素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