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黄立华

作品数:3 被引量:11H指数:3
供职机构:中南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粉末冶金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化学工程冶金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化学工程
  • 1篇冶金工程

主题

  • 2篇转鼓
  • 1篇低速
  • 1篇双组元
  • 1篇斑图

机构

  • 3篇中南大学

作者

  • 3篇欧阳鸿武
  • 3篇黄誓成
  • 3篇王琼
  • 3篇黄立华
  • 2篇刘卓民
  • 2篇程亮
  • 1篇张新
  • 1篇娄明

传媒

  • 3篇粉末冶金材料...

年份

  • 1篇2014
  • 2篇2013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转鼓中双组元颗粒混合物形成斑图的模式和机制被引量:3
2014年
双组元颗粒混合物在薄转鼓中形成花瓣斑图的物理现象引起了学术界的关注,实验研究和理论分析已逐渐揭示出花瓣形成过程的复杂行为。本研究受波破裂模型的启发,通过开展一系列双组元颗粒混合物在转鼓中形成花瓣斑图的实验研究,得出如下结论:1)颗粒混合物在流动层中的混合—分聚竞争及与之相伴的波破裂行为是斑图形成过程的重要动态平衡特征,提出的"双重波破裂模式"可描述前半花瓣和后半花瓣形成过程的不同动力学特征;2)颗粒沉积结构对流动状态具有记忆效应并作为来流的初始条件在循环运动中起到正反馈作用,强化了花瓣结构的周期性演化过程。花瓣斑图的形成机制可简要地归结为:自发分聚,耦合强化;3)在形成规则花瓣斑图的转速范围内,花瓣数量随转鼓转速提高而减少,而与转鼓尺寸及不同组元颗粒物性间的复杂关系仍有待深入研究。
欧阳鸿武黄立华王琼黄誓成娄明
关键词:转鼓斑图
低速转鼓中颗粒流态的滞后转变行为被引量:5
2013年
颗粒材料在低速转鼓中的流动呈现间歇坍塌和连续流动2种流态,当转速提高至临界转速+或降低至时颗粒流态将发生转变,Δ=(+)>0,即存在流态转变的滞后行为。自发现这一现象20多年来,对流态滞后转变机理的探索已成为一个研究热点。本文选取2种不同物性颗粒材料开展低速转鼓中流动状态转变的实验研究,结果显示:当转鼓转速在+和之间时,颗粒的间歇坍塌和连续流动2种流态可以共存。由于颗粒堆积结构对间歇坍塌与连续流动不同运动过程(状态)的记忆效应,流态之间的转变因颗粒结构驰豫特性而表现出滞后行为。
欧阳鸿武黄立华程亮黄誓成王琼刘卓民张新
关键词:转鼓
瓶颈中颗粒流动的堵塞行为被引量:4
2013年
颗粒物质流经瓶颈时难以预知的堵塞现象是1个古老且令人困惑的难题。本文选取3种球形颗粒,统计分析颗粒流出小于临界开口尺寸锥形瓶颈的颗粒数,探讨堵塞转变的概率分布特征和物理机制。结果显示:(1)堵塞前流出瓶颈的颗粒数概率分布存在1个峰值,峰值前概率呈幂函数增长,峰值后概率为指数衰减;(2)颗粒的密度、弹性系数及表面摩擦等因素影响颗粒间的接触时间、堵塞结构稳定性和堵塞概率分布。当瓶颈开口尺寸低于临界尺寸,且颗粒流态由稀疏流转变为密集流后,堵塞转变必将发生。
欧阳鸿武程亮黄立华黄誓成王琼刘卓民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