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靳俊芳

作品数:3 被引量:36H指数:3
供职机构: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农业科学历史地理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天文地球
  • 1篇农业科学
  • 1篇历史地理

主题

  • 3篇汉江上游
  • 2篇降水
  • 1篇灾害
  • 1篇突变
  • 1篇突变检验
  • 1篇小波
  • 1篇小波分析
  • 1篇空间插值
  • 1篇涝灾
  • 1篇极端降水
  • 1篇降水量
  • 1篇降水量变化
  • 1篇和文
  • 1篇洪涝
  • 1篇洪涝灾害
  • 1篇洪水事件
  • 1篇北宋
  • 1篇北宋时期

机构

  • 3篇陕西师范大学

作者

  • 3篇殷淑燕
  • 3篇靳俊芳
  • 1篇任利利
  • 1篇庞奖励
  • 1篇王学佳

传媒

  • 1篇干旱区研究
  • 1篇中国农业气象
  • 1篇山地学报

年份

  • 1篇2016
  • 2篇2014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近60a来汉江上游极端降水变化研究——以安康地区为例被引量:15
2014年
基于安康地区近60 a的逐日降水和历年最大洪峰流量资料,采用Mann-Kendall检验、百分位阈值、滑动平均、相关性分析以及趋势分析方法,并结合世界气象组织(WMO)提供的降水指数,对安康地区1953—2011年极端降水的时序特征、突变特点以及降水与洪涝灾害的相关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近60 a来,安康地区年最大日降水量、极端降水日数、极端降水量以及极端降水强度都呈波动上升趋势。其中,年最大日降水量在1974年发生了增多突变,1983年达到显著增多水平;极端降水日数在2002年发生了增多突变,2011年达到显著增多水平;极端降水量和极端降水强度在1997年之后一直呈上升趋势,但没有发生突变现象。1997年后,尤其是进入21世纪以来,安康地区极端降水日数、极端降水量、极端降水强度明显上升,在总降水量减少的情况下,降水时间分布更加不均匀,降水集中度增加,极端降水事件增多。因此,必需高度重视汉江上游安康地区潜在的洪涝灾害,增强应对和抵御灾害的能力,确保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和南水北调工程的顺利实施。
靳俊芳殷淑燕庞奖励
关键词:极端降水洪涝灾害汉江上游
汉江上游北宋时期洪水事件的沉积记录和文献记录对比被引量:4
2016年
根据汉江上游洪水事件的地质沉积记录和历史文献记载,统计分析了北宋时期汉江上游地区的洪水发生频率及其影响,并对该历史时期气候变化进行分析。通过对汉江上游安康东段立石村(LSC)剖面、郧县西段五峰段李家咀(LJZ)剖面、郧县西段尚家河(SJH)剖面的洪水沉积剖面分析,判定在950—1050 A.D.的北宋时期汉江上游地区确有特大古洪水事件的地质沉积记录。根据历史文献资料的搜集和整理,说明北宋时期确实为洪水灾害频发时期。对洪水灾害的气候背景分析表明:在950—1050 A.D.间气候发生恶化转折,气候状态不稳定,降水变率增大,导致了汉江上游的特大洪水事件的发生。
靳俊芳殷淑燕王学佳
关键词:洪水事件北宋时期汉江上游
1960-2011年汉江上游降水量变化特征和区域差异被引量:18
2014年
依据1960-2011年汉江上游31个气象站数据,采用线性回归分析方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空间插值法及Matlab软件小波分析法对汉江上游地区降水时空变化特征以及区域内4个典型亚区(汉中、安康、商州和十堰)间的差异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汉江上游地区的年降水量呈南多北少分布特点,且汉中最大,商州最小;各亚区间差异趋于减小。受季风气候与地貌形态等综合因素的影响,春、冬季降水量呈东南多、西北少的分布特点,夏、秋季降水量呈西南多、东北少的特点;且各区域内部也略有不同。(2)全区与各区年降水量的线性变化趋势均不显著;全区春季降水量呈显著递减趋势(P<0.05),其中商州、十堰对其贡献率最大。(3)全区和各区的年降水量突变均不显著。全区春秋季,商州、十堰春季和安康秋季降水量均发生由多到少的显著突变。(4)全区和各区的年降水量及春、秋季降水量的第一主周期均为30a左右;而局部夏、冬季降水量的周期与此不一致。汉江上游降水量的变化对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正常运行有一定参考意义。
任利利殷淑燕靳俊芳
关键词:降水小波分析空间插值汉江上游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