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陈小勇

作品数:1 被引量:8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大学地球科学与工程学院内生金属矿床成矿机制研究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天文地球

主题

  • 1篇东段
  • 1篇新元古代
  • 1篇扬子陆块
  • 1篇元古代
  • 1篇造山带
  • 1篇山带
  • 1篇碎屑
  • 1篇碎屑锆石
  • 1篇锆石
  • 1篇陆块
  • 1篇华夏
  • 1篇江南造山带

机构

  • 1篇南京大学
  • 1篇江西省地矿局

作者

  • 1篇陈国华
  • 1篇舒良树
  • 1篇舒立旻
  • 1篇姚金龙
  • 1篇陈小勇

传媒

  • 1篇新疆地质

年份

  • 1篇2015
1 条 记 录,以下是 1-1
排序方式:
江南东段华夏与扬子陆块碰撞时间的研究被引量:8
2015年
江南造山带是扬子陆块和华夏陆块在新元古代的碰撞造山带,碰撞时间存在争议。通过对东段怀玉地体前南华纪岩层和南华纪盖层的沉积序列、岩石组合、碎屑锆石年代学和Hf同位素组分的研究,初步确定其碰撞时间。研究表明,怀玉地体南西侧具岛弧亲缘性,碎屑锆石测年值集中于800-900 Ma;北东缘具弧前盆地性质,碎屑锆石测年值为800-940 Ma。南华纪盖层的碎屑锆石记录了多期构造-岩浆活动信息:750-890 Ma、1 670-2 070 Ma和2 385-2 550 Ma。Hf同位素数据揭示,前南华系碎屑锆石大多呈正的εHf(t)值和中元古代晚期模式年龄,南华纪盖层碎屑锆石大多呈负的εHf(t)值,碎屑物多源自早先的火山岛弧。年代学和和Hf同位素数据揭示,扬子陆块和华夏陆块在800 Ma完成碰撞。
陈小勇陈国华舒立旻姚金龙舒良树
关键词:新元古代碎屑锆石华夏江南造山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