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寅
- 作品数:13 被引量:12H指数:2
- 供职机构:无锡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 双源双能量CT分析上尿路梗阻性积水的结石成分
- 目的:运用双源双能CT(DECT)对上尿路结石组成成分初步判断,验证其准确性,并探讨与重要临床参数的关系;方法:连续性选择212 例确诊上尿路单发结石伴梗阻性肾积水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DECT 扫描,对CT 混合能量图像...
- 朱宗明方向明钱萍艳陈寅翟晓东邹新农陈宏伟
- CT引导下的消融针及穿刺针固定器
-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CT引导下的消融针及穿刺针固定器,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底板,具有适于与人体表面固定的下表面;固定板,通过连接立柱连接在底板的上方;所述固定板上设有适于向下插入消融针或穿刺针的安置孔,安置孔的一侧具...
- 周锋盛张雨陈寅蒋骁吴鹏西
- 文献传递
- 一种医学影像X线摄片体位辅助设备以及使用方法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医学影像X线摄片体位辅助设备以及使用方法,包括底座,所述底座的底端固定有床板,所述床板的侧面固定有检测机构,所述床板的端部设置有可调节的延伸机构,所述床板的顶端对称固定有翻身辅助机构,所述可调节的延伸机构...
- 路旭东陈寅冯如赵甜陈员
- 颅内原发血管平滑肌瘤一例被引量:1
- 2012年
- 患者 男,60岁,2012年1月15日不慎在家中摔倒,左肩部着地,当即诉左肩部肿胀疼痛,呈持续性锐痛,不能缓解。来我院就诊。X线片示左锁骨骨折。住院欲行左锁骨手术固定,
- 朱宗明陈宏伟翟晓东陈寅
- 关键词:血管平滑肌瘤左锁骨骨折颅内X线片示手术固定左肩部
- 甲状旁腺增生的MSCT表现
- 目的:探讨甲状旁腺增生的多层螺旋CT(MSCT)表现,提高诊断正确率,减少漏诊。 方法 回顾性分析47 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甲状旁腺增生患者的MSCT 平扫或平扫及增强图像,并纳入实验组,对甲状旁腺增生的发生位置、形态学...
- 朱宗明丁国良方向明翟晓东陈寅陈宏伟
- 一种用于动物核磁共振成像的恒温加热垫
- 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动物核磁共振成像的恒温加热垫,包括:加热垫本体、导入管、导出管以及恒温装置。本实用新型的用于动物核磁共振成像的恒温加热垫,在动物核磁共振成像实验过程中,可稳定的保持动物的体温,大大减少了深麻状态下耗时较长...
- 陈宏伟鲍健蒋孟军陈寅汤群锋崔兴宇方向明胡晓云
- 文献传递
- 十二指肠憩室的多层螺旋CT诊断及其临床意义被引量:5
- 2011年
-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憩室的螺旋CT表现及其诊断意义。方法分析经CT诊断的46例十二指肠憩室(其中44例经临床证实),归纳憩室的影像特点及胆道、胰腺的伴发征象。结果 (1)44例十二指肠憩室共发现憩室50个,其中36例共36个为乳头旁憩室(72.0%)。4个憩室内含气体未见液体(8.0%),28个憩室内含气液平(56.0%),18个憩室内为纯液体未见气体(36.0%);(3)36例乳头旁憩室合并胆总管扩张29例(80.6%)、胆总管结石18例(50.0%)、胆囊病变30例(83.3%)、急性胰腺炎2例(5.6%)。伴发胆道疾病与无伴发胆道疾病患者的憩室最大径平均值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螺旋CT对十二指肠憩室具有较高的诊断准确性,尤其对乳头旁憩室及其伴发病变的诊断具有重要的临床指导作用。
- 李国良胡晓云陈寅翟晓东高韵周明徐吉雄邹新农方向明
- 关键词:十二指肠憩室X线断层扫描胆胰管造影术
- 双源CT在冠状动脉心肌桥诊断中的应用被引量:1
- 2009年
- 目的研究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测冠状动脉心肌桥的方法及临床价值。方法临床怀疑冠心病的300例患者行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检查,在工作站进行多平面重组、最大密度投影及曲面重组等后处理并进行分析。结果300例患者中114例(38%)有冠状动脉心肌桥存在,其中发生在前降支及其分支95例,发生在回旋支及其分支10例,发生在右冠状动脉及其分支5例,多支病变4例。结论双源CT冠状动脉成像对冠状动脉心肌桥显示率高,并能对其临床症状进行预测。
- 刘垚方向明陈寅丁国良钱萍艳吴曼莉
- 关键词:心肌桥冠状动脉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一种放射粒子穿刺植入针
- 本实用新型属于医疗机械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一种放射粒子穿刺植入针,包括针筒和平头顶针,针筒的一端为放射粒子的进口端,另一端为穿刺针头,针筒靠近所述进口端的壁面成型有球形腔体;针筒的处于球形腔体的朝向穿刺针头一侧处的壁面上还...
- 陈宏伟鲍健陈寅汤群锋崔兴宇方向明胡晓云
- 文献传递
- 多层螺旋CT肾动脉成像的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08年
-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肾动脉成像在临床应用中的价值。方法:收集49例腹部经多层螺旋CT增强扫描病例,对肾动脉进行最大密度投影(MIP)、多平面重建(MRP)、曲面重建(CPR)、容积再现(VR)获得完整的肾动脉影像。结果:正常肾动脉27例,肾动脉狭窄12例,显示副肾动脉8例,2例肾动脉钙化。结论: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及后处理技术(MIP、MPR、CPR、VR)能清晰显示肾动脉形态及其病变,可应用于内科病因诊断、外科肾脏手术、介入治疗及供肾者术前血管评价和术后复查。
- 钱萍艳陈寅吴曼琍
- 关键词:X线计算机肾动脉断层摄影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