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赵晓妮

作品数:4 被引量:46H指数:3
供职机构:西安外事学院国际合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西安社会科学规划基金陕西省教育厅科研计划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文化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4篇文化科学

主题

  • 3篇产业转型
  • 3篇产业转型升级
  • 2篇院校
  • 2篇高职
  • 2篇高职院校
  • 1篇动态调整机制
  • 1篇职业教育
  • 1篇陕西高校
  • 1篇权力
  • 1篇权力结构
  • 1篇内部治理结构
  • 1篇教育
  • 1篇高校专业
  • 1篇高等职业教育
  • 1篇高校

机构

  • 4篇西安外事学院
  • 3篇西安交通大学

作者

  • 4篇赵晓妮

传媒

  • 2篇教育与职业
  • 1篇教育探索
  • 1篇价值工程

年份

  • 1篇2020
  • 3篇2016
4 条 记 录,以下是 1-4
排序方式:
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内涵、实践迷思及变革趋向被引量:18
2016年
当前,我国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顶层制度设计"滞后,制约了高职院校内部治理能力的提升;"泛行政化"倾向严重,消解了大学精神和基本使命;内部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监督与制衡;治理结构过于封闭,陷入缺乏职责界限的治理困境。为更好地提升高职院校的内部治理能力,促进治理结构现代化,必须从整体上把握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的变革走向,做好顶层制度设计,完善大学章程;深化高职院校内部权力结构改革,建立开放式治理结构体系;建立分权制衡机制,强化对高职院校内部权力的监督与制约;培育高职院校的大学文化,发挥文化的整合效应。
赵晓妮
关键词:高职院校内部治理结构权力结构
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转型升级协同发展研究被引量:12
2016年
当前我国高等职业教育与产业转型升级对接存在人才培养定位与产业转型相背离、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接错位、课程设置滞后于产业升级的要求、人才供给与产业转型升级需求的结构性矛盾突出等问题。为此,高等职业教育必须转变观念,适时调整办学定位,主动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动态调整课程和专业结构,优化教育布局,加快产教协同育人,以实现与产业转型升级的协同发展。
赵晓妮
关键词:高等职业教育产业转型升级
高职院校专业建设的现实之囿与治理之道——基于产业转型升级视角被引量:16
2016年
我国产业结构正在经历着转型升级的深刻变革,高等职业教育应根据产业转型升级的现实需要,灵活地设置与调整专业,实现专业与产业的良性互动。然而,在当前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建设过程中,"重规模、轻内涵"的倾向较为严重,专业特色不足,面临着"同质化"竞争的发展态势;同时,政府的行政干预过强,高职院校自主权弱化,专业与产业缺乏有效衔接,高职院校专业建设陷入"内卷化"发展困境。因此,高职院校应根据产业转型升级的需求和自身的实际,积极探索专业建设的治理之道,树立与产业转型升级相适应的专业建设新理念,提升政府的"顶层设计"能力,构建社会多元合作的专业规划机制,加快建立"政府引导、学校主体、行业企业广泛参与"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提升专业与产业的协同度,构建高职院校内部专业设置与调控机制,强化社会专业评估组织的参与,构建专业化的第三方评估机制。
赵晓妮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高职院校
基于产业转型升级的陕西高校专业动态调整机制研究
2020年
产业转型升级要求高校对专业不断进行调整以适应市场对人才的需求。然而,从当前陕西省高等教育与产业转型升级对接的现状来看,还存着人才培养定位与产业转型相背离,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对接错位,课程设置滞后于产业升级的要求等方面的问题。对此,陕西高校要想实现自身发展必须主动适应产业转型升级的发展,动态调整课程和专业结构,优化教育布局,加快产教协同育人,以实现陕西高校专业设置与地方产业转型升级的协同发展。
赵晓妮
关键词:产业转型升级陕西高校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