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柳溪
- 作品数:15 被引量:22H指数:3
- 供职机构:西安热工研究院有限公司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机械工程更多>>
- 一种微细颗粒高速撞击流道壁面的反弹特性测试试验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细颗粒高速撞击流道壁面的反弹特性测试试验系统,靶材试件定位装置位于试验腔内,所述靶材试件定位装置包括固定于试验腔内的靶材试件,其中,颗粒入射系统的出口与试验腔顶部的入口相连通,抽真空系统的入口与试验腔右...
- 蔡柳溪肖俊峰高松李园园于飞龙段静瑶王峰
- 文献传递
- 一种单级压缩超临界CO2离心压缩机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单级压缩超临界CO<Sub>2</Sub>离心压缩机装置,包括机匣,进口段、叶轮、扩压器及排气蜗壳,扩压器包括第一无叶扩压器、叶片扩压器及第二无叶扩压器,叶轮位于机匣内,进口段、叶轮、第一无叶扩压器、...
- 蔡柳溪肖俊峰高松于飞龙李园园段静瑶
- 文献传递
- 猫耳气膜孔冷却性能数值模拟被引量:3
- 2018年
- 为了研究透平静叶不同位置处猫耳气膜孔的冷却性能,对7种猫耳气膜孔结构在吹风比为0.5、1.0、1.5和2.0时的冷却效率曲线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前向角大小是影响猫耳气膜孔冷却性能的关键参数;随着吹风比的增大,静叶压力面靠近前缘的气膜孔纵向平均冷却效率有降低趋势;提高前向角起始位置会使下游中心线附近冷却效率增大,但纵向平均气膜冷却效率较低。
- 于飞龙肖俊峰高松李园园段静瑶蔡柳溪上官博
- 关键词:透平静叶气膜孔气膜冷却吹风比
- 一种燃气透平静叶流道微细颗粒沉积与换热特性测试试验系统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燃气透平静叶流道微细颗粒沉积与换热特性测试试验系统,透平静叶流道装于透平叶栅试验段内,透平叶栅试验段入口与主流燃气通道出口相连通,透平叶栅试验段出口和试验尾气处理系统入口相连通。透平叶栅试验段前侧面设...
- 蔡柳溪肖俊峰高松李园园于飞龙段静瑶王峰
- 文献传递
- 一种燃气透平静叶流道微细颗粒沉积与换热特性测试试验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气透平静叶流道微细颗粒沉积与换热特性测试试验系统,透平静叶流道装于透平叶栅试验段内,透平叶栅试验段入口与主流燃气通道出口相连通,透平叶栅试验段出口和试验尾气处理系统入口相连通。透平叶栅试验段前侧面设置有...
- 蔡柳溪肖俊峰高松李园园于飞龙段静瑶王峰
- 文献传递
- 燃气透平叶片表面颗粒沉积特性数值研究进展被引量:4
- 2020年
- 污染物颗粒在燃气透平叶片表面及冷却通道内的沉积将影响透平叶片的冷却特性和安全服役寿命。国外许多研究机构对燃气透平叶片表面污染物颗粒沉积特性及其与叶片气膜冷却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持续研究。本文首次系统总结了近年来燃气透平叶片表面污染物颗粒沉积特性数值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燃气透平叶栅流道内污染物颗粒的沉积机制、颗粒沉积和脱离物理模型以及颗粒沉积与透平叶片冷却特性相互作用的数值模拟方法和研究成果。基于当前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结合作者的研究经历,指出了国内在研发先进燃气轮机透平冷却结构时应注意的问题和方向,为高效、燃料适应性更广的燃气轮机技术自主开发奠定基础。
- 蔡柳溪肖俊峰高松李园园于飞龙段静瑶王顺森
- 关键词:燃气透平气膜冷却数值模拟
- 一种应用于火电厂蒸汽管道内的颗粒捕集回收装置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应用于火电厂蒸汽管道内的颗粒捕集回收装置,弯管及蒸汽直流段沿火电厂蒸汽流通的方向依次分布,且蒸汽直流段的入口与弯管的出口相连通,导流板位于蒸汽直流段内,且导流板与蒸汽直流段之间设置有第一支撑板、第二支...
- 蔡柳溪高松肖俊峰李园园于飞龙段静瑶上官博
- 文献传递
- 三级燃气透平进口热斑迁移路径分析
- 2017年
- 采用三维非定常数值方法对不同时序位置的进口热斑在三级透平叶栅通道内运动路径和影响范围进行分析。结果表明:热斑在三级透平通道内的迁移路径较为稳定;经过三级透平流道的折转,正对通道中心和正对叶片前缘的热斑周向偏移了约38°;动叶出口处热斑以动叶通过频率沿周向摆动;热斑的周向影响范围逐渐增大。
- 李园园高松于飞龙段静瑶蔡柳溪上官博肖俊峰
- 关键词:透平热斑非定常
- 一种微细颗粒高速撞击流道壁面的反弹特性测试试验系统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细颗粒高速撞击流道壁面的反弹特性测试试验系统,靶材试件定位装置位于试验腔内,所述靶材试件定位装置包括固定于试验腔内的靶材试件,其中,颗粒入射系统的出口与试验腔顶部的入口相连通,抽真空系统的入口与试验腔右...
- 蔡柳溪肖俊峰高松李园园于飞龙段静瑶王峰
- 文献传递
- 燃气透平叶片表面颗粒沉积特性试验研究进展被引量:3
- 2019年
- 污染物颗粒在燃气轮机透平叶片表面的沉积将直接影响透平叶片的冷却特性,进而影响透平叶片的安全服役寿命。国外许多研究机构对燃气透平叶片表面污染物颗粒沉积特性及其与气膜冷却的相互作用机制进行了持续研究。本文首次总结了近年来燃气透平叶片表面污染物颗粒沉积特性的相关试验研究进展,重点介绍了燃气透平叶片表面污染物颗粒沉积的发生机制和当前知名研究机构的实验研究方法、测试技术和研究成果。基于当前研究热点和发展趋势,结合作者的研究经历,指出了国内在开展类似实验研究时应注意的问题和方向,为高效、燃料适应性更广的燃气轮机技术自主开发奠定基础。
- 肖俊峰蔡柳溪高松于飞龙段静瑶李园园王顺森
- 关键词:燃气透平气膜冷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