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艳
- 作品数:7 被引量:20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基金资助项目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外周血25(OH)D水平与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的相关性研究
- 2024年
- 目的:探究外周血25-羟维生素D[25(OH)D]水平与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RBSI)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7年3月—2021年3月本院收治的血液透析患者80例为研究对象。收集患者外周血25(OH)D水平,同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和实验室指标。按患者是否发生CRBSI将其分为感染组和非感染组。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差异,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25(OH)D水平与血液透析相关感染的关系,并利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评价其对CRBSI的预测价值。结果:80例患者中,11例发生感染(13.75%),69例未发生感染(86.25%)。与非感染组相比,感染组平均透析时间更长,Hb、Alb、K^(+)水平均明显更低(P<0.05)。感染组血清25(OH)D水平分级明显差于非感染组(P<0.05);且感染组血清25(OH)D水平显著较非感染组低(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25(OH)D缺乏是血液透析患者发生CRBSI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血清25(OH)D水平预测CRBSI发生的曲线下面积为0.809,敏感度为72.73%、特异度为85.51%,最佳临界值为<16.36μg/L。结论:25(OH)D缺乏或不足是血液透析患者的常见表现,25(OH)D缺乏是CRBSI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具一定早期预测价值。
- 甘艳
- 关键词:25-羟维生素D血液透析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肾病
- 中药大黄治疗肝病的研究进展被引量:2
- 2006年
- 甘艳郑春晓
- 关键词:传统中药大黄酸肝病蒽醌衍生物清热泻火
- 不同手术方式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和血清MMP-9、YKL-40水平的影响被引量:1
- 2024年
- 目的:对比分析软通道穿刺抽吸引流与钻孔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HICH)的疗效及对神经功能和血清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甲壳质酶蛋白40(YKL-40)水平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2年10月我院神经外科收治的80例HICH患者的临床资料,依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将实施软通道穿刺抽吸引流治疗的40例患者分为对照组,将实施钻孔内镜下微创手术治疗的40例患者分为观察组。比较两组血肿清除率,治疗前及治疗3d神经功能[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9]及纳维亚卒中量表(SSS)]、血清MMP-9、YKL-40水平的变化。结果:治疗3d,两组血肿量均显著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血肿清除率及血肿清除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d,两组NIHSS评分均下降,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SSS评分均上升,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3d,两组MMP-9、YKL-40水平均上升,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相较于软通道穿刺抽吸引流治疗,钻孔内镜下微创手术可进一步提高HICH患者血肿清除率,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及MMP-9、YKL-40水平。
- 樊才瑞章艺三甘艳
- 关键词:神经功能
- 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合并衰弱的临床特征及NT-proBNP超声心动图参数变化的临床意义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分析老年射血分数保留型心衰(HFpEF)合并衰弱的临床特征,外周血N末端B型利钠肽原(NT-proBNP)、超声心动图参数变化及临床意义。方法:选取2021年2月至2023年2月本院收治的96例HFpEF患者;入院后24h内采用Fried衰弱评估标准评估衰弱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将患者分为衰弱组(n=56)和非衰弱组(n=40);收集两组临床资料,采用单因素分析及多因素Logsitic回归分析老年HFpEF合并衰弱的危险因素。结果:衰弱组患者的年龄、NYHA分级Ⅲ/Ⅳ级比例、营养风险比例、NT-proBNP水平高于非衰弱组(P<0.05),血红蛋白(Hb)、白蛋白(ALB)水平低于非衰弱组(P<0.05)。衰弱组患者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低于非衰弱组(P<0.05),左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左室收缩末期内径(LVDS)和主动脉内径(AOD)高于非衰弱组(P<0.05);两组左房内径(LVDS)和左室后壁厚度(LVPW)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提示:高龄、NYHA分级Ⅲ/Ⅳ级、高NT-proBNP水平以及AOD增宽是老年HFpEF合并衰弱的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老年HFpEF患者衰弱患病率高,高龄、NYHA分级Ⅲ/Ⅳ级、高NT-proBNP水平以及AOD增宽是老年HFpEF合并衰弱的独立危险因素。
- 吕秋邱清勇杜兰雪曹佳陈关欢甘艳李才彬
- 关键词:老年衰弱
- 膜性肾病组织中足细胞自噬体数量、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变化及其意义被引量:10
- 2019年
- 目的观察特发性膜性肾病(IMN)和继发性膜性肾病(SMN)病灶组织中足细胞自噬体数量、自噬相关蛋白表达变化,探讨足细胞自噬与膜性肾病的关系。方法收集92例IMN患者(IMN组)、22例SMN患者(SMN组)的病肾组织标本,及30例因外伤、输尿管肿瘤等其他原因行肾切除手术者(对照组)的正常肾组织标本。观察各组肾组织病理变化、足细胞结构,计算足细胞自噬体数量;分析足细胞自噬体数量与膜性肾病临床病理参数的关系;采用Western blotting法检测各组肾组织中的自噬蛋白Beclin-1、微管相关蛋白轻链3(LC3)。结果 IMN组、SMN组、对照组足细胞自噬体数量分别为(2.63±0.94)、(2.58±0.52)、(3.22±0.86)个,IMN组和SMN组足细胞自噬体数量较对照组减少(P均<0.05)。IMN组、SMN组中,临床分期为Ⅱ期、24 h尿蛋白量(24 h UP)≥3.5 g/L、血清白蛋白(Alb)≥30 g/L、估算肾小球滤过率(eGFR)≥60 mL/(min·1.73 m^2)的患者足细胞自噬体数量分别少于临床分期为Ⅰ期、24 h UP<3.5 g/L、Alb<30 g/L、eGFR<60 mL/(min·1.73 m^2)的患者(P均<0.05)。IMN组和SMN组足细胞自噬体数量与24 h UP、eGFR、血肌酐、尿素氮均无相关性(P均>0.05)。IMN组和SMN组肾组织中LC3、Beclin-1相对表达量均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IMN、SMN患者病肾组织中足细胞自噬体数量减少,自噬相关蛋白表达降低;自噬可能与膜性肾病患者足细胞损伤过程密切相关,随着病情进展,足细胞自噬活性下降。
- 陈生晓林晓明甘艳高飞尹纪来
- 关键词:特发性膜性肾病足细胞自噬体
- 麝香保心丸联合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的效果及对血清miR-208a、miR-208b表达的影响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探讨麝香保心丸联合瑞替普酶治疗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的效果及对血清miR-208a、miR-208b表达的影响。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选择2019年8月—2021年5月医院AMI患者108例,以计算机生成的随机数字表将患者分为联合组(54例)、对照组(54例)。常规治疗基础上,对照组给予瑞替普酶,联合组给予麝香保心丸联合瑞替普酶,均治疗2周。对比两组疗效与治疗前、治疗2周后心功能[左室舒张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diastolic volume,LVEDV)、左室收缩末期容积(Left ventricular end-systolic volume,LVESV)、左室射血分数(Left ventricular ejection fraction,LVEF)]、血清氧化应激指标[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丙二醛(Malonaldehyde,MDA)]、miR-208a、miR-208b、血液流变学指标(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水平,统计两组治疗期间主要心血管不良事件(Majoradverse cardiac events,MACE)发生率。结果经治疗,联合组总有效率(92.59%,50/54)高于对照组(75.93%,41/54)(P<0.05);两组治疗2周后LVEDV、LVESV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LVEF水平较治疗前升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2周后血清SOD较治疗前增高,且联合组高于对照组,血清MDA、miR-208a、miR-208b与血浆黏度、全血黏度低切、全血黏度高切水平较治疗前降低,且联合组低于对照组(P<0.05);治疗期间,联合组MACE发生率(5.56%,3/54)低于对照组(18.52%,10/54)(P<0.05)。结论应用麝香保心丸联合瑞替普酶治疗AMI可提升心功能,减轻氧化应激反应,改善血液流变学情况,降低miR-208a、miR-208b水平,减少治疗期间MACE发生,疗效显著。
- 吕秋郇心乐甘艳
- 关键词:麝香保心丸瑞替普酶急性心肌梗死
- LncRNA TUG1靶向调节miR-21/PTEN轴抑制糖尿病肾病大鼠肾纤维化的作用机制研究被引量:3
- 2023年
- 目的:探索LncRNA TUG1在糖尿病肾病(DN)大鼠肾纤维化中的作用及其潜在分子机制。方法:应用链脲佐菌素构建DN大鼠模型,LncRNA表达谱芯片筛选DN大鼠肾脏组织中LncRNA的差异表达。应用慢病毒试验过表达LncRNA TUG1,苏木精-伊红(HE)染色检测过表达LncRNA TUG1对DN大鼠肾脏组织形态学的改变;实时荧光定量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qPCR)检测过表达LncRNA TUG1对miR-21及纤维连接蛋白(FN)、人Ⅳ型胶原(Col-4)和转化生长因子β1(TGFβ1)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FN、Col-4、TGFβ1、磷酸酯酶与张力蛋白同源物(PTEN)、磷酸化磷脂肌醇3激酶(p-PI3K)及磷酸化蛋白激酶(p-Akt)蛋白表达水平。应用生物信息软件预测miR-21与LncRNA TUG1的作用关系,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验证miR-21与LncRNA TUG1的相互作用关系。构建高糖诱导的肾小球系膜HBZY-1细胞模型,应用慢病毒试验方法过表达LncRNA TUG1或应用miR-21 mimic处理细胞,采用CCK-8试验检测他们对细胞增殖的影响,使用RT-qPCR实验检测其对HBZY-1细胞FN、Col-4、TGFβ1 mRNA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DN大鼠肾脏组织中LncRNA TUG1的表达水平显著降低。过表达LncRNA TUG1抑制DN大鼠FN、Col-4、TGFβ1 mRNA以及蛋白表达水平,肾组织病理形态学明显改善。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实验结果显示,LncRNA TUG1通过直接靶向方式与miR-21结合。过表达LncRNA TUG1能够抑制miR-21表达,上调PTEN并可能抑制磷脂酰肌醇3-激酶/蛋白激酶(PI3K/Akt)信号通路。过表达LncRNA TUG1抑制HBZY-1细胞增殖,抑制FN、Col-4、TGFβ1 mRNA在细胞中的表达水平;应用miR-21 mimic处理能够逆转LncRNA TUG1过表达产生的增殖抑制和纤维化抑制效应。结论:LncRNA TUG1靶向调节miR-21/PTEN轴抑制DN大鼠肾纤维化。
- 陈生晓甘艳邝才花张蕾符大天
- 关键词:MIRNA-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