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瑞兰
- 作品数:3 被引量:14H指数:1
- 供职机构: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经济管理环境科学与工程更多>>
- 能源开发区产业结构演变的环境效应分析——以榆林市为例被引量:13
- 2016年
- 以榆林市为例,利用典型相关分析、IIISNE及空间分析相结合,定量分析了1996—2014年能源开发区产业结构演变对环境影响。研究表明:榆林市以1998年为拐点,三次产业结构由41.5∶30.3∶28.2转变为4.8∶68.3∶26.9;产业结构的环境影响指数均值高达2.86,属中上水平,并呈现出不断提升态势。其中,第二产业对环境总体影响程度最大,第三产业影响程度最小。IIISNE在空间上南北差异显著,北部煤炭资源富集区较高,且较严重区域呈现加速集中态势。
- 李霞文琦杨瑞兰
- 关键词:生态环境效应
- 资源富集区农民人均纯收入的时空演进分析——以榆林市为例
- 2017年
- 农民收入是反映农村经济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研究农民收入差距的时空演进状况,对于促进区域协调、城乡统筹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采用统计分析法、空间分析法对1998—2014年榆林市县域农民人均纯收入区域差异的时空演进格局进行探讨.结果表明:1998—2014年榆林市县域农民收入绝对差异不断扩大,极差值和标准差分别从940、302.48增至5 496、2 246.34;相对差异波动变化,1998—2007年极值比和变异系数分别从2.275、0.292增至2.567、0.313,2014年降至1.676、0.217;榆林市农民收入的空间布局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特点;县域农民收入空间正相关性逐渐增强,Moran’s值从0.377 1升至0.580 0,收入水平相似的地区在空间上集聚;农民人均纯收入的L-L类型区在南部地区聚集且数量增加,H-H类型区在空间上随机分布,不存在集聚现象;资源禀赋、经济地理区位和结构、区域发展政策是影响农民收入区域差异的主要原因.
- 杨瑞兰李霞
- 关键词:时空分异空间自相关
- 资源型地区产业结构演进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以榆林市为例被引量:1
- 2017年
- 在对传统偏离份额法进行修正的基础上,定量分析2000—2014年榆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特征.结果表明,榆林市产业结构发展有待进一步优化,三次产业产值比例从2000年的13.344.442.3变为2014的4.868.326.9,仍以第二产业占主,但第二产业多样化指数从2000年的5.09下降到2013的4.44;产业结构相似度指数总体在0.91以上;榆林市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不协调,分别呈现"二三一"和"一三二"的特征;以能源化工为主的第二产业竞争优势和结构优势明显,成为榆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推动力.榆林市产业结构演进的主要驱动力是资源禀赋优势、市场需求结构、国家政策和固定资产投资.针对性地提出实现产业结构多元化、均衡化发展的对策.
- 杨瑞兰文琦李霞
- 关键词:产业结构资源型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