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旭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北京市科技新星计划北京市留学人员科技活动择优资助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医药卫生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领域

  • 2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医药卫生

主题

  • 3篇药物
  • 3篇结核
  • 3篇结核药物
  • 3篇抗结核
  • 3篇抗结核药
  • 3篇抗结核药物
  • 2篇药物性
  • 2篇药物治疗
  • 2篇易感
  • 2篇易感性
  • 2篇位点
  • 2篇抗结核药物治...
  • 2篇基因
  • 2篇基因型
  • 2篇核苷酸
  • 1篇地主
  • 1篇斗地主
  • 1篇毒性
  • 1篇学习算法
  • 1篇游戏

机构

  • 3篇北京理工大学
  • 3篇首都医科大学...
  • 2篇清华大学

作者

  • 5篇杨旭
  • 3篇李颖佳
  • 3篇焦伟伟
  • 3篇申阿东
  • 3篇綦辉
  • 3篇徐放
  • 3篇李洁琼
  • 3篇申晨
  • 3篇汤海京
  • 2篇孙琳
  • 2篇李勤静
  • 2篇何虎
  • 2篇王咏红
  • 2篇肖婧
  • 2篇郭雅洁
  • 2篇田志刚
  • 1篇邓宁
  • 1篇孙琳

传媒

  • 1篇计算机工程
  • 1篇标记免疫分析...
  • 1篇计算机工程与...

年份

  • 2篇2021
  • 1篇2020
  • 1篇2017
  • 1篇2016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单核苷多态性rs1800796位点在检测ATDH易感性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单核苷多态性rs1800796位点在检测ATDH易感性中的应用。本发明首先保护用于检测rs1800796 SNP位点的核苷酸的物质在制备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还保护一种产品,含有用于检测rs1800796 SN...
申阿东申晨綦辉汤海京李颖佳孙琳焦伟伟杨旭李勤静田志刚李洁琼肖婧徐放王咏红郭雅洁
文献传递
基于RISC-V处理器的卷积加速SoC系统设计被引量:4
2021年
为提高卷积神经网络(CNN)的计算效率和能效,以8 bit定点数据作为输入,设计一个支持激活、批标准化以及池化等CNN网络中常见计算类型的卷积加速器,优化循环计算顺序并将其与数据复用技术相结合,以提高卷积计算的效率。基于软硬件协同设计思想,构建包含RISC-V处理器和卷积加速器的SoC系统,RISC-V处理器基于开源的指令集标准,可以根据具体的设计需求扩展指令功能。将该SoC系统部署在Xilinx ZCU102开发板上,RISC-V处理器和卷积加速器分别工作在100 MHz和300 MHz频率下,测试结果表明,该加速器的算力达到153.6 GOP/s,运行VGG16网络进行图片推理计算时加速效果较好。
张坤宁赵烁何虎邓宁杨旭
关键词:数据复用SOC系统
ABCB1和ABCC2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儿童抗结核药物致肝毒性易感性的相关性研究被引量:1
2017年
目的探讨ABCB1和ABCC2基因多态性与中国汉族儿童抗结核药物致肝毒性(anti-tuberculosis drug-induced hepatotoxicity,ATDH)易感性的相关性。方法在中国汉族结核病患儿中,采用病例对照研究,利用高通量的Mass ARRAY平台,对于ABCB1和ABCC2基因的16个标签单核苷酸多态性(single nucleotide polymorphisms,SNPs)位点展开基因分型,并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以上SNP位点等位基因和基因型频率在ATDH病例组和ATDH对照组中的分布差异。结果本研究共纳入41例ATDH病例以及189例对照。ABCB1和ABCC2基因SNP位点的等位基因以及基因型在两组间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SNP位点分别按照显性遗传模型和隐性遗传模型分析,各位点基因型在两组间频率分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ABCB1和ABCC2基因多态性可能与中国汉族儿童ATDH的发生并无相关性。
李颖佳汤海京綦辉申晨孙琳李洁琼徐放焦伟伟杨旭申阿东
关键词:ABCB1ABCC2汉族儿童
单核苷多态性rs1800796位点在检测ATDH易感性中的应用
本发明公开了单核苷多态性rs1800796位点在检测ATDH易感性中的应用。本发明首先保护用于检测rs1800796 SNP位点的核苷酸的物质在制备产品中的应用。本发明还保护一种产品,含有用于检测rs1800796 SN...
申阿东申晨綦辉汤海京李颖佳孙琳焦伟伟杨旭李勤静田志刚李洁琼肖婧徐放王咏红郭雅洁
文献传递
脉冲神经网络算法及其在扑克游戏中的应用
2021年
随着人工智能的发展,目前主流的神经网络面临着计算量大、功耗高、智能化程度低等问题。为解决以上问题,根据人脑的特性,提出具有普适性的多层脉冲神经网络结构,利用生物学的因果律提出脉冲神经网络算法。通过控制“引导”神经元的激活时间间接调整目标权值,将算法应用在扑克游戏中,使扑克机器人能够学习一个人的打牌能力,实现拟人化程度为85%,验证了算法的可行性,同时表明脉冲神经网络具有强智能性。
董丽亚何虎王麒淋杨旭
关键词:脉冲神经网络学习算法斗地主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