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李思颖

作品数:2 被引量:23H指数:2
供职机构:华南农业大学水利与土木工程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广东省水利科技创新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环境科学与工程水利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2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1篇水利工程
  • 1篇环境科学与工...

主题

  • 2篇电站
  • 2篇需水
  • 2篇需水量
  • 2篇生态需水
  • 2篇生态需水量
  • 2篇水电
  • 2篇水电站
  • 2篇水量
  • 2篇水文
  • 2篇小水电
  • 2篇小水电站
  • 1篇生态补水
  • 1篇水利学
  • 1篇水文模型
  • 1篇水文学
  • 1篇静水
  • 1篇环境水利
  • 1篇环境水利学

机构

  • 2篇华南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王煌
  • 2篇周买春
  • 2篇李思颖
  • 1篇刘远

传媒

  • 2篇水力发电学报

年份

  • 1篇2015
  • 1篇2014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基于水文模拟计算山区小水电站减脱水河段生态需水量的水文学方法及静水域生态补水机制被引量:11
2015年
绝大多数山区小型河流水文观测匮乏,无法直接对水文资料进行统计分析,应用水文学方法计算其河流生态需水量。本研究应用二参数月水量平衡模型,还原广东省博罗县小金河1981-2010年天然月径流过程,然后采用几种常用的水文学方法计算其最小生态需水流量,从而为无资料(或资料匮乏)地区应用水文学方法进行河道生态需水研究提供一种思路。综合考虑山区小型河道水生生物生命周期的特征、生境条件和小水电站的发电效益,提出了基于水量而非流量的"静水域生态补水机制",以维持小水电站减脱水河段的最小生态需水量。作为河流生态流量的一种替代,小水电站减脱水河段的"静水域生态补水机制",可以兼顾河流生态系统的健康和水资源优化综合利用。
王煌周买春李思颖朱炬明
关键词:环境水利学生态需水量生态补水水文模型
水力学法估算广东省山区小水电站减脱水河段生态需水量的探讨被引量:12
2014年
近年来,随着国家和社会对生态环境的逐步重视,在实现大规模小水电开发的同时如何进行生态保护成为亟待解决的重大前沿课题。广东省小水电开发规模虽然全国第一,但小水电对生态环境的影响研究则非常薄弱。笔者通过实地调研广东省4条山区典型小水电站减(脱)水河段,结合各河段实测大断面形态以及代表性鱼类、底栖大型无脊椎动物的生境条件,采用水力学湿周法和生态水深-流速法计算相应河段生态流量,并对计算结果的合理性及方法的适用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这两种方法得到的生态下泄流量超过了小水电站的接受能力或所在流域的降雨径流水平。为此笔者建议,在汛期小水电站下泄流量应满足生态流量要求,在非汛期小水电站坝址下泄足够的"水量"而非"流量",以补充减(脱)水河道山坑和湿地的水量损失,从而保持足够的水域面积和水深,达到确保山区河道生态功能的目的。
王煌周买春刘远李思颖
关键词:水文学生态需水量小水电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