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巧燕
- 作品数:6 被引量:74H指数:5
- 供职机构:四川大学电气信息学院更多>>
- 相关领域:电气工程更多>>
- 基于核独立分量分析的谐波责任划分被引量:7
- 2016年
- 为了更加准确地划分公共连接点的谐波责任,提出了一种基于核独立分量分析划分谐波责任的方法。首先采用核主分量分析算法对观测值进行白化和去均值处理,观测值的非高斯性增强;然后利用独立分量分析算法对处理后的观测值进行盲源分离,得到谐波电流和谐波阻抗估计值;最后根据谐波责任计算公式求得各谐波源对关注母线的谐波责任。在IEEE14节点配电系统上进行仿真测试,结果表明,本文方法与仅用独立分量分析方法相比,本文所提方法估计结果更准确。
- 杨雪萍杨洪耕马晓阳曾巧燕
- 关键词:盲源分离
- 孤岛型微电网中改进下垂控制策略被引量:34
- 2017年
- 孤岛型微电网中,由于线路阻抗差异等因素,应用传统下垂控制会导致无功功率不能按下垂系数合理分配。本文提出一种改进下垂控制策略,中央控制器根据总负荷容量和各逆变器容量计算给定功率,然后发送到各逆变器进行本地控制,逆变器根据给定无功功率调整虚拟阻抗值,以补偿线路阻抗差异引起的电压降落差,从而实现无功功率均分。以Matlab/Simulink为仿真平台,建立孤岛型微电网仿真模型,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可为微电网实际运行控制提供参考。
- 李红萍杨洪耕曾巧燕杨雪萍
- 关键词:虚拟阻抗
- 全相位谱法在闪变检测中的应用被引量:6
- 2017年
- 含调幅波或间谐波的电压信号会引起闪变,但IEC61000-4-15标准中的闪变仪是基于调幅波模型,其缺陷是不能检测高频间谐波引起的闪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全相位谱的闪变检测方法。首先分析了间谐波与闪变的关系,建立了统一的闪变模型,将调幅波或间谐波引起的闪变效应统一表示为电压波动分量,从而转化为闪变贡献量;其次,运用全相位谱分析方法对闪变信号进行频谱分析,通过全相位比值法得到各间谐波分量参数;最后,算例对单频闪变信号和多频闪变信号进行全相位分析,仿真结果与IEC推荐方法和Prony法得到的结果进行对比,证明了本文方法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 曾巧燕杨洪耕王泽李红萍
- 关键词:闪变检测间谐波IEC闪变仪电能质量
- 基于采样数据的谐波电流责任评估被引量:4
- 2016年
- 外界谐波电流会造成对各谐波源用户谐波责任分摊的判别不准。为准确评估受关注谐波源分摊的谐波责任,提出了一种基于采样数据的谐波电流责任评估方法。首先采用诺顿等效电路原理,将系统和用户都等效为谐波阻抗和电流源的并联。然后应用公共连接点的实时采样的电压电流数据,将用户的谐波电流贡献从上级系统的谐波贡献中解耦。最后以某3谐波源用户系统为例,建立了仿真模型,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很好地评估多谐波源用户间的谐波电流责任,提高了谐波电流责任分摊的精确性。
- 杨雪萍杨洪耕曾巧燕李红萍
- 关键词:电能质量谐波电流多谐波源
- 孤岛型微电网中逆变器并联运行控制策略被引量:7
- 2016年
- 为了解决基于传统下垂控制的逆变器并联系统无功分配不合理以及输出电压和频率存在偏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孤岛型微电网中基于虚拟阻抗的电压、频率和无功功率微调的逆变器并联控制策略。在传统下垂控制中加入虚拟阻抗使逆变器输出阻抗呈感性,消弱线路阻性成分引起功率耦合;对电压/频率进行二次调节,使电压和频率在负荷变化大时仍能维持在额定值,改善电能质量;二次无功调节直接控制无功功率的分配,使无功分配不再受逆变器端电压的影响,实现无功的高精度分配。建立微电网小信号动态模型用以分析系统稳定性及合理选择控制参数。仿真结果验证了所提控制策略的有效性。
- 李红萍杨洪耕曾巧燕
- 关键词:逆变器并联二次调节
- 考虑指标关联性的电能质量综合评估被引量:18
- 2016年
- 针对电能质量指标间的关联性,提出一种电能质量综合评估方法。首先,分析了电能质量指标间的关联性,并运用网络层次分析法建立权重模型,计算各指标关联权重;然后,将不同量级且不同量纲的评价指标值标幺化,再按照成本型数据归一化处理,得到决策矩阵;最后,运用多目标格序理论,建立以理想电能质量指标值为顶元素及底元素的格结构,对电能质量进行综合评估。实例分析了某风电场5个不同电压等级的电能质量情况,验证了所提方法的准确性与可行性。
- 曾巧燕杨洪耕杨雪萍李红萍
- 关键词:电能质量综合评估网络层次分析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