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周涛

作品数:3 被引量:26H指数:3
供职机构:教育部更多>>
发文基金:贵州省优秀科技教育人才省长资金项目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农业科学

主题

  • 3篇土壤
  • 2篇养分
  • 2篇养分效应
  • 2篇土壤养分
  • 2篇土壤养分效应
  • 2篇退耕
  • 2篇喀斯特山区
  • 1篇岩性
  • 1篇养分评价
  • 1篇杉林
  • 1篇水稳性
  • 1篇水稳性团聚体
  • 1篇土壤抗冲性
  • 1篇土壤养分评价
  • 1篇团聚体
  • 1篇退耕地
  • 1篇退耕还林
  • 1篇退耕还林地
  • 1篇林地
  • 1篇抗冲

机构

  • 3篇贵州大学
  • 1篇北京林业大学
  • 1篇教育部

作者

  • 3篇周涛
  • 2篇邓伊晗
  • 2篇戴全厚
  • 2篇董亚辉
  • 1篇高华端
  • 1篇吴秀芹
  • 1篇秦晓娇
  • 1篇向万丽
  • 1篇刘学芳
  • 1篇吴际通

传媒

  • 1篇水土保持研究
  • 1篇水土保持通报
  • 1篇贵州农业科学

年份

  • 2篇2011
  • 1篇2010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喀斯特山区退耕地水稳性团聚体演变特征及土壤养分效应被引量:9
2010年
以贵州省六盘水市钟山区喀斯特山区不同年限退耕还林地为研究对象,以中度石漠化样地和自然恢复松林为对照,采用时空替代法,分析探索了其水稳性团聚体演变特征及与土壤养分的协调效应关系。结果表明,喀斯特山区坡耕地退耕还林5~8a后,>0.25mm水稳性团聚体在土壤中的含量明显提高,最低含量已达60%以上,粒径多集中在5~2mm,且有向大粒径明显转化的趋势。通过对水稳性团聚体与土壤养分相关性和回归分析显示,>0.25mm水稳性团聚体与土壤有机质、全氮、全钾及速效钾显著相关,相关系数达0.7~0.97;与碱解氮、全磷相关性不显著。在喀斯特山区退耕还林过程中,适当考虑种植对土壤磷素返还作用明显的植物,避免人为干扰,将有利于退耕地林木的健康生长。
董亚辉戴全厚邓伊晗周涛
关键词:喀斯特山区退耕地水稳性团聚体土壤养分
黔中地区不同岩性区土壤抗冲性研究被引量:6
2011年
为掌握黔中地区土壤侵蚀空间的变异规律,开展区域土壤侵蚀评价及趋势预测,为科学合理开发利用土地资源提供理论依据,通过野外调查、室内分析和模拟试验,研究黔中地区不同岩性发育土壤的理化性质和土壤抗冲性。结果表明:不同岩性发育土壤的理化性质与紧实度在0.01水平下差异显著,土壤抗冲性在0.1水平下差异显著;碳酸盐岩组土壤容重显著低于非碳酸盐岩组,最大持水量、田间持水量及有机质显著高于非碳酸盐岩组,紧实度处于较松水平;土壤抗冲系数幂变换值顺序依次为长石砂岩>白云岩>薄层石灰岩>煤系地层>玄武岩>紫色砂页岩;土壤紧实度与容重呈显著正相关关系,与有机质、持水性呈显著负相关关系。
吴际通高华端秦晓娇刘学芳向万丽周涛
关键词:岩性土壤抗冲性
喀斯特山区退耕还林地土壤养分效应及评价被引量:12
2011年
土壤养分是植被恢复生长的物质基础,文章以六盘水钟山区老鹰山镇不同年限退耕地为研究对象,以中度石漠化地为对照,采用空间代替时间的方法对其土壤养分演变动态进行测定分析,并运用均方差决策法对不同年限退耕还林地的土壤养分恢复状况进行了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该区退耕还林地土壤养分与退耕时间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坡耕地退耕还林后,退耕坡耕地土壤养分指数较对照中度石漠化参照地高出6~14倍,土壤养分与中度石漠化对照地相比均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且随退耕还林年限的递增总体呈增大趋势。
周涛戴全厚吴秀芹董亚辉邓伊晗
关键词:退耕还林土壤养分评价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