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夏
- 作品数:4 被引量:35H指数:3
- 供职机构:中国地质大学环境学院生物地质与环境地质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科技部专项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天文地球石油与天然气工程生物学更多>>
- 四川广元上寺剖面二叠系栖霞组沉积碳库与有机碳埋藏被引量:13
- 2010年
- 通过比对四川广元上寺剖面二叠系栖霞组碳同位素值变化,探讨了该区烃源岩发育的古生态环境。由于二叠纪高CO2浓度背景使得古海洋海水中相对富集13C,因此二叠纪海相沉积的四川广元上寺剖面栖霞组碳酸盐岩碳同位素均为正值。广元上寺剖面从栖霞组底部向上碳酸盐岩碳同位素逐渐正偏,显示从栖霞组底部沉积时期开始海平面逐渐上升,向相对缺氧沉积环境过渡。栖霞组中部古海洋生产力增高,使得总有机碳同位素正偏。受总有机碳同位素波动的影响,碳同位素分馏值(∈TOC)在整个栖霞组波动频繁。根据平衡状态下碳循环有机碳埋藏分数模型,计算了整个栖霞组有机碳埋藏分数,结果显示有机碳埋藏分数(forg)在整个栖霞组都较高,符合二叠纪的碳埋藏在整个显生宙处于最高阶段的地质背景。栖霞组中部高TOC含量层位对应forg逐渐增高,反映forg与有机碳沉积的保存环境密切相关,说明利用古海洋生产力和forg的变化,可在一定程度上指示原始碳埋藏量的变化。
- 李朋威吴夏白晓颜佳新王欢黄俊华
- 关键词:二叠系栖霞组
- 四川广元上寺二叠纪剖面C-S同位素及生物地球化学循环
- 地质历史时期碳同位素记录研究已经从刚开始单一的无机碳同位素、有机碳同位素、碳同位素分馏差值,发展到如今的利用碳同位素对碳循环过程中各分量的定量化研究。Hayes(1999)认为,有机碳和无机碳的同位素分馏差值ΔC=δC-...
- 黄俊华李朋威吴夏白晓罗根明
- 关键词:二叠纪
- 文献传递
- 沉积岩总有机质碳同位素分析的前处理影响被引量:7
- 2008年
- 岩石样品中的有机质稳定碳同位素地球化学已经在重建古环境和古植被等领域得到十分广泛的应用。但对样品的前处理方法的系统研究较少。由于岩石样品前处理的方法不同而对有机碳同位素的测量结果所产生的正负偏差,从而导致不能准确地反映样品中所记录的信息。笔者通过大量条件试验,分析了前处理过程中主要影响实验结果的几种因素。①样品粒度的影响:粒度100目的样品可得理想数据,而粒度在60目时两个样品同位素值均相对偏正,200目时灰岩样品也相对偏正;②不同酸浓度的影响:在1~12N浓度酸处理样品其有机质碳同位素没有明显变化,但低等级酸所含杂质明显使数据偏负,加入15%的氢氟酸对数据没有产生明显影响;③洗除样品中残余酸和烘干温度的影响:为了避免样品中有机质的损失,而不洗除样品中残余的酸,但是样品数据明显偏负并对仪器有损坏,烘干温度100°C时样品部分有机质挥发或升华而使数据相对偏正。
- 吴夏黄俊华白晓王友珍
- 关键词:沉积岩有机碳同位素样品前处理
- 四川盆地南江杨坝地区下寒武统烃源岩形成的地球生物学条件被引量:17
- 2011年
- 运用地球生物学方法评价烃源岩形成的条件,是对基于残余有机质分析的传统烃源岩评价方法的重要补充,对于高演化海相碳酸盐岩地区尤为重要。在实测野外露头剖面的基础上,通过系统分析四川盆地南江杨坝地区下寒武统各小层的沉积环境、古生物化石、岩石微量元素及总有机碳含量等特征,利用地球生物学基本原理,分析下寒武统烃源岩形成的生境型、海洋古生产力、古氧相及埋藏效率等条件。结果表明,筇竹寺组底部原始有机质数量多,发育于厌氧的沉积环境中,有机碳埋藏效率高,是优质烃源岩发育的有利层段。石龙洞组底部具备一般烃源岩发育的地球生物学条件。
- 曹婷婷徐思煌王约周炼吴夏
- 关键词:古生产力海相烃源岩四川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