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玉兵
- 作品数:4 被引量:41H指数:3
- 供职机构: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国家科技支撑计划江苏省农业科技自主创新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 食粒型半无叶豌豆苏豌1号高产栽培的密度与施肥被引量:6
- 2007年
- 影响半无叶型食粒豌豆新品系苏豌1号产量的主要因素为密度和施肥方法。密度以3.5万株/667m2产量最高,达217.9 kg/667m2。密度3万株/667m2以上,基肥需施复合肥(N∶P2O5∶K2O=10∶8∶7)30kg/667m2,盛花期追施尿素10 kg/667m2。
- 汪凯华王学军陈伯森季张娟张秀梅卢玉兵
- 关键词:施肥量高产栽培
- 优质大粒鲜食蚕豆‘通蚕鲜7号’的选育及应用前景被引量:15
- 2012年
- ‘通蚕鲜7号'系江苏沿江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以(93009/97021)F_2//97021早世代选择和回交相结合选育而成的优质高产大粒鲜食蚕豆新品种,属秋播大粒鲜食蚕豆类型,全生育期220 d左右(采收鲜荚生育期209 d);大荚大粒,干籽粒百粒重205 g左右,鲜籽粒百粒重410~450 g;产量高,江苏省区域试验鲜荚平均产量19 600.2 kg/hm^2;品质优,蛋白质含量30.5%,淀粉含量53.8%;抗逆性强,耐寒性好,中抗赤斑病、锈病,较耐白粉病,综合性状优良;适宜在江苏、浙江、福建、上海及长江中下游地区作秋播鲜食蚕豆种植。
- 汪凯华王学军缪亚梅季张娟陈满峰唐明霞卢玉兵
- 关键词:蚕豆鲜食品种选育
- 优质大粒鲜食蚕豆通蚕(鲜)6号选育及栽培技术被引量:25
- 2009年
- [目的]为优质大粒鲜食蚕豆通蚕(鲜)6号的推广种植提供技术指导。[方法]以鲜食蚕豆品种通蚕(鲜)6号和日本大白皮(对照)为材料,根据历年产量结果和示范及现场测产结果,评价通蚕(鲜)6号的优越性并总结了该品种的栽培技术。[结果]通蚕(鲜)6号茎秆粗壮,耐肥抗倒,生长势强,中后期根系活力高;2005-2006年3点试验示范结果显示,通蚕(鲜)6号鲜荚、鲜籽、干籽平均产量分别为18.0900、6 060.0、2 886.0 kg/hm^2,分别较对照增加13.51%、16.6%和14.59%;2007年测产结果显示,通蚕(鲜)6号鲜荚、鲜籽产量分别为18 129.0和6 444.0 kg/hm^2,鲜籽百粒重459.0 g,出籽率35.5%。[结论] 通蚕(鲜)6号产量高、品质优,综合性状好,适合在江苏及临近省市蚕豆生态区推广种植。
- 汪凯华王学军缪亚梅陈满峰季张娟卢玉兵徐建华
- 关键词:鲜食蚕豆栽培技术
- 大豆新品种通豆4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要点
- 2007年
- 汪凯华王学军缪亚梅徐建华张秀梅卢玉兵
- 关键词:大豆选育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