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刘士山

作品数:9 被引量:58H指数:4
供职机构:四川农业大学农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9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9篇农业科学

主题

  • 7篇油菜
  • 6篇直播
  • 5篇氮肥
  • 4篇氮肥利用
  • 4篇氮肥利用率
  • 4篇利用率
  • 3篇性状
  • 3篇直播油菜
  • 2篇氮肥运筹
  • 2篇氮量
  • 2篇氮素
  • 2篇冬油菜
  • 2篇玉米
  • 2篇栽培
  • 2篇施氮
  • 2篇施氮量
  • 2篇农艺
  • 2篇农艺性
  • 2篇农艺性状
  • 2篇紫花

机构

  • 9篇四川农业大学
  • 3篇四川省农业科...
  • 3篇广汉市农业局

作者

  • 9篇吴永成
  • 9篇刘士山
  • 6篇杨云飞
  • 2篇蒲晓斌
  • 1篇牛应泽
  • 1篇曾祥忠

传媒

  • 2篇华北农学报
  • 2篇湖南农业大学...
  • 2篇四川农业大学...
  • 1篇浙江农业学报
  • 1篇作物研究
  • 1篇Agricu...

年份

  • 1篇2022
  • 3篇2019
  • 5篇2017
9 条 记 录,以下是 1-9
排序方式:
甘蓝型早熟油菜直播高产栽培的适宜施氮量和密度研究被引量:10
2017年
为探讨四川成都平原稻油轮作系统下早熟油菜直播高产的适宜氮肥用量及种植密度,以优质甘蓝型早熟油菜新品种‘重蓉油1号’为试验材料,开展了直播条件下不同施氮量(0、135、180、225 kg/hm^2)及种植密度(30×104/hm^2、60×104/hm^2)对农艺性状、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株高、主花序长度和一次分枝数均随氮肥施用量增多而显著增加,株高和一次分枝数则随种植密度加大而下降;籽粒产量(2766.5~3186.5kg/hm^2)随施氮量增加(135~225 kg/hm^2)而呈升高趋势,不同种植密度处理的籽粒产量并无显著差异;氮肥偏生产力(20.5~14.2 kg/kg)和氮肥农学利用率(9.3~7.4 kg/kg)均随施氮量增加呈下降趋势,氮肥贡献率(45.0%~52.4%)则随施氮量增加而呈升高趋势;在施氮量135~225 kg/hm^2范围内,籽粒含油量无显著差异。在成都平原稻—油轮作系统下,甘蓝型早熟油菜直播高产栽培的适宜施氮量为180 kg/hm^2,种植密度为30万株/hm^2。
刘士山张余红刘前禄廖方全杨云飞吴永成
关键词:早熟油菜施氮量氮肥利用率
施氮量对成都平原直播油菜氮肥利用率和农田氮素表观平衡的影响被引量:2
2022年
【目的】探讨四川省成都平原稻田直播油菜高产、氮肥高效利用的氮肥施用量。【方法】连续两年(2015—2017)在四川省广汉市西高镇进行大田定位试验,设置5个不同施氮量处理(0、135、180、225、270 kg N/hm^(2)),测定油菜成熟期0~20 cm土层土壤无机氮含量、籽粒产量和植株氮素吸收量,分析不同施氮量对直播油菜产量、氮肥利用率和农田氮素表观平衡的影响。【结果】与不施氮(N_(0))处理相比,增施氮肥能显著增加油菜株高、分枝部位、一次分枝数、单株角果数和籽粒产量,但株高、分枝部位和籽粒产量在4个施氮处理(135、180、225、270 kg N/hm^(2))之间无显著差异。氮肥农学利用率和氮肥偏生产力均随施氮量增加而降低,且各施氮量处理间差异显著。当施氮量为135~180 kg N/hm^(2)时,氮输出总量与氮输入总量差异不大,氮素表观损失较低,氮素盈余较低,且氮素盈余以土壤无机氮残留为主。由于连续两年相同施氮处理的累积效应,第2年的氮素表观损失和氮素盈余均高于第1年相同施氮处理。随施氮量增加,氮肥表观利用率和氮肥表观残留率均呈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氮肥表观损失率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总体上表现为下降趋势。【结论】综合考虑油菜籽粒产量、氮肥高效利用和农田氮素表观平衡等,成都平原稻田直播油菜推荐施氮量为180 kg N/hm^(2)。
张芳芳胡跃刘士山杨云飞严红梅吴永成
关键词:直播油菜施氮量氮肥利用率氮素平衡
种植密度及行距配置对直播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9
2017年
【目的】旨在构建四川盆地直播油菜适宜机收的高产群体结构。【方法】于2013/2014、2014/2015年选用中熟杂交油菜品种川油36,在成都平原区系统研究了不同种植密度(15×104~60×104株/hm2)及行距配置(20 cm、30 cm、40cm、40 cm+20 cm)对直播油菜农艺性状和产量品质的影响。【结果】种植密度对直播油菜农艺性状有重要影响,增密处理(30~60万株/hm2)可提高主序角果所占比例。随种植密度的加大(15~60万株/hm2),籽粒产量呈先升、后降趋势,密度在30万株/hm2时产量最高,继续增加密度,籽粒产量则显著降低。种植密度对籽粒品质的影响不显著。相同密度(30~36万株/hm2)下,不同行距配置(20 cm、30 cm、40 cm、40 cm+20 cm)对直播油菜农艺性状和籽粒产量均无显著影响,但较宽的行距配置(30 cm、40 cm)的主序角果数和产量均高于窄行距(20 cm),籽粒含油率则显著高于窄行距(20 cm)。【结论】在充足施肥条件下,直播油菜适宜机收和高产的种植密度为30~36万株/hm2,行距配置以等行距30~40 cm为宜,或采用宽窄行40 cm+20 cm。
段秋宇廖方全刘士山蒲晓斌牛应泽吴永成
关键词:直播油菜种植密度行距配置农艺性状
光叶紫花苕生物固氮能力及其还田氮素对玉米的当季有效性被引量:7
2019年
为探明豆科绿肥光叶紫花苕的生物固氮能力以及还田绿肥氮素对后茬玉米的当季有效性,采用15N自然丰度法和15N同位素标记稀释法,测定了大田不同施氮处理下(N0、N75、N150、N225)光叶紫花苕的生物固氮效率和生物固氮量;采用盆栽试验方法,测定了光叶紫花苕不同翻压还田量下春玉米的产量、氮肥利用率以及还田绿肥15N的当季回收率。结果表明,施氮量(N0、N75、N150、N225)对光叶紫花苕生物量(5233.71~6659.86 kg/hm^2)、氮素产量(218.61~278.58 kg/hm^2)及生物固氮量(156.81~189.66 kg/hm^2)均无显著影响,但对生物固氮效率(56.35%~85.63%)有显著影响。同等施氮量(N75或N150)下,15N自然丰度法和15N同位素稀释法测定的生物固氮效率并无显著差异。光叶紫花苕翻压还田量显著影响玉米地上部15N吸收量(0.51~0.94 mg/株)和氮肥农学利用率(40.13~51.28 g/g),但对还田绿肥15N的当季回收率并无显著影响。本试验条件下,豆科绿肥光叶紫花苕大田种植时可以不追施氮肥,以全量翻压还田为宜。本研究结果为豆科绿肥种植的合理施氮和翻压还田利用提供了理论依据。
吴永成李梦颖杨云飞杨云飞刘士山
关键词:光叶紫花苕生物固氮玉米
冬油菜机直播高产优质栽培的氮肥运筹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为探讨冬油菜高密度机直播条件下的适宜氮肥用量及施氮方式,选用主导品种川油36在成都平原开展了大田试验。结果表明,机直播条件下,氮肥运筹对机直播油菜籽粒产量、品质和氮肥利用率均有显著影响。油菜籽粒产量在90~225 kg/hm^2随施氮量增多呈增加趋势,N135、N180和N225等处理均可获得3 000 kg/hm^2以上高产水平。油菜籽粒含油量(%)随施氮量增加而下降,籽粒蛋白质含量(%)则呈增加趋势。随施氮量增加,氮肥农学利用率(27.9~15.0 kg/kg)和氮肥偏生产力(29.2~15.6 kg/kg)呈下降趋势,而氮肥贡献率(37.2%~52.5%)呈升高趋势。施氮方式对油菜产量、籽粒含油率和蛋白质含量均无显著影响。因此,在成都平原中等以上土壤肥力条件下,杂交油菜川油36高密度机直播高产优质栽培的合理施氮量为135~180 kg/hm^2,并可采用氮肥一次性底施或底肥加一次追肥的施氮方式。
刘士山张余红廖方全吴永成蒲晓斌
关键词:冬油菜机直播氮肥运筹氮肥利用率
豆科绿肥覆盖还田对春玉米产量和氮素吸收利用的影响被引量:11
2019年
为探明豆科绿肥光叶紫花苕(Vicia villosa Roth var. glabrescens)覆盖还田对春玉米产量和氮素利用的影响,采用盆栽试验,测定不施氮肥(N0)、单施氮肥(N1)、豆科绿肥半量还田配施氮肥(N2)、全量还田配施氮肥(N3)处理下春玉米的产量、氮素吸收与转运、氮肥利用率以及土壤残留15N的当季回收率。结果表明:绿肥覆盖还田配施氮肥处理(N2、N3)的籽粒产量和生物产量比单施氮(N1)处理的有所提高,且叶、籽粒和地上部植株氮素吸收量均显著高于N1处理的,但茎、叶氮素转运量及转运率与N1处理的无显著差异;与N1处理相比,绿肥覆盖还田配施氮肥处理显著提高或明显提高玉米氮肥利用率,但土壤残留15N当季回收率(28.13%~31.43%)处理间无显著差异。2种绿肥覆盖还田处理对玉米产量、植株氮素吸收与转运、氮肥利用率和土壤残留15N回收率的影响无显著差异。
李虹桥李梦颖杨云飞刘士山吴永成
关键词:玉米光叶紫花苕覆盖还田
普通尿素与控释尿素单施及其配施对直播油菜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被引量:4
2017年
为探明控释氮肥在直播油菜上的应用效果和施用技术,研究成都平原冲积性水稻土上普通尿素与控释尿素单施及其配施对油菜产量和氮肥利用率的影响。2011—2012年,在相同施氮量(N 189 kg/hm^2)条件下,设置普通尿素单施(PU)、控释尿素单施(CU)、普通尿素与控释尿素各50%配合施用(PCU)3个处理。2012—2013年,在相同施氮量(N 180 kg/hm^2)条件下,按普通尿素与控释尿素配施比例33%、50%、67%(PCU33、PCU50、PCU67)和一次性基施氮肥(T1)、基肥+1次苗期追肥分次施氮(T2)设置6个处理(PCU33T1,PCU33T2,PCU50T1,PCU50T2,PCU67T1,PCU67T2)。结果显示:同等施氮量(N 189 kg/hm^2)下,与普通尿素单施处理(PU)相比,普通尿素与控释尿素配施处理(PCU)具有相对较高的籽粒产量(3 166.9 kg/hm^2)、氮肥农学利用率(8.0 kg/kg)、氮肥偏生产力(16.8kg/kg)、氮肥贡献率(47.9%)和氮肥表观利用率(54.5%)。在相同施氮量(N 180 kg/hm^2)和普通尿素、控释尿素配施条件下,PCU33、PCU50处理的籽粒产量(162 9.0、182 0.1 kg/hm^2)和氮肥利用率均显著或明显高于PCU67处理的。结果表明,本试验条件下,普通尿素与控释尿素配施比例为33%~50%,并采用氮肥一次性基施有利于直播油菜高产、高效。
段秋宇刘士山吴永成
关键词:直播油菜控释尿素普通尿素氮肥利用率
甘蓝型矮秆油菜与高秆油菜的产量与氮效率比较被引量:4
2019年
为明确甘蓝型矮秆油菜的农艺性状、产量与氮素利用特征,在四川盆地稻油轮作条件下开展了大田试验研究。试验采用二因素裂区设计,以不同株高的油菜品种(矮秆油菜MJ01、高秆油菜川油36)为主因素,不同施氮量(纯氮0、135、225 kg·hm^-2,分别以N0、N1、N2表示)为副因素,在油菜成熟期测定植株的主要农艺性状、产量与氮素积累量,并分析计算相关氮素效率指标。结果表明,矮秆油菜的株高、分枝部位高度、主花序长度、单株角果数均显著低于高秆油菜。相同施氮量(N1、N2)条件下,矮秆油菜的籽粒产量(2289.0、2857.5 kg·hm^-2)与高秆油菜的籽粒产量(2258.3、3006.6 kg·hm^-2)均无显著差异。与高秆油菜相比,矮秆油菜的籽粒N含量相对较低,而N收获指数相对较高,但均无显著差异。矮秆油菜的氮利用效率、氮生理效率均大于高秆油菜,其中氮生理效率的差异显著。矮秆油菜和高秆油菜的氮吸收效率则相近。随施氮量增加,矮秆油菜和高秆油菜的氮吸收效率都呈降低趋势,而氮生理效率呈升高趋势。矮秆油菜具有较大的收获指数、较高的氮利用效率和氮生理效率,且在合理施氮量条件下可以获得与高秆油菜相近的产量。
李虹桥段秋宇刘士山杨云飞李梦颖吴永成
关键词:农艺性状氮效率
氮肥运筹对直播油菜苗期生物学性状、生理指标及产量的影响(英文)被引量:1
2017年
为探讨氮肥运筹(氮肥用量及施氮次数)对直播油菜苗期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以及苗期生物学性状、生理指标与产量的关系,于2011/2012年在四川省成都平原开展了不同施氮量(0、90、180、270、360 N kg/hm^2)和同等施氮量(225 N kg/hm^2)下不同施氮次数(一次性底施、底肥+1次苗期追肥、底肥+2次苗期追肥)两个大田试验。结果表明,增施氮肥有利于促进直播油菜苗期各生物学性状(株高、绿叶数、叶面积指数和干物重)和增加产量,提高功能叶全氮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降低可溶性糖含量。施氮量与苗期各生物学性状以及功能叶全氮含量、叶绿素含量和可溶性糖含量等生理指标均总体上呈线性关系,而与可溶性蛋白含量呈抛物线关系。同等施氮量下,NT2(底肥+1次苗期追肥)处理的苗期生物学性状明显或显著高于NT1(一次性底施)处理、NT3(底肥+2次苗期追肥)处理。施氮次数与苗期功能叶生理指标呈线性关系。直播油菜苗期各生物学性状指标和功能叶生理指标均与籽粒产量呈二次函数抛物线关系,相关性均达到显著(P<0.05)。在成都平原稻油轮作体系条件下,直播油菜高产高效栽培的经济合理施氮量为180-225 N kg/hm^2,且适当减少施氮次数(分底肥+1次苗期追肥两次施氮),有利于冬前苗期维持适宜的株高、单株绿叶数、叶面积指数和群体干物重等生物学性状以及全氮含量、叶绿素含量、可溶性糖含量和可溶性蛋白含量等生理指标。
杨云飞刘士山吴永成
关键词:冬油菜直播氮肥运筹生物学性状生理指标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