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培培
- 作品数:13 被引量:82H指数:7
- 供职机构:兰州大学更多>>
- 发文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甘肃省科技计划项目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经济管理更多>>
- 限饲与营养补偿对小尾寒羊生长性能、消化代谢和瘤胃液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被引量:15
- 2015年
-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限饲水平与营养补偿对小尾寒羊生长性能、消化代谢以和瘤胃液纤维素酶活性的影响。选择体重相近的3月龄小尾寒羊公羊40只,采用单因素4水平随机设计,每组10只,正试期90d。对照(Ⅰ)组全期自由采食;30d限饲期内,Ⅱ、Ⅲ和Ⅳ组分别按照NRC(2007)推荐的日增重500、400和300g/d所需要的代谢能(ME)和粗蛋白质(CP)的量配制饲粮,限饲结束后,试验组自由采食60d为营养补偿期。在24-30d和84-90d进行消化代谢试验。结果表明:1)限饲期,限饲水平对结束体重和平均日增重(ADG)有显著影响(P〈0.05),随限饲水平的升高,结束体重和ADG呈降低趋势,料肉比呈升高趋势。营养补偿期,各组间结束体重无显著差异(P〉0.05);Ⅱ、Ⅲ和Ⅳ组体重补偿百分比分别为对照组的104.36%、101.71%、99.61%;限饲水平对ADG有显著影响(P〈0.05);随限饲水平的升高,ADG呈升高趋势,料肉比呈下降趋势。2)限饲期,限饲水平对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的表观消化率有显著影响(P〈0.05),均随限饲水平的升高而降低,而对有机物(OM)、CP的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P〉0.05)。营养补偿期,组间营养物质的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3)限饲期,限饲水平对食入氮、氮沉积、氮沉积率有显著影响(P〈0.05),均随限饲水平的升高而下降;尿氮/食入氮随限饲水平升高而升高,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粪氮和尿氮的变化不显著(P〉0.05)。营养补偿期,组间氮代谢指标差异不显著(P〉0.05)。4)1-30d,试验组瘤胃液纤维素酶活性呈降低趋势,31-90d,呈升高趋势,在90d,试验组均高于对照组。综上所述,对小尾寒羊采用短期适度限饲,经过营养补偿可以使其生长性能、消化代谢不受影响。
- 陈军强丁路明高强龙瑞军安吾刘培培张丽莉
- 关键词:小尾寒羊限饲消化代谢
- 早期断奶措施对母牦牛和犊牦牛的影响
- 为改善放牧条件下母牦牛产后的发情活动,并探索适宜青藏高原的犊牦牛早期断奶措施。试验选取体况相近的健康带犊母牦牛(4-8岁)及其犊牛(94.3±2.4日龄)各26头,随机分为四个试验组,分别为自然断奶组(NW组)、永久断奶...
- 刘培培
- 关键词:母牦牛犊牦牛早期断奶生理反应
- 文献传递
- 一种3月龄牦牛犊断乳精料补充料配方及其断乳喂养方法
- 本发明涉及牲畜饲养方法,特别是一种3月龄牦牛犊断乳精料补充料配方及其断乳方法。按如下重量份配制:青稞30‑40份、玉米30‑40份、菜籽粕17‑24份、氯化钠0.7‑1.0份、硫酸钙0.05‑0.1份、磷酸二氢钙0.3‑...
- 丁路明刘培培刘书杰杨其恩董全民邱强尚占环
- 文献传递
- 一种提高牦牛发情繁殖的放牧方法
- 本发明涉及牲畜饲养方法,特别是一种提高牦牛发情繁殖的放牧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牦牛产犊母乳喂养、牦牛犊断奶、佩戴鼻挡板、跟群放牧、摘除鼻挡板等步骤。在断乳牦牛犊鼻镜间悬挂鼻挡板,阻止其吮吸母乳,达到断乳的技术措施,有利于在...
- 丁路明刘培培杨其恩懂全民邱强刘书杰尚占环
- 文献传递
- 甘南桑科高寒草原牧区牧草混播种植研究被引量:7
- 2016年
- 试验开展了燕麦、绿麦和箭筈豌豆的单播、混播种植研究,对不同播种方式下不同生育期的产量和营养成分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从抽穗期到盛花期,单播和混播下的干草产量都显著增加(P<0.05),最高不同混播组合平均产量在盛花期达到10 038kg/hm^2;盛花期最高产量出现在燕麦单播、绿麦单播、燕麦和绿麦混播组合中;随着不同混播组合牧草生育期的推迟,中性洗涤纤维(NDF)和酸性洗涤纤维(ADF)含量显著增加(P<0.05),粗蛋白(CP)含量显著降低(P<0.05);粗蛋白含量最高的组合出现在燕麦与箭筈豌豆、绿麦与箭筈豌豆的混播组合中,在盛花期含量达到11.3%~11.7%。研究结果表明,混播模式相比单播模式显著提高了牧草CP的含量(P<0.05),显著降低了牧草NDF和ADF的含量(P<0.05)。
- 陈军强刘培培李小刚张世挺丁路明
- 关键词:燕麦混播营养品质
- 施肥和刈割对高寒天然草场牧草产量及营养品质的影响被引量:16
- 2017年
- 为探索青藏高原天然草场高效利用管理模式,在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进行冬春天然草场有机无机复合肥添加及刈割试验,结果表明:施肥后天然草地牧草粗蛋白含量显著高于不施肥草场。施肥后在天然草场牧草生长中期进行刈割能提高牧草生物量和粗蛋白含量。结果表明:施肥、刈割是青藏高原天然草场的有效利用方式。
- 张娇娇刘培培李小刚张世挺丁路明
- 关键词:青藏高原天然草地施肥刈割
- 民营企业涉税合规不起诉研究
- 刘培培
- 利用GPS跟踪定位系统对祁连山区秋季牧场牦牛和犏牛牧食行为的研究被引量:8
- 2015年
- 研究旨在通过利用GPS跟踪定位技术对祁连山区秋季牧场上24h自由放牧牦牛和犏牛的昼夜采食活动进行对比研究。选取甘肃天祝藏族自治县乌鞘岭地区牦牛和犏牛各3头,在2012年9月30日至10月25日利用家畜GPS跟踪定位系统进行家畜牧食行为的研究,通过计算它们的水平游走距离,分析牦牛和犏牛在秋季牧场的昼夜采食活动。结果表明:(1)在24h内,牦牛和犏牛都表现出3个采食高峰期,第一个高峰期在9:00~10:00左右;第二个在18:00左右;第三个在23:00左右。在整个试验过程中,犏牛的采食活动量显著高于牦牛(P〈0.05);在试验的前半期(牧草初黄期)犏牛和牦牛的采食活动量差异不显著(P〉0.05);而在试验的后半期(牧草枯黄期)犏牛的采食活动量极显著高于牦牛(P〈0.01);犏牛和牦牛牧草枯黄期的采食活动量都极显著高于牧草初黄期采食活动量(P〈0.01)。(2)同一牧场上放牧的牦牛和犏牛在牧草初黄期采食活动范围相似,而在牧草枯黄期二者的采食空间分布格局出现了分化,犏牛的采食活动范围变得相对狭长,牦牛的则变得相对宽广。研究结果表明当秋季牧场牧草大面积枯黄的时候,需要对家畜进行适当补饲,进而满足家畜的生长需求,同时减少由于游走觅食活动等造成的能量消耗。通过对比牦牛与犏牛的牧食活动,牦牛较犏牛更加适应青藏高原的严酷环境条件,尤其在缺草季节,牦牛的适应性更加明显。
- 刘培培丁路明陈军强
- 关键词:GPS牦牛犏牛采食行为
- 畜禽粪便中残留四环素类抗生素的研究概况被引量:7
- 2018年
- 近年来,兽用抗生素作为饲料添加剂广泛用于畜禽养殖业,超量使用抗生素是导致畜禽粪便中高浓度抗生素残留的主要原因。畜禽粪便中残留抗生素带来的生态风险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文章概述了四环素类抗生素(包括四环素、土霉素、金霉素)在养殖业的使用情况,以及畜禽粪便中四环素类抗生素的残留及生物处理(好氧堆肥和厌氧消化)降解过程。
- 闫琦刘培培张娇娇王跃华任斌丁路明
- 关键词:畜禽粪便四环素类抗生素生物降解堆肥
- 早期断奶对青海湖地区放牧牦牛和犊牛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被引量:8
- 2016年
- 为了探究早期断奶对放牧牦牛及其犊牛血液生理指标的影响。选择7岁左右、体况相近、产犊日期相近的健康带犊母牦牛及其犊牛各26头,母牦牛随机分为断奶组和对照组(13头/组),每头母牛相对应的犊牛归为断奶组或对照组。试验期间对犊牛及母牛进行血常规检验,犊牛采血时间为第-5、2、6、12、19天(断奶当天为第0天);母牛采血时间为第-5、5、14、21、28、42、56、70、84天。结果表明:断奶后的第2、6天断奶组犊牛白细胞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犊牛(P<0.05);第2、12、19天断奶组犊牛红细胞数量、血红蛋白和红细胞压积都显著高于对照组犊牛(P<0.05)。断奶后第5天断奶组母牛红细胞分布宽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母牛(P<0.05);第56天对照组母牛血小板数量显著高于断奶组母牛(P<0.05);第56、70、84天断奶组母牛平均血红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对照组母牛(P<0.05);第70天断奶组母牛平均血红蛋白浓度、平均血小板体积和血小板分布宽度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母牛(P<0.05)。本试验结果表明,实施早期断奶会让犊牛和母牦牛在短期内都产生一定的血液生理应激反应,但又可以很快适应新的社会关系或者环境,断奶犊牛的生长性能不会受到影响,且有助于母牦牛体况的维持,顺利度过冷季枯草期。
- 刘培培张娇娇刘书杰董全民郑文命赵索南周玉青景小平胡瑞邵亚群裴朝曦丁路明
- 关键词:早期断奶放牧牦牛犊牦牛血液生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