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冷春蔚

作品数:5 被引量:5H指数:1
供职机构:武汉理工大学理学院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资金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更多>>
相关领域:理学天文地球一般工业技术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更多>>

文献类型

  • 5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3篇理学
  • 2篇天文地球
  • 1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一般工业技术

主题

  • 2篇高温高压
  • 1篇单片
  • 1篇单片机
  • 1篇智能控制
  • 1篇熔化
  • 1篇熔化温度
  • 1篇声速
  • 1篇温度
  • 1篇温度控制
  • 1篇立方氮化硼
  • 1篇六面顶
  • 1篇金属
  • 1篇聚晶
  • 1篇聚晶立方氮化...
  • 1篇高纯
  • 1篇高温
  • 1篇高温高压合成
  • 1篇
  • 1篇FE
  • 1篇O

机构

  • 5篇武汉理工大学

作者

  • 5篇冷春蔚
  • 3篇黄海军
  • 2篇胡晓军
  • 2篇冯磊
  • 1篇黎明发
  • 1篇成诺
  • 1篇罗国强
  • 1篇王传彬
  • 1篇沈强
  • 1篇刘成国
  • 1篇张迎新
  • 1篇陆钱融
  • 1篇李晓龙
  • 1篇谢宏亮

传媒

  • 3篇高压物理学报
  • 1篇武汉理工大学...
  • 1篇计算机与数字...

年份

  • 1篇2019
  • 2篇2017
  • 1篇2014
  • 1篇2011
5 条 记 录,以下是 1-5
排序方式:
基于模糊自组织模式的智能控制加温系统
2011年
论文介绍一种新型的智能控制加温系统。该系统硬件上以MCS-51系列STC89C52芯片为核心,利用Pt100电阻结合桥式电路和仪用放大电路对温度进行高精度感知作为系统输入信息,加温电路为多分枝自组织电路;通过构建模糊自组织模式的控制算法,系统将温度感知信息经智能控制算法分析处理后,选择加温电路的构成方式,实现对物体加温精度和速度优化的智能控制。研制系统的实际测试结果表明,这样的系统可获得高的温度控制精度,也能优化加热速度。
李晓龙刘成国陆钱融冷春蔚
关键词:单片机PT100温度控制
大块高纯Fe3C的高温高压合成
2019年
Fe3C(渗碳体)是一种用途广泛、力学和磁学性能优良的材料,因而其制备方法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通过高温高压下铁和碳的固相反应,成功制备出大块、致密、高纯的 Fe3C 样品,探索了原料种类、颗粒大小、合成温度、合成压力、保温时间等因素对烧结样品的影响。结果表明:当 Fe粉粒径为 9 μm,石墨粒径为 1.3 μm,在 4 GPa、1000 ℃条件下烧结的 Fe3C最为致密。
杨俊杨刚陈星赵彬冷春蔚刘勋黄海军
关键词:高温高压
金属添加对高压烧结聚晶立方氮化硼的影响被引量:4
2014年
聚晶立方氮化硼(Polycrystalline cubic Boron Nitride,PcBN)是继聚晶金刚石之后的又一超硬耐磨材料,广泛用于机械、冶金和电子等领域。就金属添加对烧结体的影响做了系统的实验研究,结果表明,烧结过程中加入少量的金属铝和钴,可以使氮化硼晶粒之间实现较强的结合,明显地提高PcBN烧结体的密度与机械强度,然而添加金属铜却起不到这种作用。定性分析了不同金属影响高压烧结PcBN的原因。
谢宏亮胡晓军张迎新成诺冷春蔚黎明发
关键词:聚晶立方氮化硼
偏Hugoniot状态下93钨状态方程
2017年
利用动高压实验装置二级气体炮和5层阻抗梯度飞片,在2.12和5.02km/s的碰撞速度下测量了93钨样品的自由面速度,同时基于冲击波理论对实验测量的自由面速度进行了解读。高温高压下93钨的偏Hugoniot状态方程分析表明,在较低的碰撞速度下多次压缩后93钨的压强和温度要高于单次Hugoniot压缩的压强和温度,而在较高的碰撞速度下截然相反,其主要原因是93钨在多次加载过程中Hugoniot参数和相对压缩性发生了变化。
黄海军聂新卫冷春蔚冯磊胡晓军罗国强沈强王传彬
关键词:高温高压
高压下Fe_(92.5)O_(2.2)S_(5.3)的熔化温度被引量:1
2017年
采用反向碰撞法与光分析技术,测量了Fe_(92.5)O_(2.2)S_(5.3)(质量分数比)在208GPa下的声速,发现固态Fe_(92.5)O_(2.2)S_(5.3)的纵波声速在144GPa下开始减小,直到165GPa完全转变为液态体波声速,表明样品的完全熔化温度为(3 500±400)K。将该熔化温度作为参考点,应用Lindeman定律并外推至地球内外核边界可知,Fe_(92.5)O_(2.2)S_(5.3)的熔化温度为(5 000±400)K。通过比较Fe、Fe-O、Fe-S以及Fe-O-S的熔化温度,发现O元素对Fe熔化温度的影响很小,S元素对Fe熔化温度的降低与其含量成正比。如果外地核中S的质量分数为2%~6%,则地球内外核界面温度为5 000~5 400K。
冯磊黄海军冷春蔚杨刚
关键词:声速熔化温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