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何强

作品数:7 被引量:3H指数:1
供职机构:重庆邮电大学更多>>
相关领域:自动化与计算机技术电子电信更多>>

文献类型

  • 4篇期刊文章
  • 2篇专利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5篇自动化与计算...
  • 1篇电子电信

主题

  • 2篇占空比
  • 2篇人脸
  • 2篇人脸识别
  • 2篇特征提取
  • 2篇吞吐
  • 2篇吞吐量
  • 2篇总吞吐量
  • 2篇网络
  • 2篇网络吞吐量
  • 2篇WIFI
  • 2篇LTE
  • 1篇对数极坐标
  • 1篇人脸检测
  • 1篇神经网
  • 1篇神经网络
  • 1篇特征树
  • 1篇图像
  • 1篇全景
  • 1篇全景图
  • 1篇全景图像

机构

  • 7篇重庆邮电大学
  • 1篇重庆重邮信科...
  • 1篇中国电信股份...

作者

  • 7篇何强
  • 2篇文凯
  • 2篇陈前斌
  • 2篇黄晓舸
  • 2篇刘思嘉
  • 2篇李扬扬
  • 1篇尹远
  • 1篇李校林
  • 1篇杨丰瑞
  • 1篇杜奎
  • 1篇李银

传媒

  • 1篇电视技术
  • 1篇电子技术应用
  • 1篇微型机与应用
  • 1篇重庆工商大学...

年份

  • 1篇2019
  • 6篇2017
7 条 记 录,以下是 1-7
排序方式:
一种复杂背景下的人脸识别算法研究被引量:2
2017年
本文针对复杂背景下人脸图像的低识别率,通过分析LDA算法存在的小样本、非线性特征提取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人脸识别算法,首先使用有效零空间方法解决小样本问题,其次引入核函数,将输入样本空间映射到高维空间,将原始人脸图像中的难以提取非线性特征在高维空间进行线性提取,最后使用自适应性更好的RBF神经网络作为分类器来替代基于欧式距离的最小距离分类器来实现分类识别。实验结果证明:本文算法可有效解决复杂背景下的识别问题,在AR人脸数据库上的识别率达到91.2%。
何强文凯
关键词:特征提取核函数RBF神经网络
一种基于改进型PN学习的在线长时目标跟踪算法被引量:1
2017年
文中主要讨论针对未知目标的长时跟踪问题。在一帧图像中,目标是由其位置和外观表征的;在连续的视频帧中,需要确定出每一帧中目标的位置和外观特征或者在某一帧中标识出目标是不可见的。因此对PN半监督机器学习算法进行改进,并在此基础上整合模板匹配技术、背景抽离技术和主成分分析技术,提出一种基于检测的在线长时目标跟踪算法。针对该跟踪算法详细阐述了其跟踪架构和算法执行流程,并精心筛选出5个测试视频流。实验结果表明,该跟踪算法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跟踪能力。
杨丰瑞杨丰瑞杜奎
关键词:主成分分析
非授权频段LTE-U和WiFi系统基于Q算法的动态占空比共存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授权频段LTE‑U和WiFi系统基于Q算法的动态占空比共存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借助Q学习算法,根据LTE‑U和WiFi系统在当前传输周期T的总吞吐量,得出LTE‑U系统在下一个传输周期T内的...
黄晓舸刘思嘉李扬扬陈前斌何强
文献传递
非授权频段LTE‑U和WiFi系统基于Q算法的动态占空比共存方法
本发明涉及一种非授权频段LTE‑U和WiFi系统基于Q算法的动态占空比共存方法,属于无线通信技术领域。该方法借助Q学习算法,根据LTE‑U和WiFi系统在当前传输周期T的总吞吐量,得出LTE‑U系统在下一个传输周期T内的...
黄晓舸刘思嘉李扬扬陈前斌何强
一种改进的航拍图像序列自动排序算法
2017年
为实现无人机航拍图像中图像序列自动排序,提出了一种基于相位相关法改进的图像序列自动排序算法。该算法利用对数极坐标的方式来表示图像间的平移、旋转、尺度缩放的关系,并利用最大相关度准则以及峰值坐标判断相邻图像的位置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此算法能有效地解决全景图像拼接中序列图像混乱的问题,避免了人工干预,增强了算法的应用范围,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
李校林李银李银
关键词:航拍图像相位相关法对数极坐标全景图像
基于线性判别分析的人脸识别技术研究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视觉、模式识别以及人工智能等新型技术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中,人脸识别技术是计算机视觉领域中主要的研究热点,人脸识别过程主要包含三个部分:人脸检测、特征提取和人脸识别。现有研究中,在人脸表情变化较大...
何强
关键词:人脸检测特征提取人脸识别
文献传递
一种新的多视角背景下人脸检测方法
2017年
针对实际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多视角、多人脸检测问题,提出了一种新的分类器训练方法及人脸检测的解决方案;首先采用NPD差分特征对人脸特征进行描述,NPD特征通过判断两个像素值间相对差异对人脸进行描述,其特征值可从二维表直接获取,能大大节省训练时间;同时提出了一种深度二叉特征树结构来训练分类器,可有效结合特征间的关联性,将训练得到分类器与肤色算法相结合来提高检测速度;通过在CMU人脸数据库上对所提出算法进行验证,仿真结果证明在多人脸、多视角检测背景环境下,该算法较Ada Boost算法在检测率提高了8.7%,误检率降低了4.1%,检测速度提高了27.7%。
尹远尹远何强
关键词:肤色ADABOOST算法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