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意晓
- 作品数:8 被引量:7H指数:2
- 供职机构:阆中市人民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四川省应用基础研究计划项目河南省科技攻关计划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miR-29a对人胃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 2020年
- 目的:探讨微小RNA-29a(miR-29a)对人胃癌细胞增殖、迁移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胃癌SGC-7901细胞随机分为miR-29a转染组、质粒对照组、空白对照组、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STAT3)抑制组。miR-29a转染组、质粒对照组采用脂质体转染法分别将has-miR-29a mimics质粒、siRNA对照质粒转染至人胃癌SGC-7901细胞,STAT3抑制组细胞加入STAT3抑制剂溶液,空白对照组不做处理。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qPCR)和Western blot法检测转染后细胞中miR-29a、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STAT3、细胞周期蛋白D1(cyclin D1)mRNA和蛋白的表达情况;MTT、划痕实验分别检测细胞增殖和迁移情况。结果:qPCR和Western blot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和质粒对照组比较,miR-29a转染组的miR-29a相对表达水平升高,VEGF、cyclin D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水平与p-STAT3/STAT3比值均下降(P<0.01)。MTT实验与划痕实验结果显示,与空白对照组和质粒对照组比较,miR-29a转染组细胞在培养24、48、72 h的细胞相对增殖率及迁移率降低(P<0.01)。与空白对照组比较,STAT3抑制组细胞的cyclin D1 mRNA及蛋白相对表达水平、p-STAT3/STAT3比值均降低,细胞相对增殖率与迁移率降低(P<0.01)。结论:miR-29a能降低VEGF mRNA、蛋白的表达,抑制人胃癌细胞增殖和迁移,其机制可能与下调p-STAT3及cyclin D1的表达有关。
- 刘鹏白意晓
- 关键词:人胃癌SGC-7901细胞增殖信号传导信号转导子与转录激活子3
- 临床药师参与1例肺孢子菌肺炎患者的病例分析
- 2022年
- 目的 探讨临床药师在肺孢子菌肺炎患者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临床药师参与1例非HIV患者合并肺孢子菌肺炎的诊疗全过程,主要研究在免疫力低下的非HIV患者CD4计数正常时,感染肺孢子菌肺炎(Pneumocystis pneumonia,PCP)的临床诊断及治疗方案,同时在治疗过程中临床药师建议对患者使用激素治疗。结果 临床药师的建议得到医生的采纳,患者病情稳定后转出重症医学科(ICU),后经治疗后好转出院。结论 临床药师在治疗过程中可以协助医师进行治疗方案的调整,包括抗感染治疗和激素的使用,能发挥自身的价值,更好地促进患者的合理用药。
- 白意晓杨明刘鹏彭瑞光母育成涂爱萍冯国纹
- 关键词:PCP抗感染CD4计数激素治疗
- 基于FAERS数据库的老年患者口服抗凝药出血信号挖掘被引量:1
- 2023年
- 目的为老年(>60岁)患者临床合理使用口服抗凝药提供参考。方法利用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不良事件报告系统(FAERS)获取2010年第1季度至2021年第3季度口服抗凝药应用于老年患者的药品不良事件(ADE)信号,采用《药事管理医学词典》(MedDRA)标准化查询其中的出血信号。采用报告比值比(ROR)法对相关数据进行挖掘和分析。结果首要怀疑药物为口服抗凝药的老年患者ADE报告例数,华法林、利伐沙班、达比加群酯、阿哌沙班、依度沙班分别为17542,122238,66965,46249,743例,对应的出血信号分别有94,250,170,168,17个,涉及患者4660,58898,20603,8144,128例,男略多于女,且主要集中在70~90岁患者群。随着用药时间的延长,5类药物除华法林ADE上报例数5年内呈减少趋势、5年后明显增多外,其他4种药物ADE上报数呈减少趋势且主要集中在用药180 d内。5类药物上报ADE日剂量分别以≤5 mg,≤20 mg,≤150 mg,≤5 mg,≤30 mg,60 mg为主。结论与华法林比较,新型口服抗凝药并不能减少老年患者的出血风险,临床用药时需密切监测。
- 白意晓彭媛杨明刘鹏母育成
- 关键词:口服抗凝药老年患者药品不良事件数据挖掘出血
- 疏风解毒胶囊联合西药治疗支气管炎的疗效与安全性系统评价与Meta分析被引量:1
- 2022年
- 目的系统评价疏风解毒胶囊(SFJDC)联合西药常规治疗支气管炎的安全性与有效性。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Web of Since、CNKI、Wang Fang Data、VIP、CBM,检索时限为建库至2020年7月25日,纳入SFJDC联合西医常规疗法治疗支气管炎的临床随机对照研究(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RCT),采用RevMan 5.3软件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结果纳入11项研究,共1030例患者,纳入研究总体质量评价不高。Meta分析结果显示,试验组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OR=2.93,95%CI(1.88,4.57),P<0.00001],肺部啰音消退时间([MD=-1.20,95%CI(-1.47,-0.92),P<0.00001]),咳嗽消退时间([MD=-1.22,95%CI(-1.51,-0.93),P<0.00001]),咯痰消退时间([MD=-1.00,95%CI(-1.30,-0.71),P<0.00001]),退热时间([MD=-0.73,95%CI(-1.04,-0.42),P<0.00001])及治疗后血清炎性因子指标CRP([SMD=-1.20,95%CI(-1.49,-0.92),P<0.00001])、TNF-α([MD=-6.31,95%CI(-9.21,-3.41),P<0.00001])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试验组肺功能改善情况FVC([MD=0.32,95%CI(0.18,0.46),P<0.00001])、FEV;([MD=0.33,95%CI(0.22,0.45),P<0.00001])均优于对照组。SFJD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单用西药组低,多以轻微的恶心、口干、口苦、腹泻为主。结论基于纳入研究的结果表明,SFJDC联合西药可以提高支气管炎患者临床有效率,缩短临床症状(肺部啰音、咳嗽、咯痰、发热)消退时间,提高肺功能,降低炎性因子CRP、TNF-α水平,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单用西药治疗组低。但目前仍缺乏大型多中心临床随机试验对结果的高质量支持。
- 母育成力鹏白意晓彭瑞光冯国纹涂爱萍邢相宜袁晓燕
- 关键词:支气管炎有效性安全性META分析
- 糙苏中黄酮苷类化合物的核磁共振结构解析
- 2013年
- 目的研究糙苏中黄酮苷类化合物的结构。方法采用柱层析(CC)对植物中的提取物进行分离提纯,并利用现代波谱方法(核磁共振氢谱、核磁共振碳谱、质谱、紫外光谱、红外光谱)确定化合物的结构。结果确定了芹菜素-7-O-β-D-葡萄糖醛酸甲酯的结构。结论为糙苏中活性成分黄酮苷类化合物的构效关系研究奠定了基础。
- 丁明明闫福林白意晓王翔
- 关键词:糙苏核磁共振
- 高莴苣化学成分研究被引量:2
- 2016年
- 目的研究高莴苣根茎的化学成分。方法用柱色谱等方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纯化,通过核磁共振等现代波谱方法确定化合物结构。结果从高莴苣中共分离得到8个化合物,分别鉴定为:熊果烷-12-烯-11-羰基-3-醇正二十八酸酯(1),木栓酮(2),豆甾醇(3),β-谷甾醇(4),β-胡萝卜苷(5),(2S,3S,4R,10E)-2-[(2R)-2-hydroxytetracosano-ylamino]-10-octadecene-1,3,4-triol(6),Aralia cerebroside(7),2,6-二氧甲基-1,4-苯醌(8)。结论在分离得到的这8个化合物中,化合物1、2、3、7、8为首次从该植物中分离得到,为进一步研究其生物活性奠定了基础。
- 殷田田白意晓庄方方曹轲闫福林
- 关键词:菊科化学成分
- 莴苣属化学成分及药理活性研究进展被引量:1
- 2013年
- 莴苣属植物为1 a生或多年生草本,具有清热解毒、活血祛瘀、理气的功效。本属植物主要含有三萜、甾醇、倍半萜、黄酮及苷类等化学成分,其中一些成分具有保肝、抗炎、抗菌、抗脑缺血等作用。本研究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分离得到的化学成分及其药理活性的研究结果作一综述,为该属植物资源的进一步研究和开发利用提供参考和帮助。
- 白意晓谭静王翔闫福林
- 关键词:菊科莴苣化学成分药理活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