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声诊断及介入超声对AIDS患者不同脏器病变的诊断价值
- 目的国内HIV发病率逐年升高,当感染HIV后机体细胞免疫功能破坏,并发各种机会性感染及恶性肿瘤。本研究应用超声诊断及介入技术观察不同脏器病变的超声声像图特征及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2006年1月~2011年6月我院收治的1...
- 湛瑛张新力王丽萍罗艳王茜张瑶
- 文献传递
- 酒精性胰腺损害患者的超声表现及分析
- 2011年
- 目的探讨酒精性胰腺损害患者的超声表现,为临床提供诊断依据。方法对480例酗酒者进行胰腺超声检查,发现胰腺结构改变患者的163例,按酗酒时间长短将其分为短期酗酒组35例和长期酗酒组128例,对比分析两组胰腺结构,并根据酗酒时间、年龄、饮酒量对胰腺声像图的影响进行分析。结果长期酗酒组胰头、胰体及胰尾前后径均小于短期酗酒组(t=13.572,P=0.000;t=-10.010,P=0.001;t=-10.700,P=0.001);胰腺萎缩、回声增强与酗酒者年龄和酗酒时间高度相关(t=2.563,P=0.012;t=3.302,P=0.001)。结论超声检查对酒精性胰腺损害患者具有重要的诊断价值,可为临床诊治提供可靠依据。
- 罗艳王丽萍湛瑛杨学平王茜张瑶
- 关键词:乙醇胰腺超声检查
-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潜伏期患者与艾滋病患者心脏超声表现的对比研究被引量:1
- 2011年
- 艾滋病即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cquircd immunodefidency syndrome,AIDS)是由于感染了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dencvvirus,HIV)后,特异性地破坏CD4T淋巴细胞,引起机体免疫功能严重受损的致死性传染病。艾滋病心脏并发症的发病率约为28%~73%。本研究对比分析了HIV感染潜伏期患者和AIDS患者(HIV/AIDS)的心脏超声表现,现报告如下。
- 王丽萍罗艳湛瑛赵红心杨学平张瑶王茜
- 关键词:人类免疫缺陷病毒感染艾滋病患者心脏并发症超声表现潜伏期CD4T淋巴细胞
- 超声检查及引导穿刺在艾滋病相关恶性肿瘤的临床价值
- 目的探讨超声检查及引导穿刺在艾滋病相关恶性肿瘤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1995年1月—2011年8月期间1600例住院的艾滋病患者中27例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超声表现及活组织细胞学穿刺,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 1、恶性肿瘤...
- 王丽萍张瑶杨学平赵红心王茜罗艳湛瑛王连双
- 文献传递
-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合并恶性肿瘤的超声表现被引量:2
- 2013年
- 目的探讨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AIDS)合并恶性肿瘤的超声表现及其诊断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5年间收治的14例经超声引导下病理组织学检查证实为AIDS合并恶性肿瘤患者的超声资料,观察淋巴结大小、纵横比、边界、形态及血流。结果 14例AIDS患者中,合并非霍奇金淋巴瘤9例,卡波西肉瘤2例,肝细胞肝癌、结肠腺癌及宫颈癌各1例。淋巴瘤以颈部、颌下及腋下淋巴结多见,其次为肝脏、脾脏、腹股沟、腹腔、肾上腺及乳腺,超声显示病灶为分布均匀的中低回声,圆形或椭圆形病灶,血流丰富。腹腔淋巴结卡波西肉瘤1例,颈部及腹股沟淋巴结卡波西肉瘤1例,受累淋巴结回声呈较均匀的稍高回声。12例患者经超声引导下穿刺活体病理组织学检查,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常规超声检查对诊断AIDS合并恶性肿瘤有重要价值,超声引导下穿刺活检定位准确、安全,诊断准确率高,超声可作为首选的影像学检查方法。
- 湛瑛王丽萍王茜杨学平周艳贤
- 关键词: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超声检查恶性肿瘤
- AIDS合并恶性肿瘤的超声表现及诊断价值
- 目的 AIDS患者的T辅助淋巴细胞由于受到破坏,数量减少,使其免疫机能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易患各种机会性感染和恶性肿瘤。随着高效抗逆转录病毒治疗(High Active Antiretroviral Therapy,HA...
- 湛瑛王丽萍罗艳王茜张瑶杨学平王连双
- 文献传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