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瑶 作品数:4 被引量:5 H指数:1 供职机构: 吉林大学环境与资源学院 更多>> 发文基金: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国家高技术研究发展计划 吉林省环保局科技项目 更多>> 相关领域: 环境科学与工程 更多>>
突发环境事件中高浓度废水快速处理技术研究 被引量:4 2015年 介绍了一种采用微电解-臭氧催化氧化-活性炭吸附组合处理技术处理突发环境污染事故中产生的高浓度废水的方法,并介绍一套基于该组合处理技术的可移动式快速处理设备以及中试实验,该设备微电解填料采用实验室自制规整化微电解填料,实验室试验结果利用该自制规整化微电解填料处理高浓度废水时对污水中有机物去除率可达50%左右。臭氧催化氧化催化剂采用实验室自制负载铁锰的二氧化硅作为催化剂,实验室模拟反应结果在连续反应2 h后该臭氧催化氧化体系对污水中氯苯硝基苯等有机物去除率达到85%以上,利用微电解-臭氧催化氧化-活性炭吸组合处理技术在实际现场处理高浓度废水时废水中有机物去除率90%以上。 樊凯 刘贞 王瑶 王星星 邹东雷关键词:微电解 臭氧催化氧化 活性炭 流态化多级速度梯度混凝反应对絮体的保护作用 2013年 多级速度梯度的建立理论上可为絮体的成长创造更理想的环境。目前对流化床混凝工艺的研究多是基于单级速度梯度开展的。以粒径为800μm和1200gm的树脂颗粒为固相,建立多级速度梯度流化床混凝装置,探讨絮体的成长与形态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单级速度梯度流化床混凝装置中,当以1200μm树脂颗粒为固相颗粒、混凝时间为50.3S时,絮体发生破碎,混凝效率较混凝时间为41.8S时降低3%;相同初始填充高度的多级速度梯度条件下,絮体尺寸随着混凝时间的延长而逐渐增加,由5.7μm成长至70.0~75.0μm,同时混凝效率也较单级速度梯度下提高了5%~10%。絮体之间的碰撞为絮体成长的主要模式。 鲁雅梅 王瑶 周丹丹 赵文元 王冰 杨翠华关键词:流化床 混凝 分形维数 基于流态化作用的吸附反应动力学和穿透特征 被引量:1 2014年 基于流态化作用的吸附反应动力学和穿透特征研究还鲜见报道.以苯酚为吸附质、活性炭为吸附剂,探讨了不同流态化紊流强度对基于流态化作用的吸附效率、吸附动力学特性、吸附反应穿透曲线和饱和吸附量的影响,并与相同条件的固定床吸附反应器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表观流速为8 mm·s-1和13 mm·s-1时,基于流态化和固定态的活性炭在5 min内的吸附效率均达到93%以上,吸附反应均符合经典二级动力学方程,且其相关系数大于0.999.穿透实验结果表明,表观流速为6 mm·s-1和8 mm·s-1时,基于流态化的活性炭对苯酚的吸附总量分别较固定态高8.77 mg·g-1和24.70 mg·g-1.可见,基于流态化吸附反应器与基于固定态吸附反应器相比,具有吸附反应效率高,吸附总量大的特征. 王君 王瑶 黄星 袁益龙 陈瑞晖 周航 周丹丹关键词:流态化 吸附动力学 连续流气提式反应器中有机物去除和氮转化的行为 2013年 以城市污水为处理对象,以絮状污泥为接种污泥,在连续流气提式好氧颗粒污泥流化床(CAFB)反应器中成功培养得到好氧颗粒污泥。探讨了CAFB中颗粒污泥的形成过程、生物多样性、有机物的去除行为及氮转化特性。研究结果表明,CAFB运行第7天颗粒污泥占主要优势,系统中依次出现原、后生动物,表明颗粒污泥趋于成熟。CAFB反应器中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具有良好的COD及NH4+-N去除能力。稳定运行阶段,当进水的COD容积负荷在1.5~3.5 kg COD/(m3·d)的范围时,COD的去除负荷稳定在1.0~2.0 kg COD/(m3·d)。控制水力停留时间为(4±0.25)h、溶解氧质量浓度为(5±0.5)mg/L,可达到最高的硝化效率,但此控制条件下反硝化作用不明显。分析认为,作为完全混合式反应器的CAFB,需要较严格的控制溶解氧才能实现同步硝化反硝化作用。 高琳琳 王瑶 王君 张建宾 周丹丹 林媛黎关键词:连续流 好氧颗粒污泥 氮转化 有机物 颗粒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