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汪沛

作品数:2 被引量:7H指数:1
供职机构:南京农业大学更多>>
发文基金:公益性行业(农业)科研专项更多>>
相关领域:农业科学更多>>

文献类型

  • 1篇期刊文章
  • 1篇学位论文

领域

  • 2篇农业科学

主题

  • 2篇线虫
  • 1篇形态学
  • 1篇燕麦
  • 1篇燕麦孢囊线虫
  • 1篇松木
  • 1篇孢囊
  • 1篇孢囊线虫
  • 1篇系统进化
  • 1篇接种密度
  • 1篇进化
  • 1篇进境
  • 1篇进境木质包装
  • 1篇孵化
  • 1篇D2

机构

  • 2篇南京农业大学

作者

  • 2篇汪沛
  • 1篇孙成刚
  • 1篇王暄
  • 1篇向桂林
  • 1篇李红梅
  • 1篇刘炳良
  • 1篇宋志强

传媒

  • 1篇南京农业大学...

年份

  • 1篇2012
  • 1篇2011
2 条 记 录,以下是 1-2
排序方式:
进境木质包装、死松木及作物根际土壤滑刃属线虫的鉴定
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为世界性的重要害虫,引起松树萎蔫病(pine wilt disease),对针叶类树木有巨大的危害性,并且是国家重要的检疫对象。在对死松木调查研究及出入境检...
汪沛
关键词:形态学系统进化
文献传递
燕麦孢囊线虫江苏群体的孵化特征及致病型测定条件优化被引量:7
2011年
在室内条件下测定了燕麦孢囊线虫江苏沛县闫集镇群体在不同处理温度和时间下的2龄幼虫孵化特征,同时评价了不同规格小麦种植容器和线虫接种密度对单株小麦白雌虫量的影响,优化了燕麦孢囊线虫致病型测定条件。结果表明:燕麦孢囊线虫江苏群体的孢囊经过低温刺激才能孵化出2龄幼虫。孢囊经5℃低温预处理8周后,在10、15和20℃条件下均能孵化,其中最适孵化温度为15℃,而25℃条件下仅有少量线虫孵化,28和30℃条件下线虫不能孵化。延长低温预处理时间有助于幼虫孵化。孢囊经14周低温预处理后置于15℃条件下,2龄幼虫的单周孵化高峰及累积孵化率均达到最高值,分别为322条和62%。2龄幼虫不同接种密度显著影响致病型测定中单株小麦白雌虫量,在不同规格的小麦栽种容器里每cm-3接种4条2龄幼虫时,单株小麦产生的白雌虫量最多。本研究优化的致病型生物测定条件,不仅可节约2龄幼虫接种量,而且可提高鉴别寄主抗感病评价的准确性。
王暄刘炳良孙成刚汪沛向桂林宋志强李红梅
关键词:燕麦孢囊线虫孵化接种密度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