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专家智库 > >

杨红飞

作品数:3 被引量:7H指数:2
供职机构:江南大学食品学院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更多>>
发文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食品科学与技术国家重点实验室自由探索课题更多>>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轻工技术与工程更多>>

文献类型

  • 3篇中文期刊文章

领域

  • 2篇医药卫生
  • 1篇轻工技术与工...

主题

  • 3篇皂苷
  • 3篇大豆皂苷
  • 1篇叠氮
  • 1篇叠氮化钠
  • 1篇毒素
  • 1篇曲霉
  • 1篇曲霉毒素
  • 1篇苷元
  • 1篇吸收促进剂
  • 1篇细胞
  • 1篇细胞单层
  • 1篇黄曲霉
  • 1篇黄曲霉毒素
  • 1篇黄曲霉毒素B...
  • 1篇加合物
  • 1篇分子
  • 1篇分子对接
  • 1篇AMES试验
  • 1篇CACO-2
  • 1篇CACO-2...

机构

  • 3篇江南大学
  • 2篇黄冈师范学院

作者

  • 3篇杨红飞
  • 3篇光翠娥
  • 2篇张海玲
  • 2篇桑尚源
  • 1篇李志刚
  • 1篇干建平
  • 1篇王世强
  • 1篇程水源

传媒

  • 2篇食品与生物技...
  • 1篇食品科学

年份

  • 1篇2017
  • 1篇2016
  • 1篇2015
3 条 记 录,以下是 1-3
排序方式:
基于Caco-2细胞单层与大鼠小肠模型的大豆皂苷Ⅰ和Ⅱ经上皮传递的变化研究(英文)
2016年
利用Caco-2细胞单层与大鼠小肠模型研究大豆皂苷Ⅰ和Ⅱ的吸收变化与机制。在Caco-2细胞单层中,大豆皂苷Ⅰ和Ⅱ从肠腔侧到基底侧的表观渗透系数(apparent permeability coefficients,Papp)随时间的延长趋向平稳,前120 min近似线性,且随浓度增大,斜率减小,Papp值分别为(1.02×10-6~3.41×10-6)cm/s和(0.9×10-6~3.05×10-6)cm/s;传递的饱和性、双侧Papp比率>1.5以及线粒体呼吸链抑制剂叠氮化钠的抑制作用表明了两者的主动转运机制。抑制剂维拉帕米没有提高大豆皂苷Ⅰ和Ⅱ的吸收,排除了p-糖蛋白介导的外排;吸收促进剂按照冰片>脱氧胆酸钠>卡波姆934P>聚山梨酯80的强弱提高两者的吸收,壳聚糖则未能加强渗透。跨膜转运也表现出组织差异性:两者在大鼠空肠的Papp是十二指肠和回肠的2倍多。因此,控制的传递应能提高大豆皂苷Ⅰ和Ⅱ的小肠吸收以便两者实施它们的生理功能。
光翠娥王世强桑尚源张海玲杨红飞程水源
关键词:大豆皂苷CACO-2叠氮化钠吸收促进剂
大豆皂苷Ⅰ与Ⅱ及苷元B对黄曲霉毒素B1和苯并芘突变效应的拮抗被引量:2
2017年
本研究确认了大豆皂苷Ⅰ与Ⅱ及苷元B对黄曲霉毒素B1和苯并芘的抗突变作用。Ames试验中,除了最小剂量时大豆皂苷Ⅰ与Ⅱ未能显著抑制移码突变外,3个受试物均明显抑制黄曲霉毒素B1和苯并芘诱发的TA98和TA100回复突变。而且,除了最小剂量时大豆皂苷Ⅰ与Ⅱ未能显著抑制苯并芘与DNA的结合外,3个受试物均明显抑制人肝癌(HepG2)及支气管上皮(BEAS-2B)细胞中突变剂与DNA加合物的形成。大体上,苷元B比大豆皂苷Ⅰ与Ⅱ更有效地抑制移码与碱基置换突变和加合物的形成。因此,3个食源活性成分不仅抑制基因突变同时也拮抗突变剂诱导的DNA损害。
光翠娥光翠娥干建平杨红飞
关键词:大豆皂苷黄曲霉毒素AMES试验DNA加合物
大豆皂苷Ⅰ抑制唾液酸转移酶的分子机理研究被引量:5
2015年
从晶体结构出发,应用分子对接和结合自由能分析,研究了唾液酸转移酶(Sialyltransferase,ST)与其抑制剂大豆皂苷Ⅰ的相互作用机理,确定了它们的作用位点、作用力类型及大小。结果表明:范德华力和静电相互作用是复合物形成的主要驱动力,极性溶剂化能则起相反作用;8个氨基酸残基Gly149、Ser151、Met172、Asn173、Phe292、Trp300、His301、Ser325与大豆皂苷Ⅰ形成疏水相互作用,11个氨基酸残基Asn150、Tyr194、Ser271、Thr272、Gly273、Ile274、Gly291、Gly293、His302、Glu305、Glu324与大豆皂苷Ⅰ形成氢键作用;大豆皂苷Ⅰ占据了ST与底物胞苷一磷酸-β-N-乙酰神经氨酸相互作用的12个氨基酸残基中的11个,可起到竞争性抑制的作用。
王棐张海玲光翠娥桑尚源杨红飞
关键词:分子对接
共1页<1>
聚类工具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