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杰
- 作品数:6 被引量:27H指数:3
- 供职机构:焦作煤业集团中央医院更多>>
- 发文基金:吴阶平医学基金更多>>
- 相关领域:医药卫生更多>>
- 放射介入治疗产后及异常妊娠子宫出血效果观察被引量:5
- 2017年
- 目的观察放射介入治疗产后及异常妊娠子宫出血的效果。方法选择2015年4月—2016年4月收治的异常妊娠及产后子宫出血妇女患者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宫腔水囊压迫法进行治疗,观察组采用放射介入治疗。对比两组疗效,治疗前后白细胞介素1(Interleukin-1,IL-1)、白细胞介素8(Interleukin-8,IL-8)、白细胞介素25(Interleukin-25,IL-25)、丙二醇(Malondialdehyde,MDA)、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水平,并记录两组发生的并发症。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60.0%,观察组93.3%,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观察组IL-1(4.4±0.8)pg/ml、IL-8(10.3±1.0)pg/ml、TNF-α(5.07±1.2)ng/L、MDA(4.5±0.5)nmol/ml、SOD(166.5±18.7)U/L,对照组IL-1(9.7±1.0)pg/ml、IL-8(22.3±9.3)pg/ml、TNF-α(15.3±1.5)ng/L、MDA为(5.9±0.6)nmol/ml、SOD(100.2±16.8)U/L,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观察组发生并发症发生率为6.67%,对照组为33.33%,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放射介入治疗产后及异常妊娠子宫出血疗效好,有效稳定氧化应激水平和改善炎症因子表达,安全性高。
- 杨晓杰范凌霞宋俊霞
- 关键词:产后出血异常妊娠子宫出血
- 子宫内膜异位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表达特征及其临床应用价值被引量:2
- 2018年
- 目的观察子宫内膜异位患者血清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胰岛素样生长因子-I(IGF-I)表达特征并分析检测血清VEGF、IGF-I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Ems)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该院2015年1月‐2016年6月收治的67例子宫内膜异位症的患者作为观察组,以本院同期收治的48例卵巢良性成熟畸胎瘤非Ems患者作为对照组,检测并对比两组孕妇血清中VEGF、IGF-I的表达水平;根据临床分期将观察组患者划分为Ⅰ~Ⅱ期与Ⅲ~Ⅳ期两个亚组,对比两亚组患者血清中VEGF、IGF-I的表达水平;分析VEGF、IGF-I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的相关性;计算VEGF、IGF-I表达水平对于子宫内膜异位症的诊断、临床分期的应用价值及尤登指数。结果观察组患者血清VEGF、IGF-I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Ⅲ~Ⅳ亚组患者血清VEGF、IGF-I表达水平均显著高于Ⅰ~Ⅱ期亚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血清VEGF、IGF-I表达水平与临床分期间具有高度正相关性,0.80.9,VEGF最佳诊断值为145.50 pg/ml,IGF-I最佳诊断值为87.90 ng/ml。血清VEGF、IGF-I检测对于EMs病情评估均具有较高诊断价值,AUC>0.9,VEGF最佳诊断值为164.50 pg/ml,IGF-I最佳诊断值为107.50 ng/ml。结论子宫内膜异位患者血清VEGF、IGF-I可见明确升高,其升高水平可随病情进展而升高,患者病情与血清中VEGF、IGF-I表达水平具有明确相关性;血清VEGF、IGF-I水平的检测对于临床诊断与病情评估均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可为其提供数据化指导。
- 刘泽慧杨晓杰
- 关键词:子宫内膜异位症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 卡贝缩宫素和普通缩宫素在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剖宫产中的应用效果对比被引量:6
- 2017年
- 产后出血是产科最为常见的危重并发症,是造成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有研究指出,孕妇合并有其他并发症时,发生产后出血的风险随之增加,同时,剖宫产手术的应用,亦会增加产后出血的发生。而妊娠期高血压是孕产妇常见的危急并发症,绝大多数需行剖宫产手术,其发生产后出血的风险远高于正常孕妇,因此,如何有效预防妊娠期高血压孕妇剖宫产后出血已成为临床研究重点。
- 杨晓杰范凌霞宋俊霞
- 关键词:妊娠期高血压剖宫产卡贝缩宫素缩宫素
- miR-455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病人绒毛组织中表达及意义被引量:1
- 2017年
- 目的探讨miR-455在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URSA)病人绒毛组织中表达及意义。方法 72例URSA病人根据自然流产次数分为2~3次者(n=45)和≥4次者(n=27),同期,选取要求终止妊娠的正常早孕者40例作为对照组,留取绒毛组织,利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技术检测绒毛组织中miR-455、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和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s Flt-1)基因表达,免疫组化SP法检测绒毛组织中微血管密度(MVD)。结果 URSA病人绒毛组织中miR-455和s Flt-1 mRNA表达量均高于对照组,而VEGF mRNA表达量低于对照组,URSA中2~3次者miR-455和s Flt-1 mRNA表达量均低于≥4次者,而VEGF mRNA表达量高于≥4次者,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组化结果显示,URSA病人绒毛组织中MVD为(9.9±3.2)条,低于对照组的(21.5±3.8)条,URSA中2~3次者绒毛组织中MVD为(13.4±3.1)条,高于≥4次者的(7.2±2.4)条,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URSA病人绒毛组织中miR-455表达量与VEGF mRNA表达量和MVD均呈负相关(r=-0.452、-0.433,P<0.05),而与s Flt-1 mRNA表达量呈正相关(r=0.539,P<0.05)。结论 miR-455在URSA病人绒毛组织中呈高表达,且与s Flt-1表达呈正相关,与VEGF表达和MVD均呈负相关,提示可能通过促进s Flt-1表达而抑制VEGF信号通路活性,从而抑制绒毛组织中血管新生。
- 杨晓杰宋俊霞杜增利王青
- 关键词:原因不明复发性流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可溶性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受体-1
- 放化疗联合热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疗效及对CD4~+T细胞平衡失调的影响被引量:13
- 2016年
- 目的观察同步热放化疗治疗中晚期宫颈癌的临床疗效及对体内CD4^+T细胞平衡失调的影响。方法将200例中晚期宫颈癌患者随机分为2组,同步放化疗组(CRT组)给予同步放化疗治疗,深部热疗加同步放化疗组(H+CRT组)在同步放化疗基础上给予盆腹腔深部局部热疗,比较2组临床疗效及生存期。同时选择同期健康体检女性100例作为健康对照组,检测健康对照组及CRT组、H+CRT组治疗前后外周血Th1、Th2、Th17、Treg细胞百分率及IFN-γ、Fox P3蛋白水平和IL-4、IL-17水平。结果 H+CRT组临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CRT组(P<0.05),生存期明显长于CRT组(P<0.05)。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宫颈癌患者外周血Th1细胞百分率、Th17/Treg比值及IFN-γ蛋白水平均明显降低(P均<0.05),Th17、Treg细胞百分率及Fox P3蛋白水平和IL-17、IL-4水平均明显升高(P均<0.05),虽然Th2细胞百分率与健康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是Th1/Th2比值明显低于健康对照组(P<0.05),出现Th1/Th2漂移。治疗后,Th1、Th2、Th17、Treg细胞百分率及IFN-γ、Fox P3蛋白水平和IL-4、I-17水平均明显恢复(P均<0.05),且H+CRT组各指标恢复程度明显优于CRT组(P均<0.05)。结论中晚期宫颈癌患者体内出现CD4^+T细胞平衡失调,热疗可以通过纠正CD4^+T细胞的水平达到抗肿瘤的目的。
- 杨晓杰范凌霞宋俊霞谢娅
- 关键词:宫颈癌中晚期CD4+T细胞热疗